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进教育信息化这个复杂系统工程的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技术的引入或操作.而是在信息时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是以信息的观点运用信息技术对教育系统进行分析、认识的过程。只有用现代信息观念指导信息技术在教育过程中的应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信息化。  相似文献   

2.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信息技术只是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多媒体网络为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创建情境,把教材里的知识转化为问题,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3.
宋晓青 《新疆教育》2013,(9):172-172
信息技术教育,同其它任何教育一样,都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是以发展人为核心,以人的可持续教育为根本目标。信息技术课程不应只是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讲解,而应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创新信息的能力。本文针对目前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根据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进行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要用现代教育观念来更新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知识结构,不断开发教育资源,拓展学习空间和学习领域,鼓励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体验型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更加直观的体验,促进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在体验知识的过程中会调动已有的经历,并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来学习信息技术,在体验中建构知识。  相似文献   

5.
教育信息化与教育信息能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一、信息社会与教育、教育信息化信息社会是一种以信息作为社会中一种基本要素,并且信息在社会的发展中占有主体地位的社会。社会的信息化是指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广泛使用信息技术的活动总称。在信息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广泛展开,人们对教育的许多认识、观念和方法都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学生可以通过电视、光盘、网络等多种媒体形式进行学习,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学习的唯一途径。在很多情况下,学生可能获取的知识比教师获取的知识更为广泛。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什么是教师、什么是教学、什么…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的兴起以信息产业迅猛发展为标志。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也悄然步入教育的殿堂,信息技术为我们创造出比较理想的教育教学环境,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使知识和学问来源多样化,有利于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和个性特征来安排学习,为终身教育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基于教育的新要求和教学环境的新变化,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完成角色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教育信息技术是信息技术和教育科学相结合的产物。教育信息技术不仅研究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而且研究如何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推动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和教学理论及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本文主要介绍了笔者在组织和实施我市中小学教育信息技术师资培训过程中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学》2003,(1):8-9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于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对于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信息机器、信息技术的引入过程。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是以信息的观点对教育系统进行分析和认识的过程。只有以此为指导思想的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教育信息化。  相似文献   

9.
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不仅给教育带来了变革,而且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模式也在进行一次历史性的变革。仅小学语文课程而言,它包含的内容广泛,知识量大,而信息技术图、文、声并茂、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以及活动影像等特点.正好为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因此,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有效地整合以成为必然。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起的只是辅助教学的作用.它并不是万能的,教师应该从自己所教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更有效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10.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与创造人格为目的的,除了要求以教学为主渠道研究创新教育的实施外,还应更注重教师对于创新的理解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的体现。 创新教育是以学生拥有潜在创造能力为前提的,创新教育的过程就是充分发掘学生创造潜能并加以发扬光大的过程。创新教育不只是形式上的求新求异、更重要的是实质上的更新、观念上的更新。 以我所教的两个班的数学教学为例,先是分层次辅导,然后分成A、B两个层次教学,由学生自愿选择,主要是根据学生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情况而定。教学中,我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孔珺 《江苏教育》2010,(12):42-43
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如何处理好教和学的关系,是教育中的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意义的问题。传统的教育观点把教学看成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把师生关系看成单向的给和受的关系,倾向于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人。这种教育观念下的教学方式已经出现了很多的弊端.不适当地强调教师的权威和意志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严重束缚和压抑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甚至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育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到方法.学会创新.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我们的地理教学中,必须建立新的教育观念,运用现代教学方法,以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一代的人才。  相似文献   

13.
李静 《伊犁教育》2005,(3):12-12
新世纪的人类教育即将面临重大的改革,作为传统的知识传递者。教师的教育观念也应有所更新。对于更新教育观念这个问题,其实我国教育界老早就谈论过,只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总是存在一定的出入。如今。人类已经迈入了21世纪,面对着知识经济的紧迫要求,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这个问题重新回到谈论的主题上.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教给”学生知识的过程.而是应该鼓励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操作”、“猜测”“发现”.并通过合作与交流.建构数学认知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自主探索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相似文献   

15.
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今天,伴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进一步深入,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要谨防走入违背现代教育理念的误区。本文从学生能力培养、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间整合、学生网络品德教育三个方面,剖析了当前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全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蓬勃发展的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对传统教育的观点,手段和理念进行着一次彻底的变革,促使每一个教师不断地用现代课堂教学理论、现代信息技术充实自己,由师道尊严向学道尊严转换,由以教师为中心向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转换,由传授知识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转换,由单一的学科教学向一专多能和双师型教师转换。  相似文献   

17.
郑太年 《上海教育》2013,(13):54-57
从学习科学的观点看,在学校教育这种特定的学习环境中,理想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将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设计为一系列学生主导的探究和实践活动,并组织实施,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探索、发现、交流,形成和发展自己的知识、观念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的要求。教师在学生活动过程中监控学生的活动进程和知识建构状况,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引导。  相似文献   

18.
鉴于成人高师院校学生的特殊性,成人高师院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应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应用与信息意识观念的更新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专业学科教学相整合的教学新思路,以探究性学习为中心,把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专业课程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信息意识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逐步养成。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借助创客教育的教学模式,发散小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可以在温馨和谐的教学课堂中收获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培养学生的信息学科核心素养。创客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创客教育的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可以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具体探讨了教师应采取怎样的措施,主动为学生构建创客教育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20.
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而只是一种解释和假设;学习活动是学习以自己的方式建构自己的理解;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主体地位。建构主义的这些基本观点,对于我们整合高校教学内容、改革高校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等方面具有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