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法是以汉文字为载体的文化性艺术,它的艺术表现形式,审美标准都是源于中国的传统哲学与文化思想,书法艺术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而形成的一门独特艺术。是民族文化、民族气质、民族精神所显现的文化现象。在书法艺术的创作表现中,体现出“写”的恣意与天成,在书法艺术作品中应表现人的精神品质,同时也应该注意到书法对修身养性、陶养情性、提升境界的重要性。不能简单地把中国书法艺术看作是一门纯粹的艺术形式,更不能把它看成是纯粹的视觉艺术,否则,书法会失去它的民族性、独特性,也就会失去它的世界性。  相似文献   

2.
《伏虎》和《米洛斯的雏纳斯》是中国和古希腊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二者体现着中西方艺术的诸多差异。其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造型特点、审美意趣、文化传统及哲学精神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汪曾祺自20世纪80年代初再次登上文坛,就以其小说淡雅平和的独特风格引起文坛的瞩目。作者受传统文化熏陶,其小说中蕴含着中国文人画的艺术手法和艺术精神,其代表作《受戒》便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文人画的简约、淡雅和玄远之风。汪曾祺对于中国传统精神的呈现,是对中国传统文脉的继承,亦是对民族精神复兴的守望。  相似文献   

4.
周密 《文教资料》2012,(11):90-91
水墨是古人的心象之表,是一种最自然质朴的中国艺术方式。作为中国绘画语言的表现手法之一,形象地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影响着一个民族的艺术气质。在中国文明特有的毛笔、墨、宣纸、绢等工具材料中,逐渐完善建立起来的长于"写"而短于"画",长于传达"动感"而短于表现"质感"的中国绘画造型语言,意味着中国画造型语言关注形象更本质的结构特征,并将这种对事物特征的把握提炼为一种绘画审美的文化语境——笔墨。本文结合临摹实践,着重谈谈中国山水画中的笔墨意趣。  相似文献   

5.
正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学艺术形式,是民族的文化瑰宝,传统文化的精华。它起源于桃符,根植于汉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中,与民族的审美心理、哲学观念及思维方式密切相关。它言简意赅,对仗工整,平仄协调,集音韵、词汇、语法、修辞、逻辑、写作等于一身,是汉语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它种类繁多,应用广泛,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与传统的书法艺术、绘画艺术、建筑艺术、雕刻艺术结合,更能鲜明地体现中华民族的民族风貌、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6.
中国画的文化精神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握中国画的文化特征及其深藏背后的民族精神,是至关重要的。中国文化艺术的模糊化、重表现及其生命精神在世界文化中独树一帜。中国人将哲学与艺术相融,哲学精神寓于艺术境界之中,艺术是哲学的一种延伸,也是哲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中国画艺术家诞生于这样的背景:他们师法自然,使画格随着他们完善的人格一起提升。要正确把握中国画的古典精神,必须从复杂的中国文化历史中寻找出远引着中国画的渊源。  相似文献   

7.
中国20世纪诗歌与民族精神交织得十分紧密。它的萌发、发展与成熟直接导源于民族精神现代化的发生、发展与完成。与民族精神的这种特殊关系,便促成了中国新诗的“四性”特征:工具性、现代性、创新性和民间性。四性特征标识了20世纪诗歌的个性,同时又是对民族精神现代化的绝好印证。这是它区别于两千年古诗的本质所在。从民族精神视角解读新诗,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它的发展历程,总结出其独特的文化意义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老舍早期小说中的中国文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舍受到了古老的中国文化的熏陶 ,亲历了五四文化传统影响 ,在英国的时候对西方文化又有了切身体会。特殊的思想资源构成了老舍复杂的心灵世界 ,当这种灵魂被老舍情不自禁地写进他的早期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和《二马》时 ,体现出老舍那种跨文化眼光 ,体现了老舍一方面深刻反思民族传统文化 ,另一方面又在深层心理和情感上表现出一种对民族文化的眷恋。这种复杂的文化心态 ,使老舍的作品 ,尤其是早期的作品既体现出了时代的文化选择 ,又充分显示出属于老舍的个性精神和独特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间艺术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它体现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和艺术内涵,反映了民众的审美理想,凝聚着民族文化的精髓。然而,当代中国民间艺术正濒临着灭绝的危险,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社会转型、西方文化渗透、传统文化的缺失和青年一代的浮躁心态。但通过对民间艺术生存态势的研究及反思发现,民间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回归,立足中国现代,甚至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并不是一句空谈。  相似文献   

