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金属氧化物(如Fe_2O_3等)被H_2(或CO)还原的化学方程式配平技巧是:先在H_2(或CO)前配上与金属氧化物中氧原子个数相同的系数,然后再配其他分子的系数。 例如:Fe_2O_3 3CO高温2Fe 3CO_2↑ 二、碳氢化合物(如CH_4)与氧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配平技巧是:碳氢化合物中氢的原子个数能被4整除时,碳氢化合物的系数配1,不能被4整除时配2,然后再配其他分子的系数。  相似文献   

2.
下面介绍两种通过实践证明学生容易接受,方法简便而且适用范围较广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第一种,定复杂分子系数为1的方法.例1.Al+Fe_3O_4——Al_2O_3+Fe步骤:1.抓主要矛盾,确定复杂分子式Fe_3O_4(Al_2O_3亦可)前面系数为1;2.根据反应前后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原子个数相等的原则进行配平.配平的顺序写在分子式下面:3.分子式前面不分数,各为能分子式的系数分别×3,使系数都成整数.  相似文献   

3.
例题:己知Fe_2O_3,在高炉中有下列反应:Fe_2O_3+CO=2FeO+CO_2,反应形成的固体混合物(Fe_2O_3、FeO)中,元素铁和氧的质量比用m(Fe):m(O)表示。  相似文献   

4.
第一种,定复杂分子系数为1的方法。例1.Al+Fe_3O_4——Al_2O_3+Fe步骤:1.住主要矛盾,确定复杂分子式 Fe_3O_4(Al_2O_3亦可)前面系数为1。2.根据反应前后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原子个数相等的原则进行配平。配平的顺序写在分子式下面  相似文献   

5.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用待定系数法求得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系数,即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此法对配平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都适用。且学生易于掌握。现列举三例介绍配平步骤: 〔例一〕配平CO Fe_2O_3——Fe CO_2 1.先设上述各物质的系数分别依次为a、b、c、d。则: aCO bFe_2O_3——cFe dCO_2 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数相等得: aC=dC a=d aO 3bO=2dO a 3b=2d 2bFe=cFe 2b=Cb、c、d都用a的代数式表示,则: d=a;b=a/3;c=2a/3; 3.用上述待定系数代入化学反应方程式得:  相似文献   

6.
化学方程式是初中化学教材中一个重要章节,其中又以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最为关键。只有会配平化学方程式,才能掌握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变化和质量关系,从而进一步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量的计算。下面,介绍几种初中常用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供同学们参考:一、观察法这种方法是对一些简单的化学方程式,只需观察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原子的数目,便可以判断怎样添加系数。如:Fe+O2=Fe3O4通过观察便可配平3Fe+2O2点燃=Fe3O4.二、最小公倍数法这是教材中讲解的一种方法。如配平KClO3=KCl+O2时,可按下列方法进行:反应前后氧原子的最小公倍数是6,配…  相似文献   

7.
对于初学化学的同学来说,配平稍有难度的化学方程式往往不知从何下手。笔者就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向同学们作一介绍。一、分析法通过观察找出化学方程式两边比较复杂的物质的化学式,分析其中元素的来龙去脉,配平与此物质有关的化学式系数,再推出其他化学式前的系数。例1配干Fe刀。+CO——Fe+CO。。冯式中的FezO。较复杂.可以看出每个CO分子从Fe。O。分子中夺取1个O原子,生成1个CO。分子,要使Fe。O。分子还原,则需3个CO一_凸_分子,不难得出Fe八十3COededZFe+3CO。。=、比例式法找出在化学方程式一边只出现一次且…  相似文献   

8.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除了课本上介绍的最小公倍数法之外,还有许多方法。这里再介绍两种配平的基本方法。1.观察法(或叫暂定“互”法)观察法配子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步骤为:①假定化学方程式中某一复杂的化学式系数为回;②根据该化学式中的原子个数,按顺序确定其他化学式的系数,如果系数中出现分数,应将分数系数转换成最简整数比。使IJI配平Fo03+CDe-F3+Co。解析假定FfyO3的系数为五,则Fe的系数为2;由于1个FeZO。分子变成Fe原子要失去3个氧原子,而每个CO分子只能得到1个氧原子,因此CO的系数为3,贝uCOZ的系数也为3o配平后…  相似文献   

9.
课本中有几处“↑”应用不当在P110第一行及P130第三行 2CuO C2Cu CO_2 反应物CuO和C都呈固态,而生成物CO_2呈气态,所以CO_2后面应该增加“↑”符号。在P209倒数第五行 CaCO_3CuO CO_2 同理在CO_2后面也应增加“↑”。在P122第二段末 Fe_2O_3 3CO2Fe 3CO_2↑因为反应物中有气态物质CO,生成物里虽有气态物质CO_2生成,在CO_2的后面也不应该用“↑”。第五章第一节课文中指出,凡是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在上述情况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定义中明确指出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在讲授时电解质、非电解质,不是电解质、导体这些概念的区别和关系要讲清楚。它们的关系可用下表表示  相似文献   

10.
配平化学方程式是初中化学重要的基本技能之一,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很多,不同特点的化学方程式可使用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法、观察法等。但面对着化学方程式,到底采用什么方法来配平,常让同学们犯难,怎样又快又正确地配平化学方程式呢?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现就“观察法”配平化学方程式作一简单的总结,并与“奇数配偶法”和“最小公倍数法”进行比较,以帮助同学们找到简捷、正确的方法。请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1)FeS2+O2———Fe2O3+SO2(2)N2+H2———NH3(3)C2H2+O2———CO2+H2O(4)AL+HCL———A…  相似文献   

