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荆楚民俗体育长江三峡龙舟竞渡的历史渊源。结论:长江三峡龙舟竞渡产生的渊源与荆楚文化传统、龙舟习俗、纪念屈原有关,新时期长江三峡龙舟竞渡得到空前的发展是受到国家、地方及港澳台龙舟赛事的影响与启发。长江三峡龙舟竞渡传承和发扬了荆楚文化、爱国精神、龙舟精神,提升了城市知名度,推动了湖北旅游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龙舟竞渡是我国古代传统的体育项目,其竞技形式类似于现代的皮划艇,但龙舟竞渡的内涵则要丰富的多。龙舟竞渡是起源于何时?因何事而起?各地的传说不一.流传最为广泛的是楚地的传说“拯救屈原”。楚国被秦国战败之后,破灭在即,诗人屈原  相似文献   

3.
龙舟赛事的城市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龙舟竞渡是我国民间传统体育活动 ,历史悠久 ,深受各族人民欢迎。本文以福建地区龙舟竞渡民俗为主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并从龙舟竞赛为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影响提出看法 ,为相关方面的决策与研究提供参考。1 龙舟赛事的历史回顾龙舟竞渡 ,源远流长 ,历史悠久。据史籍记载 ,我国春秋中期已有龙舟 ,战国时期便出现龙舟竞渡。梁朝的《荆楚岁时记》写道 :“五月五日竞渡 ,俗为屈原投汩罗江 ,伤其死 ,故并命舟揖以拯之”。之后 ,在中国民间 (特别是南方 ) ,人们把五月初五这天视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传统节日 ,并以龙舟…  相似文献   

