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作昕 《山东教育》2005,(21):126-127
一位智者说过,人的一生只在做着两件事:做事与做人。在我看来,人的一生只是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做人,因为做事也是做人。做家长的都希望孩子将来有出息,能有所作为。由于历史的、社会的、个人认识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在如何培养孩子成人的认识上,不少人还存在着一个误区,他们往往只盯住孩子的分数,忽视了对孩子做人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我是小学老师,也是年轻的妈妈。人们都说妈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妈妈的素质有多高,孩子就能飞多高。我深知,教育孩子做人比成才更重要。在孩子很小时,我就非常注重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曾先后去过新西兰好几回。在那里,我注意到了新西兰家长对孩子的一些教育方法给孩子带来了非常好的影响。做事做人要有规矩新西兰的孩子做人做事都比较守规矩,他们都知道,不可与家长无理取闹、发脾气、耍赖;不能顶撞老  相似文献   

4.
我的新时代家庭教育观就是在家庭教育方面,重视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教育孩子要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鼓励孩子找准人生奋斗目标努力学习,教育她如何做人做事,如何与身边人相处,教育她要尊老爱幼,关心弱势群体,我们的亲情陪伴也贯穿了孩子的教育始终.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孩子是一张白纸,在上面画什么对于孩子的将来影响很大,尤其是父母画下的第一笔显得非常重要。一、关于做人我非常相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而且是终生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是无限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著名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  相似文献   

6.
一位智者说过,人的一生只在做着两件事:做事与做人。在我看来,人的一生只是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做人,因为做事也是做人。作家长的都希望孩子将来有出息,能有所作为。由于历史的、社会的、个人认识的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在如何培养孩子成人的认识上,不少人还存在着一个误区,他们往往只盯住孩子的分数,忽视了对孩子做人的教育。目前,不少人对一个孩子的评价是,只要学习成绩好就是个好孩子,将来也会有出息。人们总是对学习成绩处于中下游的学生另眼相看,认为他们要么努力不够,要么资质先天不足;对他们的未来要么信心不足,要么忧心忡忡。学校里评价…  相似文献   

7.
声音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一切都有可能。我在影片中想对孩子讲述的是爱、善、恶、种族歧视、环境保护等。现在电视机里却充斥着为了挣钱而偷窃,或者破坏地球、破坏大自然等内容,作为成年人来讲,我觉得这样宣传非常对不起孩子,给他们留下了这么一个满目疮痍的世界,我希望通过这部影片对孩子说声抱歉。  相似文献   

8.
程小芳 《中华家教》2012,(11):12-13
德国父母在自己如何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的影响,以及对如何在家庭中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等方面都非常重视。他们坚信,家庭在孩子的成才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你并非一定要得第一"德国父母很关心孩子的成绩,但是他们不希望给孩子太大的压力。他们不会把分数看得比孩子、比实力更重要。从另一方面说,德国人比较注重从情感上  相似文献   

9.
齐宝清 《山东教育》2005,(23):123-123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炔提高,孩子的压岁钱也随之水涨船高,孩子过年有一大笔收入,很多家长都想行使一些监护人的权力来监管,而孩子们则对家长任意插手自己的“财物”感到不满,这么多钱孩子如何花呢?究竟如何教会孩子们打理自己的“小金库”,老师认为家长应在把握好给孩子压岁钱数量的同时,对孩子的花钱方式进行指导。用压岁钱学理财、学做人,是家长培养教育孩子的一个极好机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专门开展了别开生面的“我是理财小能手”的活动,  相似文献   

10.
现代家庭中,独生子女居多,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有所作为。很多父母都认识到家庭学习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于是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为孩子创造出优越的学习环境。那么,如何才能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孩子更好地学习呢?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1.
新文 《家长》2005,(10)
斯坦利是《财富》杂志评出的美国500家大公司之一的总裁。他既是一位大公司的总裁,又是一位教子有方的好家长。在培养孩子如何对待金钱和树立理财观念方面,斯坦利提出了一些独特的见解,值得家长参考和借鉴。1.爱心加物质并不够许多父母在生活上对孩子非常关爱,教育孩子做人要诚  相似文献   