11.
化学方程式是重要化学用语之一,掌握好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是学习好化学的前提和关键.在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中,其中配平时,常有许多学生产生烦难之叹,为此,这里就教大家几“招”,以解除学习之苦.一、观察法此法用于简单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其方法要点是先找出化学方程式两边原子个数不相等的原子,接着在对应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系数,使反应式两边的这种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然后根据原子守恒的原则,由已确定了的化学式系数依次去推出其它化学式的系数,配平后再将短横线改写为等号.例1配平KMnO4△K2MnO4+MnO2+O2↑解析:通过观察KM…  相似文献   

12.
学生对双水解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般是先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再改写为离子方程式.例如,分别将下列两组溶液混和,写出有关离子方程式.1.硫酸铝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和;2.氯化铁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和. 1.Al_2(SO_4)_3+6NaHCO_3=2Al(OH)↓3_+6CO_2↑+3Na_2SO_4Al~(3+)+3HCO_3~-=Al(OH)_3↓+3 CO_2↑ 2.2 FeCl_3+3 Na_2CO_3+3H_2O=2Fe(OH)_3↓+3CO_2↑+6 NaCl2 Fe~(3+)+3CO_3~(2-)+3H_2O=2 Fe(OH)_3↓+3CO_2↑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此方法存在两点不足:其一,化学方程式不易配平;其二,“水”在方程式中的位置不好处理,什么情况下写,什么情况下不写,不易抓住规律.  相似文献   

13.
初中教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较难配平的化学方程式:Fe2O3+3CO高温↑=2Fe+3CO2的配平的简便方法,以及这类反应的配平都遵循的规律:看氧化物中氧的原子个数是几,就在还原剂前先添计量数几,然后再利用观察法配平,若各计量数有公约数,再化简即可。  相似文献   

14.
运用数学思维设未知数配平化学方程式: 例1 配平化学方程式FeS2+O2高温Fe2O3+SO2 步骤:①找出组成最复杂(组成元素最多、原子个数最多)的化学式。FeS2+O2高温Fe2O3+SO2 ②以最复杂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为1作为起点,配平  相似文献   

15.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本功之一。配平的方法很多,除课本上介绍的最常见的最小公倍数法外,还有四种方法较为常见,现介绍如下,供同学们学习参考。一、观察法这种方法适用于配平简单的化学方程式。其具体步骤为:(l)从化学式比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或反应物)人手,推求出有关各反应物(或生成物)化学式的系数;(2)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系数,再推求其它化学式的系数,完成配平。高温例l配平H。O+Fe——Fe。O。+H,。解析在该化学反应式中,FesO。最复杂,显然,应以Fe。O。为基准人手,它的3个铁原子来自反应…  相似文献   

16.
1.借助铁和铁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掌握铁的反应规律。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Fe H2SO4=FeSO4 H2↑Fe 2HCl=FeCl2 H2↑3Fe 2O2点燃Fe3O4 4CO Fe3O4高温4CO2 3Fe3CO Fe2O3高温3CO2 2Fe摇Fe CuSO4=FeSO4 Cu2.记住反应类型,减轻记忆负担。例如铁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合反应,铁与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反应是置换反应。3.掌握化学反应中铁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规律,防止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出现错误。铁元素常见的化合价有 2价和 3价,当单质铁与酸或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的化合物中,铁显 2价(即置换反应中铁显 2价,或置换反…  相似文献   

17.
配平化学方程式,就是在反应式左右两边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系数,使式子两边的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但是配平时不能改动化学式中各元素符号右下角的小数字。同时,在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中,各化学式前的系数必须是不能再约分的整数。配平的基本方法有:一、最小公倍数法此法适合简单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具体方法是找出反应式两边各出现一次的元素,而且原子个数相差较多的原子,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然后配上系数使式子两边该元素的原子个数等于最小公倍数,再调整有关系数以完成配平。例1配平KClO3-KCl+O2。解析1.应从…  相似文献   

18.
配平化学方程式一般有观察法、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法等,但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对于某些反应,应用上述方法将会产生一些困难。如下列反应: C_2H_2+O_2——CO_2+H_2O (1) KM_nO_4+HCl——KCl+M_nCl_2+H_2O+Cl_2 (2) 遇此,我向学生介绍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即用分数系数作为中间过渡阶段,遂可迅速准确地配平。此法的主要步骤是: (1)找出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最复杂的物质(含元素最多或含原子个数最多的)作为配平的起点,最简单的物质作为配平的终点。 (2)按照上述次序,配平第一种元素时应用整数系数,以后的元素配平时在不更改前面已经配平的元素的前提下,可以用整数的用整数,不能用整数的则用分数系数。 (3)所有元素都配平后,在方程式两边  相似文献   

19.
一、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类型判断的考查例1下列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2Na 2H2O2NaOH H2↑B.Fe2O3 3CO高温2Fe 3CO2C.Cu 2AgNO3Cu(NO3)2 2AgD.2Cu(NO3)2△2CuO 4NO2↑ O2↑解析:四个反应均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所以均为氧化还原反应,但A、C为置换  相似文献   

20.
高中化学(甲种本)第一册第86页,列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2NaHCO_3 Na_2CO_3+H_2O+CO_2↑有人认为该方程式应写为;2NaHCO_3 Na_2CO_3+H_2O↑+CO_2↑笔者认为:这种写法不无道理。H_2O 后的箭头“↑”是不可少的,建议课本中的方程式给予修订。理由是:1.生成物中的箭头“↑”表示该物质脱离了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