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一直在谈的是“性感篮球”!其实“性感”和“性”两词之间也只有一字之差。当更富舶来品色彩的前者最近十年才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并日益变成一种流行时,后者已在人类的文字中存在了几千年。这两个词的内涵差别颇大,但“性感”一词从诞生之日起就与“性”在外延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对NBA而言这种联系更是上升到一种“高度”,罗德曼就曾说过,“NBA一半是性,一半是金钱”,联盟近60年最让人感兴趣的历史中,也无法回避一部NBA球星风流史。NBA球星身边总是不乏美女相伴,就像上期提到的,他们的妻子或情人不是名媛佳丽就是美女明星, 齐天艳福已让普通人欣羡、但这还不够,就像星爷用自己无厘头风格塑造的唐伯虎一样,这些公众眼中的  相似文献   

2.
沧浪 《当代体育》2005,(6):92-92
小时候教师教背成语词典,20年后“就饭吃了”十之八九,“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属幸存的应试教育成果之一。我想,这两句先贤的大智慧中,至少包含着这样一个道理——同表面的东西相比,更深层次的东西更重要。性感NBA也是如此,话题进行了数期,谈了光头、文身、面具……不过仅仅把NBA的“性感”二字理解这些附加的外在元素的层面上,注定是肤浅的;  相似文献   

3.
沧浪 《当代体育》2005,(3):94-95
然而归根结底,狂野靓丽的NBA拉拉队,在球场内外向我们展示的是一种阴柔的女性性感美,但NBA毕竟是地球上最“男人”的运动,当无数镁光灯让古罗马斗兽场的“现代文明版”亮如白昼,地板上疯狂奔跑、挤撞、推搡、嚎叫的那一小搓男人也仿佛在一瞬间都变成了斯巴达克斯,变成了这个星球上最性感的人。他们体格高大,肌肉健硕,浑身野性,绝大多数是黑人,留着光头,光脑门上密密麻麻的汗珠,在灯光的照射下,发出令人迷醉的光泽。据统计,NBA球星有50%以上留光头。在世界上也是最高的。“一毛不拔”,已经成为NBA的最明显的“性感符号”之一。  相似文献   

4.
小时候老师教背成语词典,20年后“就饭吃了”十之八九,“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属幸存的应试教育成果之一。我想,这两句先贤的大智慧中,至少包含着这样一个道理——同表面的东西相比,更深层次的东西更重要。性感NBA也是如此,话题进行了数期,谈了光头、文身、面具……不过仅仅把NBA 的“性感”二字理解这些附加的外在元素的层面上, 注定是肤浅的:性感篮球,也绝对不只是骚首弄姿、摆酷耍帅那么简单,有其更富魅力的内核,语言性感就是一方面。  相似文献   

5.
没有球迷们的呐喊,球星们注定将成为球场上“孤独的舞者”。NBA的性感文化,也是由明星和球迷共同创造的,球迷们同样是“主角”。2004年的NBA中国赛,笔者生平中第一次走进了NBA赛场。尽管这只是一场季前赛,尽管比赛地点是在北京,但在踏入比赛场的那一刻,现场狂野的音乐和球迷呐喊声营造出的火热气氛,还是让笔者震惊不已,那一刻,血管中仿佛突然有一种莫名的东西燃烧,让人在瞬间进入一种亢奋状态。这种感觉,在笔者以前采访CBA等国内联赛赛场中从未遇到,更是过去在电视机前收看NBA比赛中不曾感受到的。  相似文献   

6.
《当代体育》2008,(2):38-39
头箍——带在运动员的头上无外乎两种作用:第一,让长发不至于在比赛中遮挡视线:第二,防止汗水流入眼睛。但就像—些时髦女孩把它视之为潮流恩物一样,现在越来越多的NBA球员也将它升华到“酪”“时尚”甚至”集体主义”的代名词。但我要说的是。头箍在本赛季的NBA似乎又多了一个词形容——霉运。  相似文献   

7.
前言:更爱我们的CBA,还是NBA,这是一个在校园中可以争论很久的话题。将姚明、巴特尔比作我们CBA精烹数年的“满汉全席”不过份,眼下,他们已成为NBA篮球盛宴上的一道特色大餐。而NBA给我们的似乎也能弥补我们的某些遗憾:NBA电视转播眼下正在12家国内电视台热播着;2004年,NBA的季前赛也将落户京城,NBA标志的服装也将穿在球迷身上。NBA就像麦当劳一样,成了你随时可以满足肠胃的“篮球快餐”。对这一切,我突然想问一句:  相似文献   

