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者的使命     
纪希晨 《新闻界》2001,(4):23-23,25
本文是纪希晨《史无前例的年代》一书的序,标题是编者加的。纪希晨同志是我国著名的老一辈记者,为写本书他花费了十年的心血。作为人民日报记者,纪希晨同志在“文革”期间有机会目击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粉碎“四人帮”后,他采访了包括叶剑英、谭震林、徐向前、聂荣臻、华国锋等在内的许多当事人,又因参加审判“两案”采访,接触了大量的文件档案。纪希晨同志以一个党和人民的记者的使命感,真实地记录下那段“史无前例”的岁月。纪希晨同志说得好:“遗忘历史的民族必然丧失前途”。这段历史的教训十分深刻,我们要牢牢记取。我们选登这篇序言的目的也在此。  相似文献   

2.
在伊川县■康宾馆见到著名记者纪希晨同志,他得知我在县委从事新闻工作后,热情地握着我的手说:“好,好,咱们吃的是一碗饭呵。”纪希晨司志1922年出生于伊川县平等乡莘营村一个农民家庭,现任《中国老年报》第一副总编。这次应邀来郑州开完河南省教育下一代经验交流会后,他没忘记自己是伊川县老干部局聘请多年的顾问,风尘仆仆地回伊川“顾问”老干部工作来了。坐在纪老下榻房间的沙发上,我望着面前这位为党的新闻事业奋斗了半个世纪的长者和同乡,很想知道是什么引他走上了这条道路。纪老呷一口茶水,促了促眼镜,深有感触地回忆起往事来。1938年奔赴延安,经党的教育培养,担任神府  相似文献   

3.
4月8日,专程从北京赶回洛阳参加《洛阳日报》创刊60周年的人民日报记者部原副主任、著名记者纪希晨,应家乡伊川县委宣传部邀请,在县内举行了一场生动的新闻讲座。1922年出生,1938年奔赴延安参加革命的纪希晨,一生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从战地记者到1982年离休,在新闻工作岗位上奋战了  相似文献   

4.
77岁的著名记者纪希晨选择了世纪末的这个秋天回到了四川日报,回到了他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临行的前夜,首都北京正在进行建国五十周年阅兵的第二次预演。1937年就投身革命的纪老伴随着共和国已经走过整整50年。明天,他就要重新踏上四川这块热土,回到35年前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亲眼看一看那里的变化。纪老彻夜难眠。19611964年,纪希晨在四川日报工作过一段不长的时间,但他的才华横溢和深入作风却给当时的记者们留下过很深印象。今年川报迎国庆50周年联欢会,退休老记者创作了一个相声,还将纪老当年坐“专车”(…  相似文献   

5.
就在我写下这些文字的几天前,一位老人向我们反映临安山区某地滥伐森林,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的事件,再三叮嘱我们前去采访,临走时,他还特地加了一句:“那地方要翻好几座山,路不好走,你们女同志吃不消,派个男同志去吧。”几天后,当我和摄像记者翻山越岭完成了采访任务后,老人悄悄地跟我的同事说,这个女同志看看满文气,没想到真有一股蛮劲。是啊,没有一股蛮劲,怎么能做记者呢。观众看到的往往是电视记者手持话筒,在镜头前“挥斥方遒”的“潇洒”表象,实际上,记者生涯是由脑力的艰辛和  相似文献   

6.
在上海市出版局的“迎春座谈会”上,遇见赵家壁同志。座谈会后,我们坐在一起看电影。过了一天,他又寄来了他的新著《编辑生涯忆鲁迅》。在看电影时,我们一直在“暗中”低声议论出版工作。从“韬奋奖”谈到编辑队伍的培养,又谈到“编辑学”。有感慨,也有感想。随后,一  相似文献   

7.
我们郑重地向广大同行推荐第四届范长江新闻奖得主高艾苏写的这篇文章。新闻工作者要发扬好作风 ,多写好作品 ,就应该像高艾苏同志那样 ,努力实践“至人所未至 ,想人所未想” ,追求“不一样” ,从而达到比较高的思想境界和业务境界。虽然高艾苏同志是军事记者 ,但是他在17年的记者生涯中悟出的道理却有着普遍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穆青同志是我国著名的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他在半个多世纪的新闻实践中,采写的许多新闻作品体现时代精神,脍灸人口,影响深远。他的新闻实践活动体现了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在长期的记者生涯中,穆青与人民群众一道经历过时代的波澜,他把人民那种百折不挠,勇于为民族、为国家、为革命事业大无畏的献身精神展现在全世界的面前。 穆青同志不满足于单纯地讴歌我们时代的英  相似文献   

