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代目录著作中的史部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文渊阁书目》、《国史经籍志》、《百川书志》、《万卷堂书目》、《世善堂藏书目录》、《玄赏斋书目》、《澹生堂书目》等明代官私目录著作中史部分类的考察,明代史学在目录学著作中的体现亦可考见。这些史部类别的设置,对传统目录著作史部分类进行了修正和补充,而一些新类的出现,不仅反映着史学发展过程中史书部类的变化,从中亦可窥见明代史学发展的特色所在。  相似文献   

2.
"四书"学是朱熹经学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朱熹首次提出"四书"之名,并倾其毕生精力来钻研和探究。他将训诂与义理阐释相结合,第一次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集注合刊,以"四书"来发明道统。在不断完善、修改的过程中,朱熹逐步确立了"四书"学理论体系。《四书章句集注》的成书,使"四书"地位升格,取代"五经"成为儒家核心经典。当然,《四书章句集注》的成书,还和宋代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与特定历史时代社会文化思潮的发展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3.
四书     
《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书的合称。南宋理学家朱熹将这四部分辑录在一起,加以注释,题称《四书章句集注》,始有《四书》之名。其中《论语》是孔子的学生和再传学生记载孔子及其部分学生言行的书。《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传说是曾参(Shēn)的学生记述曾参言论的。《中庸》也是《礼记》中的一篇,  相似文献   

4.
《四库全书总目》是中国古典目录学的集大成之作,该书共收两汉至乾隆中叶《四书》类研究著作164部,并对这些论著施以精审之批评,批隙导窾,品鉴得当,俨然一部简明的《四书》学史,有极高的学术参考价值.其汉宋兼采、宏收博取、不主一偏的《四书》学术批评方法,也应为今日学者所借鉴.  相似文献   

5.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是章学诚图书分类思想的宗旨。在传统图书分类体系中,章学诚十分推重《七略》分类体系,其《和州志·艺文书》基本采用《七略》分类体系而稍加变通。他主持编纂史部目录《史籍考》,为我们提供了以考订诸书家法为划分类目基础的图书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6.
《女四书》是我国古代四部女子教育教材——《女诫》、《女论语》、《内训》、《女范捷录》的总称,在明朝晚期被学者王相汇编合刊。尽管有些学者认为《女网书》并没有超越中国古代其他女训著作,仍然是以封建伦理道德为中心,阐述妇女礼教规范和言行准则,但由于是由女性亲自撰著,  相似文献   

7.
四部分类法是我国特有的书目分类体系,它植根于儒家伦理教化土壤,萌芽于"独尊儒术"的西汉《七略》;发轫于图书日增、目录事业繁荣的西晋《中经新簿》;初立于玄理日盛的东晋《晋元帝四部书目》;确立于学术繁荣、版本著录发达的唐代《隋书.经籍志》。清乾隆皇帝视四部分类法为"古今不易之法",在他督导下编纂的《四库全书总目》集处理古籍的四部图书分类法之大成,使这一独具民族特色的分类体系臻于鼎盛,而《四库全书总目》也成为我国古代目录学史上的丰碑。  相似文献   

8.
阮孝绪《七录·序》是我国现在最早的目录学理论文篇,它明确将目录本身作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了目录发生、发展的历史流变,并在《七录》中设立簿录类,成为我国书目之书目的最早见存。《七录·序》以著录和分类为研究重点,在著录上强调书目要通记有无,著录图书存佚,讨论图书聚散;在分类上重视责实立名,要求根据文献发展的具体状况决定目录的体系,认为图画之篇,宜从所图为部等等,在我国目录学史上无不启迪后世而导夫先路。但是,《七录·序》对书目的提要和序言几乎没有任何讨论,因而虽有荜路蓝缕之功,却遗未臻完备之憾。  相似文献   

9.
四书     
《山东图书馆季刊》2005,(4):104-104
《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书的合称。南宋理学家朱熹将这四部书辑录在一起,加以注释,题称《四书章句集注》,始有《四书》之名。其中《论语》是孔子的学生和再传学生记载孔子及其部分学生言行的书。《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传说是曾参(sh叆n)的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古代重要书目中著录的类书类型作了较深入的剖析;分析了《燕京大学图书馆目录初稿·类书之部》划分类书类型的得失。在全面考察类书内容特征和编纂特征的基础上,将类书区分为类事类书、类文类书和事文并举类书三大类别。针对类书的归类问题,提出古籍书目如果仍按经史子集四部编排,应在各部分设类书类目;当代图书书目,应该在各学科设立类书类,收录各专门性的类书。在综合类亦应设类书类,以便综合性的类书有所归属。  相似文献   