8.
性感蓝球     
性感NBA,这竟然像一项很神对的使命,足以让我们用一年的时间去踌躇。算不算过分?算不算狂野?算不算是一种盲目的殉道?也许  相似文献   

9.
犯规潜规则     
烙印 《当代体育》2007,(7):54-57
“潜规则”一词,现在很是流行。它是一种区别于表面规则的规则,也是一种不成文的规则,在操作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潜规则”一词兴起于娱乐圈,反映了影视、电视界的交易黑暗面;在大学,“潜规则”反映了高校的“官场作风”。“扩招”乃是注水猪肉;NBA也有潜规则,想犯规,还不想被吹犯规,那么,除非你是大牌,还得是超级大牌,才有行使这个“潜规则”的权力。NBA总裁斯坦恩曾如此解释过关于超级球星受裁判厚爱和优待的根本原因:“球迷总是觉得超级球星得到裁判的优待。实际上是伟大的球员制造了对手的犯规,作为裁判你不得不吹,因为制造犯规的技巧高超。”然而上赛季,NBA调查球员和教练对裁判判罚的结果显示:98%的犯规在球员和教练眼中都是“狗屎”。[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I LOVE THIS GAME !”这是NBA的宣传口号!在大卫·斯特恩加紧推动着他的联盟向全球扩张的今天,随便打开电视,你可以看到不同肤色、不同地域的人们操着各式“土制美语”,对你进行着不厌其烦的“精神轰炸”。今日的小小皮球,也远比当年的飞机大炮更有威力,越来越多人心甘情愿被它俘虏。所以谈性感篮球,也无法回避精彩刺激NBA比赛本身,像球星们的妙语连珠一样,“比赛性感”同样是性感篮球的内核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当代体育》2007,(8):38-40
仅从薪金上讲,NBA球员是世界职业体育中收入最高的群体。在这样一个崇尚英雄的社会,当一名球员被俱乐部寄予厚望时,也许就预示着一个千万富翁的行将诞生。但这同时也造成每年的交易市场上都会传出一些令人捧腹的笑话,总有那么几个“眼大无神”的总经理将“正版水货”请回家,然后让他们在历时近六个月的常规赛中丢人现眼。 作为职业球员,职业素质是必不可少的,没有基本职业道德的球员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球员。有些得到长期高额薪水的球员很窖易出现缺乏斗志的现象。即便打的很差也可以一分不少的拿到薪水,NBA对球员利益的保护反倒给这种人提供了土壤。因为超过联盟规定的“薪金上限”就要上缴奢侈税,所以这种球员是最让球队头疼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潜规则”一词,现在很是流行。年终了,本以为折腾了一年的娱乐圈该平静一阵子了,谁知一盘录像带再次在全国掀起轩然大波,于是潜规则这个词儿一时成为津津乐道的话题。“潜规则”实质就是“暗规则”,是一种区别于表面规则的规则,也是一种不成文的规则,在操作时,只可意会,勿需言传。NBA也有潜规则。观看了一些NBA比赛,了解了一些前因后果,我要说的是,NBA有着自己的严格而细致的规则,而且有着规则表中没有列出的潜规则。这也属于正常,对于一个经营超过半个世纪成功的体育联盟,丰厚的底蕴,成功的开发,肯定会有一些只可意会,不便言传的潜规则:  相似文献   

13.
大小理查森     
在NBA中同姓的现象并不稀奇,尤其是那些常见的姓,例如现在NBA中就有7个史密斯和9个威廉姆斯。但也正因为有些球员同姓,就自然多了几分天然的联系,用中国的俗话来讲“五百年前是一家”。人们也有意无意地以此为纽带,提到其中一人时,其他的自然而然地也等在嘴边了。最近在NBA,有两个同姓理查森的年轻后生同样以过人的才华逐渐崭露头角,甚至也都曾搅得实力了得的西部诸强不得安宁。在联盟  相似文献   