9.
“战地黄花分外香,希晨辉煌好风光。”望着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迟浩田将军写给纪希晨先生的这幅字画,笔者不禁念出声来。将军书法苍劲有力,对纪希晨先生离而不休、从事新闻工作60余年予以了高度评价和慰勉。将军与“名记”,一文一武,能以字画传情达意,足见两人交情甚笃。2005年11月12日,笔者到北京建外光华里人民日报家属院采访纪希晨先生,走进纪老家中,犹如走进了一所“浓缩”了的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伴随着中国革命和新中国一起走过了60多个春秋的纪希晨老人,向我们娓娓讲述了他的革命生涯……1922年的冬天,纪希晨诞生于河南省伊…  相似文献   

10.
玫瑰花飘香的一个夜晚,我们两个年轻的新闻工作者,怀着仰慕和敬畏的心情叩响了新华社社长穆青同志的家门。作为新闻战线的新兵,我们迫切地想得到这位老前辈的指点和教诲。“就当和一个老记者聊天吧”,穆老和蔼的一句话消除了我俩的拘束和紧张。象小学生一样,我们向他倾诉起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疑惑和问题。穆老耐心地听着,时而点头,时而开心地笑起来。接着,他亲切地谈起数十年新闻生涯中的切身感受。我们仿佛被带进了一个深远的天地,看到了一个坚毅而勤奋的记者在硝烟弥漫的战场,在建设和变革中的农村,在世界各地不懈地奔波、采撷、耕耘的  相似文献   

11.
当邓小平同志去世的噩耗传来时,记者赶赴宁波市镇海区的摄影图片社,访问了私营企业家吕习工。在他的店里,我们看见了他为小平同志拍摄的一幅照片(见图)端挂上方,他沉痛地向我们叙述了拍摄这幅照片的经过。1983年2月12日上午,在宁波市镇海针织厂当机修工的小吕,这天来到西子湖畔旅游。当他正在“平湖秋月”桥  相似文献   

12.
胡耀邦同志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时 ,作风既严肃又平易 ,待人既民主又亲切 ,给我们这些常采访他的活动写新闻的记者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特别是他要我们把新闻写得幽默活泼的意见 ,更是令人难忘。他是我们这些“老记”的良师益友。据我们所知 ,耀邦同志一般是不在外边就餐的 ,工作完了都是回去吃饭。1985年初夏的一天中午 ,他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客人 ,谈完后他在大会堂一楼西大厅宴请客人。本来我们这些工作人员遇到这种情况 ,都是在大会堂食堂里买点工作餐就行了 ,可是这次耀邦同志留话 :“安排新闻记者们一起入席。”吃饭时 ,因为是内…  相似文献   

13.
国庆五十周年前夕,记者向穆青同志提了一个问题:您在几十年新闻生涯中,最重要的经验是什么?他想了想回答说,“最重要的”其实说起来也是最简单的:当记者一是要把握大局,二是要关心群众;还有一条是如何做人。记者说五十年大庆快要到了,正是需要回顾过去、总结经验的时候,请您就这个问题给我们的读者谈谈吧。穆青同志欣然应允,作了一番语重心长的长谈,对年轻一代期望殷殷之情溢于言表。下面就是这次谈话的速记:  相似文献   

14.
1960年3月,我被调到新华社北京分社(同时是人民日报北京记者站)当记者。调我们这些人当记者,是社长莫艾的主意。他在一次会议上说,从工厂、“农村等基层单位选调干部,是充实记者力量、加强队伍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初识莫艾 我认识莫艾是在1958年,那年7月,少奇同志到石景山钢铁公司蹲点调查,住了四天。我作为公司党办负责人,担任记录和做一些联络工作。莫艾同志采访了少奇同志到公司后头两天的活动,应公司党委的要求,第一天晚上,他帮助我核对记录。他面带微笑,态度谦逊,待人友善,一点也没有大记者的架子,给我留…  相似文献   