11.
晚清梁鼎芬掌教惠州丰湖书院期间,积极推动藏书建设,使得丰湖书藏对晚清书院藏书界产生了相当影响。但考诸丰湖书藏相关文献,可知《丰湖书藏书目》的著录方式与《丰湖书藏四约》所述图书分类庋藏方法不相匹配,通过对现存三个丰湖书藏目录的对比分析,发现多数文献记载梁氏所撰《丰湖书藏书目》,实际应为《丰湖书藏目录》,它并不反映丰湖书藏的实际图书分类状况,而更多具有登记目录的属性。  相似文献   

12.
图书分类工作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为了帮助图书馆分类工作人员,笔者在工作实践中,认为以下几种工具,可以辅助分类工作: 一、新书征订目录。不论是书店、出版发行的各种新书征订目录。例如《社科新书目》、《科技新书目》、《广东新书目》、《上海新书目》等,这些征订书  相似文献   

13.
李敏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5):139-142
认为建立分类法类目体系应把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作为一个基本原则,不能因强调文献的特征而忽视各学科的特性和运动规律。《中国图书馆分类法》5个版本对目录学类列所设子目的细目的扩缩变化,既遵循学科发展原则,也遵循文献保证原则。提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目录著作的列类应体现分类法对科学分类的遵循,组建一个完整的目录学知识系统,促进目录学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利玛窦是向欧洲系统译介《四书》的第一人。《四书》之于利玛窦担任着三重角色:学习汉语的工具;了解汉文化的工具;与《圣经》曲为比附,用作传教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隋唐以降,四分法一直居于古代图书分类的主导地位。《隋书·经籍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经、史、子、集之称谓来命名四部的目录学著作。四分法始创时期,该书类目设置不尽完善造成大量书籍依附现象,并对书籍的隶类及书目背后的学术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第5版)中"J艺术"类目下的美术相关类目与《中图法》(第4版)相比新增了部分类目,扩充了部分类目体系并修改了部分注释,使得分类体系更加完善,归类也更加确切。然而,艺术类目的设置虽经多次修订,仍然难以完全满足对艺术类图书分类的需要,在部分类目名称设置等方面尚需完善。  相似文献   

17.
朱文藻编著的《葆醇堂藏书录》采用"经、艺、史、志、子、集、类、说"八分法,试图打破四部分类框架。他整合小类设立艺部,把志部、类部、说部提升为一级类目,调整部分二、三级类目的划分、名称和顺序,对类书的性质和丛书的价值做出新认识,反映出以小学、金石学、舆地之学等为代表的乾嘉学术风貌。《葆醇堂藏书录》本着灵活变通的编目原则,力求突破四分法的桎梏,在图书分类上体现学术发展,是古籍目录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积极尝试。  相似文献   

18.
<正> 我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图书馆是在1956年建院的同时诞生的.现有藏书十二万多册.在图书分类方面,分两个体系:即艺术书和非艺术书.对于艺术书籍的分类,我们使用的是结合我院专业情况自编的《艺术图书分类(初稿)》.非艺术书籍,1981年前采用的是《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表(试行草案)》.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情况的变化,深感原使用的《中小型表》已不能适应科学发展的新情况了.为了使我馆的图书分类工作逐步向标准化过渡,为将来的自动化检索打基础,于1981年春,开始对非艺术图书使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进行分类.由于分类法的更换,在我馆就出现了三套藏书组织和分类目录体系,这就给书库出纳人员的提书归架和读者检索书目增加了很多不便.为此,必须把原来的藏书和目录卡重新分类.  相似文献   

19.
分类体系和核心元数据是目录体系的核心和基础。以《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系统实施指引(试行)》为基础, 从分类体系的分类方式、类目设置两个方面以及GILS 与《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系统实施指引(试行)》设定的核心元数据 对中美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体系进行比较与分析。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体系的建设提出了完善分类方式、保证分类体 系稳定性、细化类目、制订元数据编码标准化规范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充分吸收了《四库全书总目》的精华,是重要的古典目录学著作。学界一般认为其体例简明,几乎无瑕可指,实际其文字也存在许多问题。根据其文渊阁、文津阁两钞本、《四库全书总目》及四库所收书,可订正其经部易、书、诗、礼四类的各种讹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