4.
作为龙的传人的华夏民族自古以来崇敬龙,以龙为图腾,龙文化成为华夏民族体育文化的一大特色。象征华夏民族精神的舞龙,气势恢弘磅礴,雄浑豪壮,广泛流传于祖国的大江南北,舞龙就成为了凝聚龙的传人的一股巨大力量。文章采用文献资料、背景分析、综合分析等方法,对中国舞龙运动的起源与其文化内涵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文化三因子"理论框架下,运用历史人类学的方法对一个县域龙舟竞渡文化的时空变迁进行考察,并以此个案为基础,进一步探讨中国龙舟竞渡文化的发展趋势和传承动力。研究认为:中国龙舟竞渡文化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物质文化将向多样化的社团娱乐工具转变;制度文化将形成多元化的社团龙舟制度;精神文化将形成多元化社团龙舟的礼仪竞技精神。但在其变迁中,礼仪经济始终是中国龙舟竞渡文化共同的经济基础,"礼仪"是贯穿各时期龙舟竞渡文化变迁共同的、核心的文化基因。基于以上认识,进而认为中国传统龙舟即礼仪龙舟,"礼仪竞技"是民间传统龙舟竞渡长盛不衰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6.
在"文化三因子"理论框架下,运用历史人类学的方法对一个县域龙舟竞渡文化的时空变迁进行考察,并以此个案为基础,进一步探讨中国龙舟竞渡文化的发展趋势和传承动力。研究认为:中国龙舟竞渡文化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物质文化将向多样化的社团娱乐工具转变;制度文化将形成多元化的社团龙舟制度;精神文化将形成多元化社团龙舟的礼仪竞技精神。但在其变迁中,礼仪经济始终是中国龙舟竞渡文化共同的经济基础,"礼仪"是贯穿各时期龙舟竞渡文化变迁共同的、核心的文化基因。基于以上认识,进而认为中国传统龙舟即礼仪龙舟,"礼仪竞技"是民间传统龙舟竞渡长盛不衰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龙的传说由来和社会文化特征以及龙舟竞渡的社会渊源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龙舟竞渡的现代化发展对策,从而为龙舟竞渡的继承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温州地区龙舟竞渡民俗作为研究的一个视角,以点带面,从其发展的历史沿革、内涵两方面进行考究、分析;探究吴越龙舟竞渡文化的历史渊源,并主要集中于历史发展轨迹的研究.对温州龙舟文化的发展轨迹和制约因素从文化视角进行分析研究,寻找出制约其发展的根源和盛行不衰的深层动因,及其独特的文化色彩和独到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的民生之本已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体育作为民生的一部分也开始被人们所关注.通过梳理民生思想的渊源,阐释民生体育的概念、内涵,总结建国以来民生体育思想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强调民生体育思想在现代体育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试图引起更多学者对民生体育的研究,也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华武术、龙舟竞渡、舞龙等等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促进中华民族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增强了我们的民族凝聚力和爱国主义精神,塑造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中华传统美德,高扬民族文化特色并稳步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1.
采用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阐述了集美龙舟赛的缘起,深入剖析集美龙舟赛从民间体育活动向现代竞技体育商业化运作转型,从封闭的民间体育活动向开放的文化交流活动转型的演进历程。集美龙舟赛在不同时期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有重要的价值。对我国民间体育的传承与发展有启示意义:以现代体育为依托是民间体育生存和延续的路径之一;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是民间体育传承过程中的必然;资金、政策支持是民间体育传承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第十六届亚运会龙舟比赛战术的现场观测和分段成绩的统计与分析,揭示竞技龙舟运动的的特点和制胜规律,研究和探讨优秀龙舟运动员的竞速结构、体力分配特点和战术运用特征,提高竞技龙舟的科学化训练水平,为我国和世界各国发展竞技龙舟运动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2009年全国龙舟锦标赛、中华龙舟大赛总决赛、2010年亚运会全国选拔赛中各单项前六名的30支优秀男子龙舟队伍的运动员身体素质指标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分析,确立我国优秀男子龙舟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评价模型。结果表明:1)我国优秀男子龙舟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主要由力量、耐力、柔韧、速度、灵敏5个因子构成,其中力量因子和耐力因子的载荷贡献率较大。2)我国优秀男子龙舟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特征表现为:力量较大,速度快,耐力突出,反应灵敏,柔韧性很好等特点。3)根据各素质指标测得数据统计分析,按其的权重比例构建评价体系模型,为我国优秀男子龙舟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和训练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龙舟运动的起源存在多种说法,其中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流传最为广泛。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体育项目,龙舟运动的影响已经覆盖了我国大部分地区,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龙舟运动不仅是健身强体的竞技项目,而且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并蕴涵着潜在的巨大经济效益。在开发利用龙舟赛事无形资产的同时要健全保护机制,优化资源的配置,实现各方利益的平衡,构建公平有序的龙舟赛事市场格局,促进龙舟运动快速、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和专家访谈法的研究方法,从社会学视角,对鹰潭地区参与龙舟竞赛的运动员及相关人员进行调查研究,解析龙舟比赛队员参与民族民间体育赛事的社会学动机,并对龙舟比赛中的冲突现象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为进一步丰富龙舟赛事的文化内涵,规范龙舟赛事秩序和促进龙舟赛事稳步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对沅陵传统龙舟竞渡的起源、发展历程进行研究。研究得出:沅陵传统龙舟竞渡源于纪念始祖盘瓠;经过自在自发时期、萧条与禁止时期、恢复调整时期、加快发展时期四个时期的变迁,沅陵传统龙舟竞渡由"本土"祭祀性体育活动演变成与国际接轨的民俗传统体育项目。龙舟赛事的举办促进了沅陵县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7.
张发强 《体育科研》2009,30(4):36-37
龙舟文化在树立城市形象、凝聚市民人心、繁荣城市经济、增强城市竞争力和活力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龙舟文化是爱国主义文化、集体主义文化、开拓进取文化;龙舟文化得竞技之美、得大众所爱;弘扬龙舟文化与发展地方经济相得益彰,并且十分契合生态文明理念。上海在开展龙舟运动、运作龙舟赛事和弘扬龙舟文化等方面作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8.
黄荣  周高柱 《精武》2013,(17):6-7
使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分析归纳法,对广元"女儿节凤舟赛"在城市发展中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本文基于对广元市凤舟赛的历史和发展现状的研究,通过分析归纳指出,广元"女儿节凤舟赛"对广元市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社会经济效应因素,文化生活效应因素和社会环境效应因素。  相似文献   

19.
蔡华 《精武》2012,(29):85-86
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调查访问法、对比分析法对广东高校龙舟运动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从广东龙舟运动要从举办机制、成立龙舟协会、开发新赛场、省市共建、企业赞助、高校协助的发展模式,使广东高校龙舟运动向国际化方向发展,推动广东高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广东高校培养健康向上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