12.
阅读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所起的作用显然是勿庸置疑的。阅读,使孩子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阅读让孩子有知、有爱、有情、有德、有义、有信、有为。这正是我们每一位家长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殷切期盼。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引导学生喜爱阅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高振英 《师道》2009,(3):58-58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学有所成,于是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非常积极地培养其学习爱好。但单调枯燥的学习方式往往适得其反,家长应该注意对孩子的培养方式。我认为,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习,既可以做到寓教于玩,又可以消除孩子因学习而引起的精神紧张。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个农村的孩子,通过上学走上了讲台,因此我非常了解农村家长对孩子殷切希望的那种心情,他们都想通过上学这条路,让孩子摆脱祖祖辈辈与泥土为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于是我在第一天走上讲台时,就不断地告诫自己:爱学生,用自己的全部心血来培养和我一样求知若渴的农村孩子.  相似文献   

15.
王琼 《华章》2010,(17)
儿童是未来的希望,是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如何使孩子健康的成长,培养社会中的有用之才,教育是重中之重,因而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以来都受到家长、教育者的重视.孩子的教育不只是幼儿园老师的职责,也是每位家长的重大任务.因此,如何家园同步对儿童进行合理的教育,使孩子健康成长呢?它有哪些秘诀?我结合曾经研读了一些成功家长的教子方法和秘诀,从几方面着手对孩子进行教育,有效地促进孩子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16.
伏建军 《宁夏教育》2009,(12):77-77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家长如何管理好孩子的学习呢?  相似文献   

17.
胡幼玲 《湖北教育》2004,(14):63-63
现在的孩子需要什么?这个问题在我的脑海盘旋良久。现在的城市家庭多为三口之家,孩子个个如心头之肉,掌上明珠。父母为孩子花钱一掷千金,在所不惜。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也极高,希望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识、  相似文献   

18.
现在,一个孩子被四个甚至六个大人所关注,形成了孩子成长的2 2 2(爷爷、奶奶 姥姥、姥爷 爸爸、妈妈)的六合一现象。无论是父母还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希望给予孩子关爱,帮助他健康成长。集百般宠爱于一身的孩子应该得到更好的教育,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父母和老人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出现的分歧:对孩子,你这样要求,我那样要求;对孩子的同一种行为,你加以赞扬,我予以斥责;对孩子的某种要求,你给予满足,我加以限制。老人对孩子溺爱、纵容,父母看不惯,从中干涉;父母对孩子严厉管教,老人则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忍不住进行袒护、加以阻拦,最后引起矛盾冲突,六合一的力量出现了不和谐之音。  相似文献   

19.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我采用了“三自”教育的形式,即学习靠自学,生活靠自理,做人要自觉。学习靠自学。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我的做法是:不陪读。使孩子意识到,学习是你自己的事,上课专心听讲、回家认真完成作业是你的“本职工作”。孩子碰到问题询问父母,父母除了做些必要的解释外,由她自己去请教那不见面的教师:“词典”、“磁带”  相似文献   

20.
很多家长刚过中年就感慨人生无常,动不动就拿自己的不幸去鼓励孩子:“我这辈子没出息,就看你的了。”“我的命不好,我要有你现在的条件,我保准┅┅”等,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到孩子身上,希望自己没实现的理想在孩子身上得到实现。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可以理解,但家长不能因此而忽略自己的形象及孩子的感受。我们知道,家长的语言是有声的行动,家长的行动是无声的语言。家长对孩子来说不仅仅是供养者、监护者,他们还是孩子做人的榜样,行为的表率。孩子们高尚的品德、聪明的头脑、强健的体魄、美好的心灵、勤劳的习惯等都源于家长的教育和影响。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