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怀特逝世澳大利亚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帕特里克·怀特于1990年9月30日因病逝世,享年78岁。“毫无疑问,帕特里克·怀特是当代最伟大的澳大利亚人。”新南威尔士的在野党领袖鲍伯·加里在一次广播采访中说,“再没有一个澳大利亚人在自己的领域内赢得过如此显赫的名声。”卧病数周的怀特是在他悉尼的家中去世的。他因创作了长篇小说《风暴眼》而于197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这位生于英国的  相似文献   

2.
甄蕾 《世界文化》2004,(1):11-12
本文要评说的不同国度的两个女性:一个是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纳撒尼索·霍桑(1804-1864)在他的《红字》中塑造的女主角海斯特·白兰。一个是俄国现实主义作家伊凡·谢尔盖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在他的《前夜》中颂扬的女主人公叶琳娜。前者是19世纪50年代生活在美国大陆上的英国贫寒移民,后者是19世纪60年代俄国土生土长的贵族小姐。地域相异出身不同,然而她们在争取人类自由、捍卫人格的尊严、开拓婚姻自主的征程中,都以极致之力,显示着自己的韧柔和刚毅。一种感情,一旦负载上了思想和理念,就会变得更加刚烈,勇猛,一往无前。霍桑笔下的海…  相似文献   

3.
出生于美国的浪漫派诗人、侦探推理小说的先驱者爱伦·坡一生经历之奇特是罕见的。他的生身父母是流浪艺人。他三岁时,父亲去向不明,而母亲因患严重的结核病倒在里士满慈善医院的病床上。他母子的悲惨遭遇在报上登出以后,居住在里士满市的富有的烟草商约翰·爱伦极为同情,向这可怜的母子伸出了援助之手。不久,母亲去世了。爱伦·坡成了那位烟草商的养子。从六岁起他在英国接受了五年的教育,返美后曾入大学和士官学校学习,但都中途辍学。爱伦·坡18岁时发表《第一诗集》,开始了作家的生涯。母亲死时年方三岁的爱伦·坡全然不记  相似文献   

4.
英国小说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是二十世纪英国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在创作上他以清新的文体及技巧而闻名于世。萨默塞特·毛姆于1874年1月25日出生于巴黎,父亲是英国使馆的法务官。他因两岁丧母,八  相似文献   

5.
本篇选的是英国小说家D.H.劳伦斯年轻时的恋人杰西·钱伯斯给她友人信件中的部分内容。D.H.劳伦斯是本世纪初英国文坛上一位颇有争议的作家。他的自传体小说《儿子和情人》中的女主人公爱米丽据评论家所说是以杰西·钱伯斯为原型塑造的。杰西·钱伯斯与劳伦斯在青年时代曾保持了十多年的友情。此信真安地反映了杰西·钱伯斯与劳伦斯断绝来往前后的经历,读者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对劳伦斯这位有不平凡经历的作家有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青年时代夏尔-比埃尔·波德莱尔(Charles-Pierre Baudelaire,1821-1867)于1821年4月9日出生在巴黎奥特弗伊大街。父亲约瑟夫-弗朗索瓦·波德莱尔曾任原参议院院长舒瓦瑟尔-普拉兰公爵家的家庭教师,母亲名卡  相似文献   

7.
爱德华·赖斯所著一本关于理查德·伯顿的书终于问世了。书中竟然没有提及美国影星伊丽莎白·泰勒!实际上,这本书的主人公不是伊丽莎白·泰勒以前的丈夫,英国著名演员理查德·伯顿,而是生活在19世纪的理查德·伯顿。他除了对于和他相隔一个世纪的伊丽莎白·泰勒一无所知外,几乎  相似文献   

8.
在英国,新一代青年作家正在蓬勃崛起。尤其在小说界,他们辛勤耕耘,成绩斐然,逐渐确立了小说家的地位。这些文坛新秀主要有马丁·艾米斯(老一辈最负盛名的小说家金斯利·艾米斯之子)、A.N.威尔逊、萨蒙·拉什迪、格雷厄姆·斯威夫特、蒂莫西·默、威廉·博伊德、伊恩·麦克尤恩和朱利安·巴恩斯。他们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崭露头角,构成英国小说界中一股充满生机的创作群。马丁·艾米斯是这批年轻作家中的出类拔萃者。他最富激情  相似文献   

9.
卡米洛·何塞·塞拉出生于加利西亚省伊里亚-弗拉维亚,那是他父亲的祖先——有的颇负名望,有的则是普通农民,生活过好几代的地方。母亲祖籍英国。他九岁时,举家迁往马德里。他在那里曾就读于几所由宗教团体开办的中学,后来毕业时,成绩  相似文献   

10.
动荡的童年比尔·克林顿于1946年8月19日,即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一年零四天出生在阿肯色州西南部一个名叫霍普的小村庄。他的父亲威廉·希莱斯在一次车祸中命丧黄泉,他从两岁起由外祖父母抚养,很小就帮助外祖父埃尔德里奇·卡西迪经营杂货店。比尔七岁时,母亲嫁给罗杰·克林顿,比尔改姓继父的姓。克林顿爱继父,继父也视他如己出。然而继父既不开朗也不健谈,还酗酒打人。有一次,年仅十几岁的比尔指着母亲和同母异父的弟弟警告继父说:“你如果再打他们,必须先从我这儿通过!”从而使他的继父败下阵来。  相似文献   

