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世纪末,女性文学写作成绩斐然,从写作主题到创作艺术都有了新的突破.同时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女性作家,她们的小说探索历史与现实的关系,用多样化的手法特别是现代主义的创作方式反映生活的真实性,表现女性特有的性别体验,成为20世纪文学创作上的一道靓丽的风景,她们的作品很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2.
乔叶是新世纪文坛涌现出来的一位优秀的女性小说家,她的小说创作已经汇入到中国当代女性写作的艺术谱系之中,并且有着鲜明的艺术定位.乔叶坚持心理治疗型的小说观,她的小说创作以“心理现实主义”见长,尤其长于女性心理现实和心理细节的描摹.乔叶的女性写作属于自审型写作,不同于惯常的自恋型写作和自渎型写作.与铁凝深受西方宗教影响的自审型写作相比,乔叶的自审型写作偏重于中国化的日常生活叙事,人物的自我心理拷问更加自然,不露痕迹.从题材类型和精神取向来看,乔叶迄今的小说创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沦落风尘的城市妓女的变态心理拷问,揭示了隐含在当代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中的“小姐意识”或“妓女心理”;二是对当代都市白领丽人的畸形婚恋心理透视,实现了对当代中国城市文明病的批判性审视;三是对家族题材中不同代际女性的历史心理挖掘,凸显了她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心理现实或潜意识场景,隐喻了她们在历史悲剧命运中的精神关联性.围绕这三个方面的深度心理书写,乔叶的小说传达了强烈的当代女性自审意识.乔叶的女性时间观在其“家族历史小说”创作中起着关键作用.乔叶的小说有写实性和写意性两种类型,后者接近散文化或诗化小说.  相似文献   

3.
以林白、陈染为代表的女性写作在20世纪90年代曾产生重要影响。这一现象的出现,既与作家的生活经历、性别意识有关,也与时代赋予文学的表现空间相契合。从创作主题来看,林白和陈染都有明显的“逃避现实”的倾向;二者解构以父权为代表的男性权利话语时源于不同的心理机制;陈染在其作品中对“姐妹情谊”表现出怀疑与不确定,而在林白的笔下对此则表现得更加彻底与复杂;两人通过创作各自表达了对“个人化写作”的独特感悟。从当代女作家的写作演进来看,林白、陈染的写作较为彻底地完成了女性作家的语言叙事“革命”,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她们将女性作家创作的先锋性、实验性、革新性演绎到了极致。  相似文献   

4.
明清皖北地区的女性写作构成安徽女性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们通过诗词创作,表达了对日常生活、内心情感、个人志向的看法和认识,将个人才情与社会期望相结合,展现了闺阁女性的道德价值判断和历史生活面貌。  相似文献   

5.
私人化的"身体写作"在法国当代著名女性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处是一种人性自由的张扬,是人性平等和尊重的争取。杜拉斯笔下的女性是其独特创作思想与生活哲学的形象体现,她们特立独行地游走于杜拉斯的文本世界,形成一定的互文性,也系统地反映了作家的女性关怀。  相似文献   

6.
九十年代文坛的一大景观是一批较为纯粹的女性意识传导作家的涌现.作为女作家.她们拥有相近的年龄与相似的成长背景.但这并非她们被集体注视的根由,她们的共生地带置于一处标明着女性时空的所在.与新时期女作家竭力回避创作的性别属性不同,她们踏上文坛或经历一段摸索之后,不约而同地汇聚到女性存在的天空下,不仅高度认同自己写作的性别属性,而且由此找到了发挥创作个性的源头.陈染、林白无疑是这批女作家的代表,她们的写作从动机到状态都具备明确的女性意识.对此,林白的表述十分直接:“我觉得将我的写作称作‘女性写作’是可以的.女性的写作与男性的写作在艺术思维和艺术方式上就是不一样”;陈染则不无幽默地把男性批评导引下的女性写作描述为:“由于我总是撒谎或欺骗.所以我的行为像个真正的淑女.”对于批评界冠以的“个人化”写作的定性.陈染、林白并不回避,相反,她们坚持用边缘话语“呼喊与细语出她们生命最本质的忿闷与渴望……”.明白无疑地张扬出性别的旗帜.以较为激烈的书写方式实现带有鲜明性别特征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7.
解读所指:从"身体"到"宝贝"--一次讨论会记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看美女宝贝们的写作是否具有“身体写作“之意义,得看其文本是否具有女性主义所强调的女性嵌入男权化的世界和历史参与文化改造的力量.如果这些文本迎合与满足的只是大众传媒时代阅读者的窥视癖,那么它与女性主义“身体写作“精神完全南辕北辙.但是,无论是自觉履行“身体写作“方式还是不自觉地取“另类写作“之立场,应该看到的是,其中有她们基于自身深刻体验与反思来表现女性历史状况、现实处境与精神状态的可能.应该明确的是,毕竟是女性自身面临的问题与所处环境,决定了她们采取的与男性不同的写作立场、视点与方式,这也正是我们研究性别文化差异性的要点所在.  相似文献   

