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王中华 《时代教育》2012,(3):181+190
郭嵩焘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上著名的外交家和第一位驻外使节。其在充分了解"国情"和"夷情"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和为主"的外交思想,认为中国应循理外交,对外交往要"知己知彼",通其情,达其理,知其法,严守条约等。郭嵩焘所处的特殊的历史背景决定了他的外交思想,主张通过和平谈判使国内外环境和谐,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使中国自立、自强。郭嵩焘的外交思想不仅促使人们传统外交思想的转变,而且也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面对日趋衰落的清王朝,作为中国晚清一位有胆识的思想家、外交家,郭嵩焘审时度势,提出"通其情、达其理"的主和外交思想,顺应了中国近代化的历史潮流。其理性与自主的外交智慧与风范,与美国著名史学家柯文教授的"中国中心论"不谋而合。文章从"中国中心论"的近现代研究范式角度出发,以郭嵩焘的外交思想评析为中心,旨在发掘中国晚清外交思想中可飨后世的闪光之处。  相似文献   

3.
面对日趋衰落的清王朝,作为中国晚清一位有胆识的思想家、外交家,郭嵩焘审时度势,提出"通其情、达其理"的主和外交思想,顺应了中国近代化的历史潮流.其理性与自主的外交智慧与风范,与美国著名史学家柯文教授的"中国中心论"不谋而舍.文章从"中国中心论"的近现代研究范式角度出发,以郭嵩焘的外交思想评析为中心,旨在发掘中国晚清外交思想中可飨后世的闪光之处.  相似文献   

4.
郭嵩焘作为晚清重要的涉外官员,其对君主的责难思想可分出使前后两个阶段作以考察.出使之前,主要体现为忧勤国事、修身治道、陶育人才、明辨是非;出使之后,主要体现为君不卑臣、君民相系、人己兼治、民气勿过.通过考察郭嵩焘君主责难思想的变化与特点,从而探求近代中西文明之间开明儒家官僚政治观念的变化,并以此反映晚清中国政治变化的过程与动向.  相似文献   

5.
郭嵩焘"主和"外交思想的形成有其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郭嵩焘对于历史和现实的理性思考,对于世界大势的明察,对于国际公法的了解,对于中外势力的客观对比,对于中西文化的比较和抉择,共同构成一种合力,促使他的"主和"外交思想超越个人的情感而具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因此,不应给郭嵩焘之"主和"外交思想予以全盘否定.  相似文献   

6.
郭嵩焘在出使英国期间,因《使西纪程》而遭到非议;又因《申报》的报道引起名誉纠纷。这两次事件反映了中西传播环境的差异,以及西方新闻媒介对中国官方舆论的微妙影响。郭嵩焘日记有关《泰晤士报》等西方媒介的介绍,具有重要的新闻史料价值,对中国戊戌变法前后出现的办报高潮也有铺垫作用。  相似文献   

7.
自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因不谙国际情形,在外交上吃亏甚大。在外国压迫和清政府自身事实上需要的情况下,清政府开始派遣驻外使节。刘锡鸿因与郭嵩焘个人关系上的特殊性,得以出使英,继而出使德,组建了中国第一个驻德使馆。在德期间,刘锡鸿虽想有所作为,但由于时代及他个人的局限,他没有做出什么突出贡献。出国后,刘锡鸿的保守思想,开始发生变化,对西方的认识 ,也变得较为具体,但仍没有跳出保守思想的藩蓠。最后,由于他与郭嵩焘矛盾的激化,加上李鸿章的极力反对,刘锡鸿被撤回国。  相似文献   

8.
郭嵩焘是晚清时期熟悉洋务、主张对外"以和待之"的代表人物。出使英国期间,他以老弱多病之躯,日日奔波考察于英伦各地,从而对英国和西方世界有了广泛且深入的了解。在此期间,郭嵩焘通过对比,既发出诸如"此邦民风之厚"、"技术精益求精"的溢美、称羡之语,同时又为中国人才凋零、枢臣反"好为虚言"的状况焦忧,展示了一个为国分忧、希图振作的士大夫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9.
1870年1月,郭嵩焘作为国际外交场合的第一位中国公使奉命赴英。出使英国之后,他耳闻目睹,深切感受到西方诸国都十分重视商业,在环球各地广开口岸,设立领事馆,用来保护自己国家的商人。但是,华人在海外的合法商业贸易却无法得到保护,任人欺凌,常常陷入“有苦...  相似文献   

10.
特使外交在中国抗战的危机关头发挥了常规外交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体现出很大的主动性和灵活性。而全面抗战爆发后初期蒋百里奉命出使意德等国正是这种特使外交的体现。虽然其目的并未完全达到,但蒋的出使却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当时特使外交在出使背景、人员选定以及外交实践和效果上的相关机制和特点,展现出特使外交在其时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