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道功 《天中学刊》2004,19(6):84-86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共有特征,我们认为语言的模糊性主要体现在义位上。义位模糊性的来源是多元的,不仅来自于客体世界、主体世界,语言世界也是其重要的来源。语言世界作为义位模糊的第三原生体,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方面带来了义位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2.
李欢欢 《考试周刊》2010,(23):26-27
模糊性是人类自然语言的客观属性,本文简要阐述了语言模糊性产生的原因及模糊性语言的语用功能。语言模糊性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主体和客体角度论述了语言模糊性产生的原因,模糊性语言和精确性语言一样具有丰富的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正确使用模糊性语言,不但不会影响人类的有效交际,反而能使语言的使用更加自然得体,从而达到精确语言所不能达到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首先讨论语义的性质和来源,提出语义“功能说”即词语的意义就是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功能或作用,指出语义本身属于客观存在的语言世界,但其源于客观物质世界和人们的主观精神世界。进而讨论语的模糊性与客观世界、主观世界和语言世界的关系。指出语义的模糊性与客观世界或主观世界的联系都是间接的,与语言世界的联系则是直接的。语言形式和意义的矛盾、语义形成的社会性以及言语交际的需要,都是语义模糊性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4.
黄朝恒  杨娟 《文教资料》2009,(17):44-46
模糊性是语言的固有属性,是对客观世界和人类思维过程模糊性的真实反映。诗人思维的模糊性与其特定的政治环境决定了诗人赋诗抒情时对模糊语言的大量使用.于是形成了诗歌语言的模糊性.从而大大增加了汉诗英译的难度。本文主要从修辞学角度分析了汉语诗歌语言的模糊性,探讨了汉诗英译的模糊对等对传译汉诗模糊意境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模糊性色彩是中医语言的重要特色,中医英译过程必须尤为关注这一语言表述特点。主要从中医模糊语言功能与翻译思考研究等方面进行阐述说明,从术语模糊性、语义模糊性、修辞模糊性等方面,运用翻译理论及相应方法,解决中医模糊语翻译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语义模糊性作为语言的一种本质属性客观存在于人类生活中的每一个领域.交流需要语义模糊性,本文主要是从主、客观两方面阐述英语语义模糊性存在的因素及其在英语语言运用中的六大功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模糊语言所起作用的基础上,模糊语言在酒店英语中应用模型,以提高沟通技能。模糊性是语言的一种本质特征,语言的模糊性主要体现在语言中频繁使用大量的模糊语。在酒店英语中使用模糊语主要具有委婉礼貌、维系面子、自我保护、增进合作等语用功能。酒店人员可以恰当地利用语言的模糊性,合理地使用模糊语言,能够起着积极的沟通效果。  相似文献   

8.
语言模糊性产生的根源一直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他们大多从客观世界、人类认知和语言符号中的部分角度考虑,而没充分认识到认知客体、主体、体现方式这三者在语言模糊性形成过程中的根本性作用。在语义三角理论框架下的分析客观世界、人类认知和语言符号对语言模糊性形成的根本性作用,将利于完整而深刻地揭示自然语言模糊性的根源和实质,利于更好地掌握有语言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9.
语言的准确性和模糊性是统一的,模糊性包含在准确性之中。模糊语言既能反映客观存在的模糊性,又能反映主观意识的模糊性。在实际应用中,模糊语言具有特殊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模糊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表明,语言模糊性与翻译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模糊性主要表现在语音、语调模糊性、词义模糊性、语法模糊性和跨文化交际产生的模糊性等。语言的模糊性和语言中的文化因素对翻译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耿秀萍 《考试周刊》2011,(41):25-26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强调语言的精确性,并且把用语得体作为语言的最高原则。语言的模糊现象被认为是语言运用不当,易引起歧义。其实,模糊性是客观世界固有的属性,是人类思维本质的特征之一,语言作为客观世界的表现形式、思维的载体,不可避免地具有模糊特性。在言语交际中,信息发出者有时故意利用语言的模糊性,以达到某种交际目的。尤其在文学作品中,模糊的语言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2.
谢友荣 《考试周刊》2009,(46):22-22
本文通过简要分析语言模糊性这一现象.探讨了语言的模糊性在日常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主要分析了其在日常交际、文学作品两个方面具有的独特功能。  相似文献   

13.
法律中,模糊性的法律语言很常见,法律调整社会现象的广泛性使得模糊性法律语言在法律用语中必不可少。本文将从法律语言模糊性产生原因、积极功能、消极影响三方面探讨法律语言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具有模糊性的特征,模糊语言具有独特的语义特征、丰富的语义内涵和灵活的语用功能。模糊语言不会影响语言交际,相反会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英汉翻译中,译者经常会遇到文化差异所引起的模糊语义,因此翻译时须考虑语言的模糊性与准确性。通过分析英语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和语用价值,提出模糊性语言的翻译策略,帮助教师和学生了解和认识英语语言的模糊性,恰当使用模糊语言,指导翻译实践,实现语言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模糊性是语言的一种本质特征,语言的模糊性主要体现在语言中频繁使用大量的模糊语。在酒店英语中使用模糊语主要具有委婉礼貌、维系面子、自我保护、增进合作等语用功能。酒店人员可以采取模糊表态、避免直言、灵活变通等策略使用模糊语可以提高交际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新闻主要是用于报道事实和传递信息,因此新闻语言必须准确、简洁、生动、平实。但模糊性是语言的固有属性之一,模糊语言普遍存在于人类各种语言中,其中就包括新闻语言。语用学视角下的模糊语言在英语新闻语篇中具有自我免责功能、概括功能、评价功能与精确信息等功能。  相似文献   

17.
浅析模糊语在商务英语中的语用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的模糊性是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自然语言的模糊性及其语用功能特点在商贸英语中的重要性十分突出。通过对模糊语言的基本概念的介绍和它在商务英语中的语用功能,可以帮助我们多利用模糊语言积极的一面,避免其消极的一面。  相似文献   

18.
法律语言是司法活动的载体,准确性是其最基本的要求,而现行法律语言中广泛存在模糊性。该文主要分析了法律语言的准确性、模糊性及模糊性存在的原因和消极影响,并对法律语言模糊性的消除和准确性的实现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人类表情达意、交流沟通的最重要的工具,语言表达清晰和精确应是语言使用者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但是,语言使用者在交际过程中往往会使用大量的模糊性语言。本文着重分析了模糊性语言存在与发展的客观性及其深层的哲学根源和文化原因,指出了模糊性语言在交际过程中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20.
模糊语言是人类语言交际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模糊修辞是有效地运用语言的模糊性来提高表达效果的一种艺术。从语用角度对模糊语言和模糊修辞进行探讨。主要分析了模糊语言学的基本特征、产生原因、语用功能以及模糊修辞的审美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