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822年12月27日,巴斯德生于法国的多尔。父亲是一位制革工人,母亲也没受过什么教育,但他们深知知识的重要性,所以不惜借债支持巴斯德上学。巴斯德幼年在学校时,最初成绩并不好,但他懂得求学不易,下决心努力学习。在学习中,他对每个问题,都要彻底弄明白才肯罢休。  相似文献   

2.
张铭 《金秋科苑》2009,(5):46-48
1822年12月27日,巴斯德生于法国的多尔。父亲是一位制革工人,母亲也没受过什么教育,但他们深知知识的重要性,所以不惜借债支持巴斯德上学。巴斯德幼年在学校时,最初成绩并不好,但他懂得求学不易,下决心努力学习。在学习中,他对每个问题,都要彻底弄明白才肯罢休。  相似文献   

3.
<正>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曾经说过:"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从求学海外,到功成名就之际毅然归国,应崇福先生对待科学刻苦钻研,对待祖国碧血丹心,无论是为全人类科学技术进步而奋斗,还是为祖国谋富强,先生可谓殚精竭虑、死而后已。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当代科学家应有的担当与情怀。归来是游子的梦,盈满对祖国的情。  相似文献   

4.
巴斯德式的研究范式被界定为巴斯德象限,巴斯德的专利行为开创了从基础研究中产出专利的典型范式。通过对巴斯德的专利进行详实考察,可以揭示出巴斯德式专利的形成机理和战略意义,也可对我国基础研究中的专利产出提供典型的案例借鉴。可以认为,应从科研主体、产学研合作、政策支撑等维度推动我国巴斯德式专利的产出,提升我国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科学文化评论》2007,4(2):122-128
法国巴黎的巴斯德研究所是法国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于1888年在巴黎创建的,研究所门前矗立着巴斯德的塑像(见图1)。巴斯德研究所是世界上久享盛誉的研究机构之一,其宗旨是通过生物医学研究、教育培训和公共卫生服务,致力于疾病特别是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在基础研究方面,巴斯德研究所是微生物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摇篮之一,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简称上海巴斯德所)是在中法两国政府2004年1月28日签署的《关于预防与抗击新生传染性疾病的中法合作谅解备忘录》等有关文件的背景下建立的科研机构,由中科院、上海市政府和法国巴斯德研究所三方合作建设。  相似文献   

7.
现代生物技术在突飞猛进,但是作为微生物领域的开创者——巴斯德的巨大影响没有改变。只要看看他的经历,我们就会明白他是一位多么重要的科学家了。法国里尔是一个酿造业发达的城市,在这里,巴斯德掀起了一场关于微生物的轩然大波。一天,当地的造酒商来求巴斯德,说几个月来,他们造的酒突然一下子都发酸,一桶一桶地倒掉,眼看他们的厂子就要倒闭了,请巴斯德务必救救他们。  相似文献   

8.
《科学与管理》2015,(6):3-9
2015年正值《自然辩证法》发表90周年,恩格斯在这本影响巨大的著作中高度评价了巴斯德为反驳当时流行的自然发生说所做的实验。通过考察19世纪前后西方微生物学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出,巴斯德为证伪自然发生说所进行的实验的确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实验虽然尚不足以彻底说服那些顽固坚持自然发生说的人们,但它却为微生物的发展,尤其是细菌可通过传染致病学说的建立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正是因为有了巴斯德的贡献,德国的科赫、贝林和埃尔利希,以及其他国家的一些学者19世纪后半叶才能在微生物学领域建立一系列不朽的功绩。  相似文献   

9.
对于研发活动,布什的线性模型与司托克斯的巴斯德象限模型,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对研发活动的认识以及科技政策的制定与发展等产生了很大影响。司托克斯结合案例分析提出巴斯德象限模型,打破了线性模型前半部分对于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二分法。而在当代,研发活动出现了各种新动态,线性模型与巴斯德象限模型再演进,打破了从研究到商品化之间的二分法;结合独立型研发企业或机构的出现,提出新巴斯德象限模型,指出后学院科学中的研发活动作为一种独立产业的出现与发展,将线性模型后半部分的二分法进一步消解,最后提出了新巴斯德象限的意义与启示。  相似文献   