14.
性感足球     
要真正感谢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如果在十年前,你用“性感”这样的词汇去形容一个哪怕和你很熟的女孩子,哪怕你的本意是在赞美对方的外表,想一想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对,你的答案正确:轻则被严加斥责,重则脸上平空生出5个指印,并被那个你一直在暗地里喜欢的女生大骂为“流氓!”,然后一辈子也不和你说话。这怪不得她,社会环境如此嘛。而十年后的今天,当你再用“性感”去赞美一个女孩时,得到的就会是一张灿烂的笑脸和对你的良好印象,哪怕她压根就说不清楚“性感”是什么意思,不过电视里和书上不总是出现这个词吗?那么“性…  相似文献   

15.
人狗奇缘     
观无垠 《当代体育》2010,(22):54-55
其实在美国,狗是一种褒义词。NBA曾有三名球员的绰号是和狗有关的:比如说“大狗”格伦·罗宾逊、“垃圾狗”杰罗姆·威廉姆斯和“疯狗”马克·马德森。基本都是对他们职业精神的褒扬,所以真正的狗在NBA地位不低,也是有道理的。  相似文献   

16.
双塔奇谋     
朝旭 《当代体育》2003,(26):4-11
暖暖而炙热迟袭的六月,NBA总决赛方见鸣金收兵 结果是偏隅美国德州的圣安东尼奥人,用一种“酷毙”式的脸谱笑到了最后——4∶2,近五年内第二次夺得NBA总冠军——一切看起来似乎就像是“数字化”诠释的那般简单。但仔细想想,六场厮杀、悲喜聚散、生旦净末丑和胜负悬念间的种种起起落落,一切精华的高度浓缩却又仿佛在低首回眸中转瞬而逝了。换句话说,我们看球通常  相似文献   

17.
高山 《新体育》2005,(8):24-25
从刚被火箭队选中之时起,姚明就一直受到一些NBA专家们的质疑,有些人的出发点和言辞均超出了善意的范畴。但小巨人很少张口直接反击。他每次都用自己球场内外的良好表现,将这些伸向他的“大嘴巴”堵回去,让他们自惭形秽,并向世人证明,来自中国的“移动长城”,不仅能在NBA立足,还能成为NBA的主流球星,招牌球星。让“巴大嘴”亲驴屁股查尔斯·巴克利球打得确实好,但他那张大嘴巴确实损,被他损过的NBA球星不计其数,其中有著名的奥尼尔、科比、卡特等。他的“大嘴巴”也伸向了姚明。2002年NBA选秀大会上,巴克利负责选秀现场的电视解说工作…  相似文献   

18.
枪炮王国     
《当代体育》2007,(5):85-90
枪缘 ——一把枪与一个NBA球星的缘分故事一向以“投你所好”为己任的电影制片商们,把各种各样的枪支带进了我们的视觉世界,然而NBA中那些球星华丽的“表演”让我们的视觉世界丰富了更多…… 或许枪无法和NBA中的人联系在一起,但有的枪和有的人是“形像意更像”。虽然,我们找了很多理由来解释为什么我们在热爱和平,珍重生命的同时,又对枪支喜爱有加,比如说射击运动的优雅,保卫家园的需要……但是如果严加追问的话,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这各自相矛盾主要是来自枪本身的魅力。不假,本身的魅力,外加出色的身体条件和技术,这就是我要说的NBA里的这些家伙。[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犯规潜规则     
“潜规则”一词,现在很是流行。它是一种区别于表面规则的规则,也是一种不成文的规则,在操作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潜规则”一词兴起于娱乐圈,反映了影视、电视界的交易黑暗面;在大学,“潜规则”反映了高校的“官场作风”,“扩招”乃是注水猪肉;NBA也有潜规则,想犯规,还不想被吹犯规,那么,除非你是大牌,还得是超级大牌,才有行使这个“潜规则”的权力。NBA总裁斯坦恩曾如此解释过关于超级球星受裁判厚爱和优待的根本原因:“球迷总是觉得超级球星得到裁判的优待。实际上是伟大的球员制造了对手的犯规,作为裁判你不得不吹,因为制造犯规的技巧高超。”然而上赛季,NBA调查球员和教练对裁判判罚的结果显示:98%的犯规在球员和教练眼中都是“狗屎”。  相似文献   

20.
性感篮球     
性感NBA,这竟然像一项很神圣的使命,足以让我们用一年的时间去踌躇。算不算过分?算不算狂野?算不算是一种盲目的殉道? 也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