11.
正英籍日裔作家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1954—)出生在日本长崎,父亲是一名海洋学家,母亲是家庭主妇。石黑一雄5岁时,由于父亲的工作关系,他随父母来到英国。自此之后他彻底地离开日本,待他重返故里时已经是1989年。石黑一雄在距离伦敦20英里的萨里郡的格德福德郊区度过了童年。因为父母当时并无长期定居英国的打算,所以每年都会有远在日本的亲属为他寄来一套日语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作家伊凡·阿列克谢耶维奇·布宁生于1870年10月10日,比他的朋友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小十岁.去年(1985年)1月是契诃夫诞生125周年,而10月是布宁诞生115周年。两位作家是1895年12月12日结识的,即90年以前。在这四年之前,两人开始通信,布宁请求安东·巴甫洛维奇看看他的作品,并且谈谈自己的意见.契诃夫回信说,他“是一个差劲的评论者,评论初出茅庐的作者时,总免不了失误”。他请求布宁寄些新创作的短篇小说给他,“只是不要寄那些已经发表过的”.苏联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版了《布宁文集》  相似文献   

13.
杰出的英国作家查理斯·狄更斯(1812-1870),在其死后一百多年里,仍然是一位很受欢迎的作家。确实,20世纪后半期,人们又重新燃起了对狄更斯的兴趣。这不但表现在学者对他著作浩瀚的研究上,而且也反映在他小说的销售量上。据估计,他的小说年销售量要超过100万册。狄更斯之所以继续为人们所喜爱,是因为他创造了众多优秀的人物,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然而,或许许多人不知道,狄更斯本人青年时代的一段恋爱经历就是其小说创作极好的素材。还是让我们从头讲起吧。狄更斯是一个挥霍无度的小职员的儿子。他很早就不得不闯荡社会,独立谋生…  相似文献   

14.
甄蕾 《世界文化》2004,(1):11-12
本文要评说的不同国度的两个女性:一个是美国浪漫主义作家纳撒尼索·霍桑(1804-1864)在他的<红字>中塑造的女主角海斯特·白兰.一个是俄国现实主义作家伊凡·谢尔盖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在他的<前夜>中颂扬的女主人公叶琳娜.前者是19世纪50年代生活在美国大陆上的英国贫寒移民,后者是19世纪60年代俄国土生土长的贵族小姐.  相似文献   

15.
艾捷尔·丽莲·伏尼契于1864年5月11日出生在英国。她的父亲乔治·蒲尔是个学者,数学教授。母亲撰写社会问题方面的文章,教数学,帮助丈夫著书。艾捷尔·丽莲自幼生活穷困。父亲去世时,她才半岁。此外,家里还有四个小女孩,靠母亲教数学养活大家庭,艰难度日。未来的女作家早年就表现出出色的才能:她研究哲学、文学、语言,尤其酷爱音乐。 1885年,她毕业于柏林音乐学院。艾捷尔·丽莲在少女时期就认识了俄国革命家,著名作家谢·米·克拉弗钦斯基(笔名斯捷普尼亚克)。这个人对她的一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884年,克拉弗钦斯基流亡英国。艾捷尔  相似文献   

16.
读现代神话《喧哗与骚动》于洪英长篇意识流小说《喧哗与骚动》是美国20世纪著名现代派作家威廉·福克纳(wiliamFaulkner)的代表作。如果说意识流小说兴起于英国之后,英国女作家陶罗赛·瑞恰生、维吉尼亚·吴尔夫以及法国作家马塞·普鲁斯特等的创作已...  相似文献   

17.
2003年奥斯卡参赛影片,这是第一个值得关注的理由;萨姆·门德斯的又一部扛鼎之作,这是第二个期待的理由;强劲的演员阵容:老当益壮的保罗·纽曼、转变角色的汤姆·汉克斯、风格迥异的贾德·劳,必然成为第三个必看的理由;当然还有久违的老式黑帮题材……“每个儿子都掌握着父亲的未来,每个父亲都是儿子心目中的英雄”。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伊利诺伊州的洛克岛,一个声名显赫的贩卖违禁品的组织正在举行庆典,为首的罗尼先生(保罗·纽曼饰)德高望重,老而弥坚。他有个不大争气的儿子科纳(丹尼尔·克雷格饰),时不时给他捅点娄子…  相似文献   

18.
萧可能下意识地希望自己是才华出众的乔治·李的儿子,而不是境遇可怜的乔治·卡尔·萧之子。按照推理,索尼应该是李的儿子,但他为了维护母亲的名誉到处宣扬他的父亲是乔治·卡尔·萧。对于与李的关系,他采取行动,也许是唯一实际的行动并坚持这样做。他略去了与乔治·李和乔  相似文献   

19.
汤姆·林肯当时正在寻觅一个女人,作为能与他同甘共苦的终身伴侣。汤姆的目光落在一位皮肤浅黑的年轻女子身上。她是露西·汉克斯的女儿,又是托马斯和伊丽莎白·斯帕罗夫妇的养女,与斯帕罗家一起生活,因而人们时而叫她南希·汉克斯,时而叫她南希·斯帕罗。1784年,露西·汉克斯在弗吉尼亚州生下了女儿南希后,便抱着她那襁褓中的宝贝儿沿着“荒野大道”,经过坎伯兰加普,来到了肯塔基州。南希的母亲出这趟远门时才19岁,把南希的父亲留在弗吉尼亚州。在润湿的薄暮中,她会朝着裹  相似文献   

20.
瓦西里·马卡罗维奇·舒克申于1929年7月25日生于阿尔泰边区斯罗斯特基村的一个农民家庭。3年后,他的妹妹娜塔莎出世了。不久,他的父亲便离开了人间。对舒克申一家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时期。过了一段时间以后,他的母亲改嫁,家里来了一位继父。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对待孩子们很好,但是,1941年战争开始后,继父上了前线。这样,瓦西里就成了一家之主。童年结束了,应该到集体农庄去参加劳动,养家(饣胡)口,为前线生产粮食。舒克申曾在自己的短篇小说中回忆他在战火中度过的童年时代——田间劳动和学校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