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加强高等师范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智力技能培养是教育改革和发展对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技能培养提出的必然要求。小学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教师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与之相应,培养本科层次小学教师是高等师范教育为适应小学新课改和教师专业化发展而采取的重要决策。随着小学教师层次的提升,小学教师智力技能培养被推到小学教师培养的前台。  相似文献   

2.
小学教师专业与小学教育专业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角度出发,从专业的定义与发展特征着手,阐述了小学教师是一种专业,高等学校设置小学教育专业是小学教师专业成熟的必要条件;并从国内外小学教师培养制度的发展出发,指出高等学校小学教育专业的设置是小学教师培养制度发展的必要要求;最后,从小学教师不同于中学教师、大学教师的专业特征方面,论述了小学教育专业独立设置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以培养小学教师为专门职责,而小学教师从事的是小学教育实践。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的课程设置应当围绕小学教育实践,从小学教育实践出发确定课程目标,以小学教育实践为支撑点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在此基础上,参照小学教育实践要求对课程设置进行评价。唯如此,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才能培养出真正适应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4.
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对象是小学教师。小学教育专业经历了4次嬗变:从初级师范学堂到规范的中等师范教育;中等师范学校举办五年制专科教师教育;正式出现"小学教育"专业名称的本科教师教育;"小学教育"教育硕士的专业学位教育。小学教育专业4次嬗变的内在发展逻辑在于国家对小学教师的需要从数量满足到质量追求,小学教师培养模式从封闭到开放的变革,小学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的专业发展。提升小学教师质量是小学教育专业发展的永恒动力。  相似文献   

5.
加强高等师范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智力技能培养是教育改革和发展对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技能培养提出的必然要求。小学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教师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与之相应,培养本科层次小学教师是高等师范教育为适应小学新课改和教师专业化发展而采取的重要决策。  相似文献   

6.
目前,小学教师培养已纳入高等教育体系。我国小学教师职业专业化呼唤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在培养小学中我们要处理好前瞻性、层次性和现实可能性,综合培养和有所侧重等关系,促进小学教育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小学教师专业与小学教育专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专业的基本特征看,小学教师应该是一种专业。小学教师成为专业的必要条件是在高等学校设置小学教育专业。纵观世界教育发达国家的小学教师培养制度,在高等学校设置小学教育专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教育实际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8.
基于教师专业化的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潮流。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纳入高等教育体系后,必须以教师专业化为目标,探索如何培养适应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本科学历小学教师。我们认为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小学教育的特点,要求小学教师具有更高的专业能力,这是小学教师职业能够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的客观基础,也决定了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特有的专业性质和专业建设的复杂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师范教育和小学教师培养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高学历小学教师的培养由专科向本科层次发展,小学教育专业已成为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正式专业,我国有八百多万小学教师,是国内最大的一个专业团体,维持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小学教育。小学教师是最具专业性的职业,这是由小学教育的性质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小学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水平,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在教育观、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等方面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着重重困难。文章通过界定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概念,分析小学教师的专业结构,针对影响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及存在问题,提出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及对策在于:构建一体化教育体系,实行专业化培养;改革小学教师教育课程,加强小学教育学科建设;加强高校培养小学教师的力度;培养小学教师的科研意识;搭建合作互助平台,打造教师发展共同体。  相似文献   

11.
秦平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25(12):117-120
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和推广,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文章探讨了适应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教师应具备新的素质。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关系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因此,应该加快师范教育改革的步伐,完善实现教师专业化素质培养的途径,推动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基础英语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为适应发展需要,初等教育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的提高显得日趋重要,人们对英语专业师范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更新现代教育理念,改革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课堂内外实践相结合,继续规范技能考核标准,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从而提高英语专业师范生的职业技能.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肩负着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责任的高师继续教育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为满足新课改的师资要求,高师继续教育应依托高等师范教育资源,构建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调整课程设置,实现教学内容职业化;重塑教学模式,实现教师培训专业化;拥有相对固定的师资队伍,建设自己的品牌学科专业。  相似文献   

14.
采用问誊调查方法,对河北北方学院职前数学教师职业认同状况进行了调查,剖析其认同度不高的主要原因,一是对教师职业缺乏必要的了解,二是教师对教育类课程认同度不高。建议高师院校严把学生入学关,不断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加强相关教师与中小学的沟通,增加职前教师教学实践机会。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需要对中小学在职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素质,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进修学校是中小教师培训的主要基地.其培训存在着低效的现状.如何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并找到提高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实效性的策略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心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条件。采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学校咨询研究所编制的调查问卷,通过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全国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72所中小学心理教师队伍现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从心理教师的基本情况、工作开展状况、专业培训制度以及心理教师获得的环境支持四个方面概括了中小学心理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明确心理教师的专业角色、加强专业培训与训练、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与其他科任教师和学生家长的合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方案的灵魂,决定着课程计划的制定,影响着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课程开发要素的确定,明确培养目标是高师专业教育的首要任务。从高师教育的性质、学校办学层次、专业开办院系特点、教育对象需求出发,结合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趋势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反思小学教师普遍存在的素质问题,太原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英语方向)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为:为初等学校培养具有较高教育理论素养、学科素养、实践能力的专业型和复合型优秀英语教师,这些教师应具备未来英语教学所必需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等多方面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8.
刘益春  李广  高夯 《教师教育研究》2013,25(1):61-64,54
师范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校在优秀教师与未来教育家培养方面肩负共同的责任与使命。东北师范大学在总结以往"校-府"合作经验基础上,以"教师教育创新东北实验区"建设为载体,提出并实施了"校-府-校"合作(即"U-G-S")教师教育新模式。三方遵循"目标一致、责任分担、利益共享、合作发展"的原则,在师范生培养、中小学教师培训和基础教育研究等方面协同创新,逐步形成了教师教育发展合作共同体。破解了长期困扰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中的师范生教育实习、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和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难题,为我国新时期的教师教育改革探索出一条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19.
师范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校在优秀教师与未来教育家培养方面肩负共同的责任与使命。东北师范大学在总结以往“校-府”合作经验基础上,以“教师教育创新东北实验区”建设为载体,提出并实施了“校-府-校”合作(即“U-G-S”)教师教育新模式。三方遵循“目标一致、责任分担、利益共享、合作发展”的原则,在师范生培养、中小学教师培训和基础教育研究等方面协同创新,逐步形成了教师教育发展合作共同体。破解了长期困扰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中的师范生教育实习、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和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难题,为我国新时期的教师教育改革探索出一条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20.
“十一五”教师教育工作是立足于中小学校本研修、立足于干部教师专业化发展、立足于教育教学全面质量提高的师资队伍建设的系统工程。作为承上启下,介于区教育行政、政府督导与基层学校之间的业务指导机构,区教师进修学校在区域中小学教师教育工作中应该发挥统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