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施用硅肥旺使水稻早分蘖、早抽穗、并有一定的促早熟的作用。水稻植株样品化验分析施用硅肥,水稻的穗重、谷草比值均较对照增加,其中以处理2最好亩用硅肥旺30kg,其次是处理1亩用硅肥旺20kg。  相似文献   

2.
施用硅肥旺使水稻早分蘖、早抽穗、并有一定的促早熟的作用.水稻植株样品化验分析施用硅肥,水稻的穗重、谷草比值均较对照增加,其中以处理2最好亩用硅肥旺30kg,其次是处理1亩用硅肥旺20kg.  相似文献   

3.
信息屏幕     
水稻专用肥含硅、氮、磷、钾、锌、钙、镁、硫、铁、硼、铜、钼等多种元素其中,含氮15%、磷9%、钾5%,总有效成分达47%。在旋耕前做底肥,分蘖期补氮肥,不必施其它肥,省工省力,增产效果显著,是种植水稻的首选肥料,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探讨硅肥在本地区水稻生产上的增产效果,研究硅肥对水稻产量及生育进程等的影响,对水稻施用硅肥效果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硅肥有促进水稻生育、提高产量、改善稻谷品质、增强抗病力等作用,是水稻健康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应在水稻生产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是农业增产的重要基础。在作物所需的养分中,氮、磷、钾三种养分需要比较多。研究表明,每生产100公斤小麦需吸收氮3.0公斤、磷(P_2O_5)1.5公斤、钾(K_2O)3.5公斤,每生产100公斤玉米需吸收氮、磷(P_2O_5)、钾(K_2O)分别为2.8公斤、1.2公斤、2.5公斤,每生产100公斤稻谷至少需吸收氮2.0公斤、磷(P_2O_5)1公斤、钾(K_2O)2公斤。土壤中可供作物吸收的有效含量却又比较少,作物生产状况  相似文献   

6.
大豆是需肥较多的作物,其在土壤中吸取氮、磷、钾等十余种营养。本文仅就氮、磷、钾三种主要营养素的生理作用和吸收规律及施用效果做一简述。  相似文献   

7.
烤烟生产要获得的理想产量和最佳品质,氮、磷、钾三种肥料的施用量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掌握正确的施肥方法和施用时期.使肥科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提高肥料的吸收利用率,需要把握烤烟的吸肥规律.本文主要阐述了烤烟吸肥的烤烟干物质的积累规律和烤烟对氮、磷、钾的吸牧规律.  相似文献   

8.
硅肥是一种以含硅酸钙为主的可溶性矿物肥料,它具有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不易流失的特征,主要施用于缺硅土壤及水稻等喜硅作物中。经过具有160年历史的世界最早的英国洛桑试验站100多年连续试验证明,硅肥有活化土壤中磷的作用。1926年,美国加州大学学者正式提出水稻是喜硅作物。 硅肥的增产作用表现在以下多方面:硅是植物体所需的重要营养元素。作物吸收硅后形成硅化细胞,  相似文献   

9.
硅是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继氮、磷、钾之后第四大重要元素之一,硅电光合增产素叶面肥,是一种多羟基配合体和离子硅水溶液以及大、中、微量元素等各种成分结合而成的叶面肥,其有效含量20%。本产品可促进水稻早熟,其最大的特点是含水溶性硅。  相似文献   

10.
杨修  李文华 《资源科学》1998,20(4):41-49
本文对农桐复合系统的营养元素输入、输出和平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现行农桐复合系统每公倾面积N、P、K的吸收量分别为276.2kg,92.1kg和172.2kg,输入量分别为370.2kg、181.5kg和113.5kg,输入与输出比为:氮1.34,磷1.97,钾0.66,系统的氮和磷处于平衡状态或稍有盈余,而钾处于亏损状态;系统的有机态营养元素输入量偏小,有机态氮输入量为无机态氮输入量的68%,而有机态磷输入量仅为无机态磷输入量的21%;系统中的氮、磷、钾三要素的投入比例不协调,营养元素输入量中,N:P:K=1:0.49:0.31,而农林植物营养元素吸收量中氮、磷、钾三要素的比例为1:0.33:0.62,投入的磷养分相对偏多,钾偏少。  相似文献   

