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春天,我和孩子们一起读了首写春天的诗。诗很精彩,孩子们更精彩。这首诗是这样写的: 五月的雨滴像熟透了的葡萄一颗,一颗落进大地的怀里到处是蜜的气息到处是酒的气息我没有把诗句一下子都展现在他们的面前,而是让孩子们逐句品味诗句,或者故意留有空白,让他们猜猜诗人会怎么写。  相似文献   

2.
<孤独的割麦女>这首诗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人和情节",就事件而言是极其普通的.但是诗人通过想象和沉思使激烈的情感升华,使得普通的人和事在诗中呈现出不朽的韵味.本文将从这首诗的诗体、韵式、节奏、语音使用等几个方面分析这首诗的音韵特色,展示本诗的音韵风格及其对诗歌主题的烘托.  相似文献   

3.
这一课两首古诗,《所见》为五言绝句,作者是清代著名诗人袁枚。这首诗描写的是牧童生活。《小池》为七言绝句,是南宋大诗人杨万里所作。这首诗描写的是小池景色。虽然两首诗描写的对象不同,内容各异,一叙事,一写景,但都是写夏天的景象,都具有通俗活泼,清新自然的风格。  相似文献   

4.
三点导读     
田晓菲是80年代著名的天才少年、诗坛小神童,这首《露》写于作者14岁时,当时她已经是北京大学英语系的学生,这首诗既透露出年轻人特有的纯真气息,又具有超越同龄人的成熟。  相似文献   

5.
《示儿》是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写的最后一首诗,也是最著名的一首诗。全诗感情沉痛悲壮,感人至深。诗人用最后将断而未断的气息说出未了却的心事和炽热的希望;用将停而未停的妙笔写出这首彪炳千古、世代传颂的名篇。  相似文献   

6.
杜甫是一位极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他的诗风以沉郁顿挫、悲凉慷慨为特征。不过,人们常以《秋兴八首》、“三吏三别”那些忧国忧民、感慨良多的篇什为其代表作,而对这首写春雨的诗,总觉得它与心目中的杜诗不相符,或者认为这首诗体现了杜甫的另一种优美柔婉的诗风。问题是,这首诗果真没有体现杜甫的一贯风格吗?或者说,从这首诗中,我们真的会发现另一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分析《春望》得出,这首诗的好首先在于情感的跌宕起伏,充分体现出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其次,这首诗余韵绵长,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结合这两个方面来看,《春望》当为经典。  相似文献   

8.
范小青的《右岗的茶树》,是一篇唯美气息浓郁的诗化小说。小说中幻美的诗情,如同一杯浓得化不开的香茗,令人沉醉。一篇以茶为核心意象的小说,其风格亦有茶的清新流丽,韵味绵长,说它是一首茶之诗,应该不算过誉。  相似文献   

9.
范小青的《右岗的茶树》,是一篇唯美气息浓郁的诗化小说。小说中幻美的诗情,如同一杯浓得化不开的香茗,令人沉醉。一篇以茶为核心意象的小说,其风格亦有茶的清新流丽,韵味绵长,说它是一首“茶之诗”,应该不算过誉。  相似文献   

10.
《山行》是小学语文第7册人教版第21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诗,这是一首唐诗,作者杜牧,唐代文学家,其诗豪放疏朗,清新俊逸。语言明丽隽永、豪迈爽朗,独具风格。杜牧的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相似文献   

11.
熊焕颖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3):65-68,71
选取加拿大著名诗人E.J.普拉特的意象诗四首,用欧美新批评的细读法以及“悖论”、“隐喻”等概念,对其予以初步探索。以期通过对这几首短诗的细读与研究,窥探到普拉特意象诗创作的一些风格特点,弥补我国在普拉特其人其诗研究上的空白。  相似文献   

12.
风骚的下半部分选取了短小新颖、风格多样的中外现代诗,每首诗邀请一人写荐诗语,分享关于这首诗的个人心得,激发读者兴趣与联想。夜幕落下的时候,玻璃后面那个孩子,出神地看下雨。街灯里点燃的光比照出白色的雨和黑色的风。  相似文献   

13.
《诗经·秦风·无衣》一诗多年来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篇目,尽管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在现行教材中被删除,但我们在《诗经》选篇的教学中,仍少不了对这首诗进行学习.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每当和学生一起学习这首诗时,总被诗中那种昂扬向上、团结协作、相互友爱、百姓齐心、不怕困难、同仇敌忾的精神美质所感染,其在《诗经》三百首诗中独特的风格给人留下了久长的回味.  相似文献   

14.
从形式上看这是一首诗.但听起来没有诗歌的优雅,而象一道道命令。仔细看这首诗全是由英语的揭示语——路标拼凑而成的。路标显然不具有诗歌的语言风格。作者却巧妙地运用路标组成的诗来比喻现代社会的种种规章制度,暗示现代社会中人们失去了  相似文献   

15.
《致橡树》是舒婷的代表作。现作为新诗中的朦胧诗选入中学课本。这首诗选取的意象非常新鲜:橡树、木棉。对于这两个意象怎样理解呢?在课本中的预习提示中对此有解释:“这首诗对橡树男性阳刚气概的赞美和对木棉树女性柔韧气质的刻画,都显示了作者的特有的风格。”这里说木棉象征女性的柔韧气质,恐怕不准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雪菜(1792-1822)的《奥西曼达斯》一诗,论述了该诗内容及风格等方面的特点,指出虽然这首诗仅仅只有111个词,却是雪莱典型的积极浪漫主义诗篇之一。它流露了作者的政治观点、反映了作者的艺术观、体现了作者的写作风格和高超的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17.
作为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诗的题材以爱情见长.其诗语言明快,意象丰富,内容深刻.本文以七言诗形式翻译她的"If You Were Coming in the Fall"这首诗,以使更多的读者赏析到艾米莉爱情诗的魅力.这首诗体现了艾米莉诗的特点并呈现出一种深深的悲剧意识.艾米莉的生活经历、社交圈子以及居住环境决定了她的创作风格,她的诗被认为是美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前奏曲.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认知诗学的视角分析了雪莱的诗歌Love’s Philosophy。结果表明雪莱的诗歌总体上与浪漫主义时期的风格保持一致,但同时雪莱的诗歌有着自己的独特风格。本文同时对这首小诗进行了认知诗学的解读,发现这首诗在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有机统一,是英诗中优美的哲思小品。  相似文献   

19.
《孤独的割麦女》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这首诗的文体分析,旨在揭示诗人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创作主张。  相似文献   

20.
威廉·莎士比亚与兰斯特·休斯两位诗人既处于不同时代又位于不同国度,作品风格迥然不同,他们的作品《十四行诗第一百四十八首》与《自由列车》之间的不同之处亦显而易见。但仔细研究一下,会发现也存在一些相似之处,这为两首诗的比较研究提供了可能性。笔者从叙述视角、背景、主题、人物、思路发展、基调、结构与韵律等方面比较和对比两首诗,研究其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对两首诗进行深一步的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