10.
创新型省份建设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国内外激烈的竞争态势,对创新型省份建设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本文根据司托克斯提出的巴斯德象限模型,从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的关系角度,提出面向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新巴斯德象限模型,并以江苏创新型省份建设为例,探讨创新型省份建设中如何运用新巴斯德象限模型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江苏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科学家是国家的,还是世界的?这个难题似乎同生物学的伦理道德问题一般难以解答。巴斯德曾经说过的"科学虽然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这句话似乎可以给人启发。而应崇福先生又是如何做的?他选择了离开美国,回到那个曾经哺育自己的国家,为中国的科学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更为可贵的是,他心中始终饱含着对世界的博爱。我的观点与巴斯德类似,但是受应崇福先生的影响与其有一些不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亚甲蓝光化学法与巴斯德液态湿热法不同灭菌方式对病毒灭活血浆制品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血液标本10份分离新鲜血浆后,分别采用亚甲蓝光化学法与巴斯德液态湿热法对其进行病毒灭活,对病毒灭活后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总蛋白和凝血因子Ⅷ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经亚甲蓝光化学法进行病毒灭活后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总蛋白和凝血因子Ⅷ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巴斯德液态湿热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病毒的血浆,对血浆成分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正关于什么是健康饮食?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是在开水里烫几颗西兰花,或者榨上一大杯味道实在不怎么样的果蔬汁大杂烩。其实有了科技的助力,健康的食品吃起来一样有滋有味。风靡全球的巴氏消毒法当你早上喝杯新鲜的牛奶时,也许不会想到,这种口福要归功于狂犬病疫苗的发明者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巴氏灭菌法的产生来源于巴斯德解决啤酒变酸问题的努力。当时,法国酿酒业面临着一个令  相似文献   

14.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剧祝英台从小聪明好学,但古时候女子不能上学堂,于是她就女扮男装去杭州读书。结果,在途中遇到外出求学的梁山伯,二人一见如故,谈得十  相似文献   

15.
南湖 《世界发明》2002,25(11):40-41
19世纪的欧洲,人们对许多瘟疫、热病的致病原因知之甚少,因此,那时的人们在这些疾病的面前束手无策,任凭可怕的疾病横行肆虐。巴斯德,法兰西学院院士,目睹当时狂犬病对人类造成的严重危害,潜心致力于“微生物致病”学说的研究。由于他卓有成效的研究发明,才使人类从此战胜了如炭疽病、霍乱和狂犬病等,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回顾巴斯德对狂犬病的探索历程,人们看到了一个科学家在探索发明中的缜密思维和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科技人才求学机构矩阵,用科技人才流动邻接矩阵表征科技人才在高校和科研机构间的流动。研究科技人才求学期间在不同类别高校之间的流动情况,发现不同高校的科技人才培养水平的层次。根据科技人才流动邻接矩阵,利用各省区的地理坐标数据将科技人才之间的流向与流量展现在地图上,呈现出不同省区市之间科技人才在求学期间的流动状况。  相似文献   

17.
1868年,微生物学家巴斯德深有体会地指出:“分子对映体是无机化学与生物化学之间迄今所能找到的最明显的一条界线。”有趣的是,至今,一百多年过去  相似文献   

18.
《大众科技》2008,(5):9-9
法国巴斯德研究所近期宣布,该所与法国健康与医学研究所合作发现一种痢疾杆菌侵入人体免疫系统的机制,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研究治疗细菌性痢疾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后学院科学的大背景下,司托克斯关于研究起因探讨的科学研究象限模型也有了新的发展;从研发活动的产业化视角来分析,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都看作是一种契约式的科研活动,而在产业化的进程中有了新的进展,即开始商品化.它的主体高校、研究所、企业内部研发机构和独立的研发企业或机构等构成了后学院研发活动中的新二维象限,通过研发活动的契约式与商品化程度进行界定;高校与研究所等居于新玻尔象限,企业内的研发机构在新爱迪生象限,独立的研发企业或机构形成了新巴斯德象限.从总体上来看,欧美等发达国家研发产业主体正从新爱迪生象限向新巴斯德象限演进,而我国仍在从新玻尔象限向新爱迪生象限进行实质性的演进,与此同时,也需要紧跟国际研发趋势向新巴斯德象限演进.  相似文献   

20.
方祥勇 《今日科苑》2010,(1):135-137
刘炳清先生的大名在我求学时就常听说,但一直没有机会谋面。大学毕业后我任教于广西师范学院,从事艺术理论教学工作。由于工作的需要,经常接触一些书法家、画家,始有机会结识刘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