11.
水稻优质高产精确施肥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水稻优质高产精确施肥研究表明:此项技术可解决水稻化肥特别是氮肥使用量逐年增加,肥料利用率下降、农产品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等问题。水稻650kg目标产量,精确施肥可用19.5kg/亩纯氮,N:P2O5:K2O:=1:0.4:0.6-0.8,且氮肥利用率最高。控氮增磷增钾可提高氮肥利用率和成穗率,促进生长和抗性,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2.
“希林索”砂粒硅肥是一种土壤中固有的天然矿物肥,不仅自身有益于作物生长,而且还可以调节作物在不同阶段对氮、磷、钾等其它元素的营养需求,在其它元素施用过量时有抑制供给作用,可以改善农作物果实的色香味等感观效果,在本质上改善作物的营养成分。”希林索”硅肥砂粒状,其有效硅SiO2≥20%,有效钙CaO≥30%,水分含量≤3.0%。使用方法:作基肥与化肥混合施用,深度15~20cm。  相似文献   

13.
一、试验目的涂层缓控释肥技术是中科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所的一项专利技术,是对氮、磷、钾分别进行涂层后。然后根椐不同作物的需肥规律和当地地力基础进行配比不同含量的作物专用肥。肥料经过涂层后,可以起到控氮缓释、促磷增效、防钾淋失的特点,可以有效地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通过在我县施用棉花涂层一次肥(也称涂  相似文献   

14.
浅析硅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硅在地壳中的含量居第二位,是水稻良性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硅主要以单硅酸分子形式被植物吸收,可增强水稻种质的稳定性,能改善植株受光态势,提高光合作用,形成硅化细胞,增强茎秆硬度,从而提高抗病防虫能力。硅肥所含的二氧化硅和钙镁离子可与土壤中的钠离子发生置换反应,减少有害成分在植物体内沉积、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5.
罗德一 《内江科技》1999,20(1):28-28
小麦在不同生育期,对氮磷钾的需求是不相同的。从每个生育期吸肥规律看,小麦苗期氮的吸收较多,用于营养生存;拔节到孕穗是茎秆伸长期,钾的吸收量较多;孕穗到开花期,磷的吸收量较多。根据小  相似文献   

16.
在土壤肥力水平较低的条件下,制约玉米产量提高的主要限制因子是氮素,其次是钾素,磷素对产量的影响最小。增施氮、磷、钾肥均能增加每百公斤籽粒氮、磷、钾的吸收量,且配方施肥处理略高于常规施肥处理;氮、磷、钾素配方施肥处理的吸收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均明显高于常规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17.
控制灌溉可以降低水稻无效分蘖,提高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增强水稻的抗逆性。合理的控制灌溉栽培技术全生育期可节水2400立方米/公顷以上,增产稻谷529.5公斤/公顷以上,是水稻栽培实用新技术。  相似文献   

18.
硅肥是水稻种植生产过程中较为常用的一种化肥品种,这是因为水稻是一种典型的喜硅农作物,在硅含量充足的生长环境下,水稻的生长会更加健康快速,抗旱、抗倒伏以及抗病虫害能力更强,能够有效提高水稻产量,促进水稻增收。但是在水稻不同的生长时期对其施加硅肥,所带来的增产效果是有很大差异的,也就是说,只有在合适的时期对水稻施用硅肥,才能达到较为显著的增产效果。现本文就针对水稻不同生长时期下施用硅肥的增产效果进行调查,指出在水稻硅肥在作为基肥或分蘖肥时增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氮磷钾肥对旱地春油菜生长和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氮、磷、钾肥料对旱地春油菜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合试验区域自然条件和农民常规施肥,采用"3414"试验设计,研究了氮、磷、钾不同用量对油菜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确定了本区域内春油菜产量与氮、磷、钾肥料因子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Y=2342.76+400.47X1-143.66X2-86.29X3-28.40X21+12.47X22+60.36X23+5.25X1X2-18.20X1X3-14.02X2X3,最佳产量为3194.06kg.hm-2时,对应的施氮量101.97kg.hm-2、施磷量85.74 kg.hm-2、施钾量36.15 kg.hm-2。试验区域内春油菜缺氮处理相对产量为64.95%,因此土壤氮素偏低,为低肥力水平,缺磷、钾处理相对产量大于95%,土壤磷、钾为高肥力水平。  相似文献   

20.
在水稽施肥上必须重视氮、磷、钾肥料的配合使用,使各种营养元素之间的比例协调,互相促进,有利于水稻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