10.
(一) 中国古代陵墓雕刻是附属于陵园建筑的艺术部类。似乎没有哪一类艺术形式如同中国封建帝王陵墓雕刻群那样,直接地依附于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漫长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牢固的宗法制度在古老中国的长期统治,在政治上形成了君王至上的统治思想,造成森严的等级差异和限定,以“仁”和“礼”为中心的儒学思想经历代统治者提倡和扶持,也被纳入封建君王治国安邦的轨迹。作为正统的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地扎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地上,使得中国古人世世代代观念中沉积着一种万众之心皆归向高高在上的君王之意向。艺术是人类理想之结晶,一个民族的精神往往体现在它的艺术之中,换言之,艺术也往往被认为是凝聚着民族精神的象征。典型的东方封建文化特征在中国古代都城建筑群和陵墓建筑雕刻群设计与施工中体现无疑,甚至在中国传统书画和宗教艺术中也渗透着与西方文化殊异的中国艺术精神的审美意向。陵墓雕刻群在中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是笔墨与线条的艺术,它在追寻笔墨与线条中形成了独特的形式美感。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艺术实践中,中国古典的文化哲学观又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传统绘画,从而铸就了中国传统绘画笔墨与线条中的精神内涵。中国古典文化哲学的三大体系——儒、道、禅以笔墨与线条为载体,将其哲学精神融入到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之中,达到了"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2.
李静 《华章》2011,(1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室内设计在满足人们的物质功能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在于满足人们精神功能的需要.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室内设计的装饰手法,最能反映中国人那种偏爱含蓄,不喜直露的民族欣赏习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在设计领域中只有保持了本民族独特的艺术特征,才能在现代室内设计的形式和内涵上达到完美融合.在室内设计的应用中,巧妙利用中国民间文化符号所体现的民族文化和独特风格,才能使室内设计作品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和民族感,才能在世界设计艺术之林中找到并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3.
艺术教育水平的高低也是教育整体水平的重要体现。艺术是文化,是文化精神的个性张扬,因此,艺术教育必须以文化教育和文化建设为底蕴,不断汲取民族文化精神营养,立足民族文化传统,张扬民族文化个性,反映民族哲学和人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民族文化,舞蹈艺术担负着传承民族精神的重任,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情操、道德情感和文化素养。而舞蹈教育作为一种能够提高受教育者艺术鉴赏力和参与力的社会活动,其独特的审美认识、审美教育、审美娱乐的功能和作用,正在为更多的有识之士所关注。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小学舞蹈课堂也应在活力和激情中,更多地体现理性和科学,更好地展示出教师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5.
中国武术作为中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融摄了儒家、道家、哲学、医学、艺术学等文化内涵,而艺术与中国武术的融合造就了其独特的外在表现形象以及内在的精神内涵。中国武术从"技击术"到"技击的艺术"发展过程中,体现出中国武术中独特的艺术审美内涵。研究表明:中国武术是艺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情感精神的共同体验;中国武术具有艺术的肢体形象表现性;中国武术是具有丰富审美内涵的技击艺术。  相似文献   

16.
蒙古族装饰艺术是蒙古族游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蒙古族人们通过劳动和智慧不断创作和发展的独特文化。装饰艺术的视觉和功能属性充分地体现了蒙古族人民的特征和审美追求,同时体现出草原民族的生活。它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同时,又不断在历史进程中延续并发展着。蒙古族装饰艺术广泛运用在民族服装、寺庙建筑、金银器皿和皮毛刺绣等生产生活的诸多领域。本文通过论述蒙古族装饰艺术的风格,分析蒙古族装饰艺术的构成及来源,对其独特造型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美学规律进行了分析,并探究发展趋势和在现代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其中之一就是有着民族特色的丧葬文化。这一民间文化延续千年的传统礼制,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时代与人民。在时代精神与博大的哲学及宗教信仰的相互交织中,丧葬文化背后的陵墓雕刻也丰富多彩,折射着每一个时代的艺术精神与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8.
工匠精神和文化自信不是孤立的两个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下,结合技术哲学的基本原理和自然辩证法,可以清晰地看到二者是紧密结合的哲学概念。工匠精神的哲学释义包含了四个统一,而从空间域、历史域和技术域三个层面可以将工匠精神和文化自信进行逻辑耦合,以实现科学技术理性和人文艺术理性结合,从而对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淬炼工匠文化符号和形成民族技术自信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戚彩霞 《文教资料》2007,(26):49-50
中国艺术的独特境界与中国传统的哲学精神是密不可分的。中国哲学对生命的崇拜和对生命精神的追求,自然导致了生命哲学在艺术中的充分体现,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绘画形式和观念。本文从中国传统哲学的生命观入手,探讨了中国画生命精神的文化渊源,生命精神对中国画绘画形式的影响,以及生命精神在中国画中的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20.
维族舞蹈作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艺术宝库中重要财富.它拥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体现了维族人民的生活和历史文化特征,作为一名舞蹈工作者,应当对它有着深刻的了解,更应该拥有诠释它的能力.本文围绕着维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从舞蹈的形成历史和它独特的审美特点进行分析.并参考<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等著作而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