15.
适逢新世纪之始,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新华社建社七十周年之际,本刊特邀请穆青同志开辟“我的记者生涯”专栏,讲述他记者生涯中一些令人回味、发人深省的故事。 作为当代中国新闻界的代表人物之一,穆青同志在长达六十年的记者生涯中,在各个不同时期都曾写出过脍炙人口、震撼人心的作品。他对大局的深刻把握,对历史脉搏的敏锐感知以及和普通群众的鱼水深情,尤为记者们津津乐道并为之向往。同时,他在新闻理论和领导艺术等方面的建树,也成为当代中国新闻史上的宝贵财富。 收录在本栏中的这些故事,是作者精心选择的。它们有的叙述一个典型人物的采写过程,有的记录新闻史上一个重要事件,有的就是通过讲述一次失败的采访而坦言教训。其中对一些重大报道组织指挥方面的思考,对新闻理论与实践上的探索,更凝聚着这位年届八十岁的老记者的心血。一斑窥全豹,我们深信,读者从中能得到很多启示。 历史是人们做过的事,也盛载着人们的智慧。鉴往而知来,新的世纪,我们在面向未来,积极参与竞争的同时,更应该珍视历史,珍视传统,从中汲取精华和力量,推动我们共同的事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6.
就医西安,友人送我数册读物,内有一本《陕西日报创刊四十五周年纪念》,收录了报社一些老同志的办报生涯回顾。一翻之下,深被吸引。这些老前辈的革命精神,感人肺腑,尤其是注重新闻“真实”这一点。请看看这些事吧: 据康增辉同志回忆,解放初他在县政府秘书室工作。有天《群众日报》一位记者,凭“11号汽车”,下乡采访回来,天已黑了,正要写稿,只见他的床头放有一份扈家乡售棉工作报告,发现其中有个情况与记者所了解的不符。于是,这位记者便着急了: “不行,我得连夜下去核对。”“给区上挂电话问一下。”老  相似文献   

17.
我有幸于1939年9月16日,作为重庆《新民报》的记者,同“中央通讯社”记者刘尊棋、《扫荡报》记者耿坚白一道,在延安访问毛泽东。这在我半个多世纪的新闻生涯中是一件大事。在现代中国新闻史上,也是被记上了一笔的。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党史资料大事记》中,把毛泽东在延安接见我们重庆去的三记者,作为一件大事记录下来,并作了详细的介绍。这是因为,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多次会见过中外记者。在我们之前,他会见过重庆商务日报赴延安采访的温田丰等,更不用说他还在延安自己的窑洞中,同著名的《大公报》记者范长江作“竟夜之谈,直到天已黎明”。在我们之后,1944年6月12日他在延  相似文献   

18.
难忘华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华山同志去世已经十几年了。也许,有些年轻的编辑记者已经不知道华山的名字了。但是,凡是经历过战争年代的人,对新华社记者华山气势磅礴的战地通讯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现在时代前进了,党的新闻事业已空前发展,我觉得,新闻界不应该忘记华山同志,不应该忘记他给我们留下的那些宝贵的、纪录了一个伟大时代的新闻精品。 战地记者中一颗耀眼的星辰 我与华山相识在解放战争全面爆发的前夕。抗战胜利后,我随新华社的先遣队从延安赶赴东北,途经承德时,被留在《冀热辽日报》工作了几个星期。这时,华山正在该报当记者。报社的编辑记者不多,吃住都在一起,几天下来,大家就熟悉了。华山给我的印象是:尽管他言语不多,但待人、做事都满怀激情。加上我们先后都在延安鲁艺学习过,所以很能谈得来。不久,党中央电促我们先遣队立即赶往东北,我便与华山匆匆地分手了。半年后,我读到了他  相似文献   

19.
中央电视台记者陈晓夏同志的《万里之遥的穿越》本期连载结束。本刊分三期登载了作者在穿越可可西里45天的艰难历程和酸甜苦辣,向读者全景展示了一名科考记者利用卫星通信技术实时完成特殊条件下搞好报道的体会。陈晓夏同志的亲身经历为我们在遇到突发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时,如何搞好应急报道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在此,我们衷心的感谢陈晓夏同志奉献给大家的一道大餐。  相似文献   

20.
李根林同志1970年大学毕业后,自愿支援边疆建设,分配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广播电台当记者,其足迹遍布天山南北。从此,他与党的新闻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新疆到河南,从电台到报纸,一干就是30多年,采写了数百万字的新闻作品。悠悠岁月,几多风雨,几多感悟,他将其遴选、提炼、归纳,收入《新闻生涯30年》一书。这是作者多年来在新闻这块园地里辛勤耕耘的丰硕成果,借此机会,我谨向一位老新闻工作者送去一份最美好、最诚挚的祝贺。在根林同志30年的新闻生涯中,大约2/3的时间是在我们安阳度过的,并长期担任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驻安阳记者站站长职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