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载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载着中华民族冲击太空新高度的梦想,飞上太空。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了1987年金秋葛洲坝集团科协与宜昌市科协10月共同举办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展出的情景。  相似文献   

2.
汪玉 《未来与发展》2004,25(6):62-63
一、教育创新是人才培养的基础2002年8月,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100周年校庆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培养大批合格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不断造就大批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历史任务。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创新。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一  相似文献   

3.
试问59分与60分差别有多大?若按算术运算,仅是一个“1”,可是这一分之差,对高考者或考研者来说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可能就是命运之差,天壤之别。“1”字竖在这里就是不可逾越的鸿沟或天河,哪怕你是创造奇才,或有领袖天资,但如果你的英语只考了59分而不是60分,那么你仍是考门之外的落榜者,像只得为这1分之差叹息不己,伤心落泪,因为录取线的“铁面无私”与“绝对公平”就在这里尽显其威。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之中。党从成立那一天起,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  相似文献   

5.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这是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提出的重要指导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和资源,从而满足后代人的需要。从这一原则出发,为了达到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最高境界,就必须加强技术创新,不断解决发展与环保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就当前来说,解决环保提出的问题更加迫切。南开大学教授罗雁针对我国水污染严重的现实,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经过潜心钻研,发明了碘的高聚合体——…  相似文献   

6.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档案数字化管理成为大多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化系统建设中,档案数字化有其特殊性,其特点可以说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或者是“三分技术,七分协调”。不论哪一种提法,都说明了档案数字化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管理运行机制,这是比人才、技术更为重要的因素。本文主要介绍了柘溪水力发电厂的档案数字化管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形成的一套全文数字化管理工作机制和方法,希望对相关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工作人员有所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刘汉杰 《百科知识》2007,(2S):54-55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人们以实现“福、禄、寿、喜、财”的“五福”为生活的最高境界,而“五福”之中,又有“寿为先”的说法。这反映了中国文化中民众热爱生活、珍爱生命、期盼长寿的理想追求与价值判断。围绕着这一理念,人们发展出了一整套涉及民俗信仰、民俗活动、伦理追求、艺术审美等中华民族特有的寿文化内容。  相似文献   

8.
2003年12月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上海宝钢集团公司签署了第二期“钢铁联合研究基金”合作协议,总经费1800万元,分3年安排基金项目。“钢铁联合研究基金”是第一个由我国企业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建立的基础研究专项基金,这一为长远发展的投资行为表明,中国大型企业集  相似文献   

9.
社科文摘     
“中华民族”称谓始于梁启超“中华民族”这一家喻户晓的称谓,细算起来也只有103年的历史,其创始人就是梁启超。在梁启超创立“中华民族”一词之前,中国人基本上没有现代的民族观念,甚至连“民族”一词也没有过,习惯上所说“华夏”、“汉人”、“唐人”、“炎黄子孙”,外国人称中国为“大秦”、“震旦”、“支那”等,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的称谓。梁启超在1901年发表《中国史叙论》一文,首次提出了“中国民族”的概念。在“中国民族”的基础上,1902年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大势》一文中,对“中华”一词的内涵做了说明。接着,梁…  相似文献   

10.
郭平 《科教文汇》2014,(22):139-141
从晚清中华民族为了救亡与生存的不断抗争,到如今迈向伟大复兴之路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先后掀起了数次带有民众启蒙性质的“阅读革命”。北京因其独特的地理、文化、历史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在历次“阅读革命”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了解北京在近代中国新文化语境下的“阅读革命”中所扮演的角色与表现,对于促进当今北京地区的阅读文化发展,提高人们的阅读能力,增强居民文化素质,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爱读书勤学习的良好风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2O年改革开放中思想解放的“推土机”。以后中国发生的一切变化都和它有关。 2.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是一句传递最广、最快的口号。相对于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而言,“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最通俗的表达。 3.只生一个好 1980年开始倡导的计划生育国策,已给中华民族的振兴和人民幸福又创造了一个条件。  相似文献   

12.
统计数据表明,在“两个大局”交织交融的背景下,青年学生高度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五个认同”的认知程度很高,国家归属感、民族认同感和荣誉感非常强,参与专题讲座和主题实践活动意愿强烈,更喜欢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但是,部分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的认知不够清晰,对“五个认同”表述不准确,学校专题讲座和主题实践活动较少而且单一。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必须抓住“主线”聚焦“纲”,坚定“五个认同”,加强主阵地建设,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讲座和主题实践活动,强化实践养成,不断深化历史研究和理论研究,提供历史支撑和学理支撑。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中华民族的文明起源是因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不断繁衍和推进而形成的,那么,在还没有出现文字的五千多年前,我们已经有了造型各异的土陶饰品和丰富多彩的器物,以及在器物上刻画出的象形“文字”符号:我们可以从古老陶瓷艺术文化中领悟到华夏民族独有的母体文化,以及它蕴涵的东  相似文献   

14.
印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在历史的岁月中,印章艺术在功能上有了很大的转变。随着中华文化的不断发展前进,人们对印章的功能需求也逐渐的发生变化,印章由“实用性”到“艺术性”发生了功能上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0月12号9时,“神舟”六号飞船剑指苍穹,成功发射。历经五天五夜,17日4时32分神舟六号返回舱安然穿越大气层,平稳地降落在内蒙古阿木古朗草原着陆场。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神舟”五号飞船顺利返回、安全着陆,圆满完成了中华民族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伟大  相似文献   

16.
二、中华民族科教兴国之发轫 在20世纪结束之后回首这百年中国历史,可以说,以孙中山为首的推翻封建皇朝的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华民族的复兴的影响最为深远,从此“民主”与“科学”日渐深入人心,成为振兴中华的旗帜。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中,黄河一直水患不断,加之中上游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下游大量泥沙淤积,每年输入黄河泥沙达16亿吨,其中4亿吨淤积在下游河道中,使黄河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洪灾威胁一直是两岸人民的心腹之患。此外,从本世纪70年代起,断流现象又成为黄河的另一新患,作为中国华北和西北  相似文献   

18.
坐落于黄浦江畔,浦东新区的上海新亚药业有限公司创建于1926年,是中华民族制药工业最早诞生的企业之一,旗下拥有的“新亚”商标具有8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制药工业最悠久的著名商标之一。1931年,“新亚牌”良药率先在中国制药业建立了质量监控保证体系,为中华民族医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此后,在8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新亚...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飞天的梦想,从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到莫高窟的飞天壁画,都彰示着我们民族对太空的向往“。神五”“、神六”的发射成功,彻底地圆了这个千年梦想。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途上的里程碑,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光荣与自豪。位于北京西北郊的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是这  相似文献   

20.
江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伟大的事业需要崇高的精神动力,崇高的精神动力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任何民族的振兴,社会的前进,国家的发展,国防的强大,都需要有适应时代需要的精神力量凝聚人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我国历史上空前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就要充分发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蕴含的精神力量,以不竭的精神动力予以支撑和推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