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板书,可以看成是知识王国的地图,是课文的骨架,是信息的集成块.但如果我们把一堂优质语文课看成美女,那么语文课板书就应该是美女的"动人明眸".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中,单向的由教师向学生传播知识的这种"注入式"的教学模式仍明显存在.这种模式认为教师讲授是教学过程的核心,它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看成被动的"他组织"而不是主动的"自组织";它把学习过程看成是信息量的积累过程,而不是质的"建构"过程,明显违反了"教是为了发展"、"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些教学的规律、针对"单向一注入式"教学的种种问题,,有必要构建"交流一互动"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一些资料上要求学生解这样一类方程"32÷4x=4".学生中往往出现两种解法,第一种是把原方程看成"32÷(4×x)=4"去解,得x=2;第二种则是将原方程看作"(32÷4)×x=4"去解,得x=0.5.教师要求学生检验方程的解.采用第一种解法的学生,先把4与x的值相乘,得如下检验式:  相似文献   

4.
"变式"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的学生实验教学大多采用"范式"的教育方法,教师把学生看成是接纳知识的容器,从实验原理、操作步骤、数据处理到误差分析、问题讨论,教师均和盘托出"灌给"学生,学生只是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操作,完成实验报告。  相似文献   

5.
上课--下课--休息,这是学校教学的一种有节奏的规律活动.有的教师很爱"拖堂",下课铃响了还要讲三五分钟,多则六七分钟,把讲授时间和灌输知识看成是正比例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马氏文通》语法体系的内部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氏文通>有很多地方确有因袭模仿拉丁文法而牵强附会之处,但更主要的失误并不在于因袭模仿,而是在于语法体系的内部有许多说法上的矛盾之处.在词类划分上,马氏不仅在理论上没能坚持"字无定类"的主张,而且实践上也与"字无定类"的说法相矛盾,特别是"字类假借"的说法,更加明显地暴露了<马氏文通>在词类问题上的矛盾;关于主语,马氏开始把主语界定为主题,后又把主语看成是施事成分;关于谓语,马氏有时把语词看成是和起词(即主语)相对待的句子成分,并把谓语看成是完全的,有时又把谓语看成是与止词相对待的成分,把谓语看成是一个动词;关于句子结构,马氏一方面说"凡句读必有起语两词",一方面又用大量的篇幅论述省略起词之句,甚至承认本无起词之句.  相似文献   

7.
荣维东:我国把写作看做是学生"个人的事",看成是"文本的制作",这就使写作损失了它的内在动机和交流功能,成为一桩苦差事.为何很多人讨厌作文,却喜欢发短信、用网络聊天或者诸如此类活动?二者的显著不同就在于后者具有鲜明的真实交流的机制和功能.  相似文献   

8.
[教学片段] 根据情境图,求小明的房问有多大,学生列出算式3.6×2.8. 师:同学们不妨先估计一下小明房间的面积有多大. 生1:把3.6看成3,把2.8也看成3,3×3=9,把一个数看大了一些,另一个数看小了一些,所以面积在9平方米左右. 生2:把3.6看成4,2.8看成3,4×3=12,把两个数都看大了,所以面积一定比12平方米小.  相似文献   

9.
"双X"类词语的广泛使用是近年来汉语词汇发展变化的一个特殊现象.现在很多学者把一些词语中的"双"看成一个类词缀,认为它有很强的构词能力."双"所构成的词语分别具有名词性、区别词性、形容词性和动词性特征.例如:  相似文献   

10.
"好为人师"是王艮的最大特点。王艮的"好为人师"体现在以教为乐的盼教欲望上,体现在有教无类的广泛对象上,还体现在诲人不倦的精神境界上。王艮之所以毕生孜孜不倦地从事讲学实践,是因为他把为师之道看成积极用世的一种具体表现,把为师之道看成最为重要的救世之道和化俗乡里、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与途径。  相似文献   

11.
定义 如图1,△ADE与△ABC是位似三角形,我们把其中的一个三角形绕点A旋转一个角度如图2,我们把图1和图2这样的两个三角形称为"物、影三角形",即若把其中一个三角形看作是物体,则另一个三角形可以看成是这个三角形的影子.  相似文献   

12.
如果把时下倡导改革和创新的学校看成是一条"高速公路",那么校园里不同形式、不同主题的例会活动,也应和其他管理行为一样成为助其高速运行的"重要设施".因为校园例会本应是即时指导和加强规范各种育人工作的一种管理环节,应该具备极强的针对性和鲜明的主题色彩.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七一"讲话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观点.这集中体现在:把坚持群众观点看成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充分肯定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观点;强调要细心研究和正确看待群众利益,并不断改进和加强党的群众工作.  相似文献   

14.
汉语中"药"的量词有很多,可一直以来,人们把量词的搭配关系看成一种语用习惯,而留学生学习量词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只能靠死记硬背.其实在"习惯"的背后也有一些规律或者"倾向",如果我们研究这种名量搭配现象背后的认知和现实理据,寻找到这种现象背后的规律,并把它运用到教学中去,将对对外汉语教学产生重要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根据"药"的量词的特点,总结出用理据法进行教学,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几年来所收集的题目进行分析和研究,我发现使学生产生计算错误的原因有以下方面:1.视觉错误造成计算错误。一些学生在计算时注意力不集中,急于求成,造成观察不仔细,结果形成对数字、运算符号的感知错误。如把109看成190,把6 6看成6×6,把"除"或"乘"简单地看成"除以"或"乘以"等,从而产生错误。  相似文献   

16.
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崇尚谦虚知礼、卑己尊人,把礼貌看成是道德修养问题而非简单的交际策略.因此,中国人在会话交际时会不惜牺牲"真实"而保全"礼貌".根据汉语言文化有关礼貌的源与流,顾曰国总结了以贬己尊人为第一准则的中国式礼貌原则.基于这种礼貌原则,从语用学角度浅谈了中国人会话中的"言不由衷"现象.  相似文献   

17.
阿尔都塞"总问题"概念具有三重意蕴:总问题是内在的思想整体;总问题是潜在的深层结构和隐性的理论框架;总问题是形成和统摄问题域的思想生产方式.深刻理解"总问题"概念的三重意蕴对我们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不断发问的开放的思想系统,在不断思考和发展中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熟读文本,在理解马克思主义著作的深层结构和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把马克思主义看成内在的思想整体,反对分析目的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意识形态环境,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18.
数学禁忌     
世界上很多国家把"13"看成是魔鬼数字,因此他们在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尽量避免使用这个不吉利的数字。如宴会上不能13个人一桌,不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学课堂中,面对纷繁复杂的数学知识,学生往往以感觉代替分析,把部分看成整体,将现象误作本质,导致他们的思维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  相似文献   

20.
一、善于在话题中挖"金子"话题作文中,有一段或长或短的"提示语"或"要求",同学们要给予特别的关注。那些看似平凡的"提示语"或"要求",其中蕴涵了许多意想不到却又至关重要的东西,同学们不要把它看成仅仅是组成话题的一部分,它有很大的价值,你只要仔细地"读一读"、"想一想"、"敲一敲",就会挖出里面的"金子"。二、拿话题当题目不可取话题作文,一般没有规定题目,大多要求同学们围绕话题,自拟题目。有些同学误认为话题就是题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