8.
都市女性的亚文化生存与私人化写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记忆在现实中的褪变,加剧了90年代女性另类作家对边缘存在的无限渴望与想象,同时也导致了情感宣泄的非理性、反道德的色彩,因而她们的写作丧失了理性批判与提升.尽管心中充满了对爱情的渴望,但情感的匮乏又使她们缺乏创作的激情,有时她们甚至不能叙述一个打动人心的爱情故事.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对自身经验的过分倚重,反复的书写已经将她们为数不多的经验、有限的阅历削平.对她们而言,确立独具个性理解的文学观念成为了一件迫切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女性作家在写作中一度丧失自我。在体制、观念的双重扩张、碰撞中。20世纪90年代女性写作搭着创伤的记忆。接受了个性酣畅淋漓的洗礼。个人化成为她们引以为豪的醒目标志。然而。非凡的解放与繁荣之下。潜伏着的不过是男性主流文化同谋的骗局。  相似文献   

10.
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另类写作”是当代女性写作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其文学表现为:思想内容粗鄙、创作视野狭窄、艺术上不断恶性自我复制和自我模仿以及反美学原则的文化倾向。本文试从“另类写作”产生的社会历史语境、思想文化继承及其市场化商业炒作等三方面阐释其创作生成背景,从而指出当下女性写作的新生之路。  相似文献   

11.
12.
明代前期,骚体文学由抒写时代和个人命运的乱世悲音,转而成为服务于统治者统治、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道统、应制之文体,内容空洞、庸俗,虽多少仿得屈骚“惊采绝艳”之文辞,却毫无屈骚精神可言。  相似文献   

13.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场域、惯习和资本的互动作用构造了不同的实践理念,行动者的实践行为也因此不尽相同。外交部官方微博表现出的"双重人格"特性,与其所在场域的影响密不可分。我们不能以二元对立的观点看待这一现象,而应认识到这一创新形象的构建不是对外交部门政治形象的颠覆与破坏,而是一种创新和发展。如果政府部门能将开通新媒体传播平台作为契机,以顺应时代发展的崭新姿态与公众交流,大众也必将对其抱以真诚的尊重。  相似文献   

14.
试论太极拳在安阳市社区老年群体中的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安阳市太极拳活动目前开展的情况,找出了当前安阳市太极拳活动在练习环境、媒体宣传及群众组织体系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政府机构与社会组织的管理;重视太极拳活动站点的建设;培养高水平的太极拳指导队伍等.旨在让更多的老年人进一步认识太极拳,并积极地投身于太极拳的运动中去,从而促进太极拳在安阳市老年人群中更加广泛的开展,促进安阳市老年人口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由于市场机制本身所固有的缺陷和农民自身的局限性,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功能,对农民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予以引导和扶持,这对于现阶段搞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建设法治现代化的进程中,司法审判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过程,它动态地衔接着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两个重要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涉及诸多法律的或非法律的客观因素,影响着司法过程的始终,进而影响着司法终极理念的实现。法官如何权衡这些因素,笔者将结合司法实践,做一个浅薄的归纳与反思。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教育全球化也在如火如荼地涌动着。在教育的历史长河中,教育开放是世界各国发展教育、增进了解和交流的一项策略。从教育国际交流到教育区域一体化、全球化,教育开放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历程。伴随着教育全球化的进程,教育开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这意味着我国的教育开放战略要在全球化的视野里,主动扩大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教育交往,积极增强自身发展的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参与教育的全球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化的转型期,中国教育近代化是在中与西、新与旧的氛围中展开的。在教育科学及思潮的传播变迁过程中,近代教育家充当了自身从传统到现代型的转换及西方教育思潮传播的双重角色。这一角色统一存在于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一百多年历程中。  相似文献   

19.
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的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建国后至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统收统支、三级管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几个主要阶段。80年代以后至今在政府投入内部进行了重心下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和重心上移(乡镇与县)的关系调整、教育与其他部门关系的调整(预算单列)、政府投入及其与外部投入的关系调整。在解决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上,于1995年以后采取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方式进行特殊投入。经一系列制度变迁,我国已形成较有特色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  相似文献   

20.
中人是清代土地交易的重要参与人之一,是契约订立过程中除当事人双方之外的第三方参与者。大屯契约4人以上作为中人的情况比较普遍,主要有族长、亲族、妇女、立契者本人等。中人构成方式和立契者、参与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中人对晚清以来安顺屯堡民间社会秩序的维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