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英汉词语重叠方式及其修辞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汉语词语重叠都可分为叠音、叠词和叠句三种方式。但英语叠音不多,汉语叠音(叠字)则很常见。至于叠词和叠句,英汉都很常见,且种类繁多,类型相似。词语重叠是英汉共有的一种修辞手段,它用来表示加强语式、说话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节奏感,给内容增添新的色彩,以引起读的注意力和共鸣。  相似文献   

2.
儿童歌谣叠音艺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叠音是儿童歌谣中重要的修辞技巧,具有使用频率极高、重叠形式单纯独特、大量使用普通名词重叠式等艺术特征,和具有和谐音韵、调整节拍、增强语言形象美、酿造稚拙的艺术意境等多方面的修辞功能.从低幼儿童的思维特征、语言习得、文学接受方式等角度,对儿童歌谣中叠音的艺术特征的形成和修辞功能的产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叠音词及其修辞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古今汉语常用的一种修辞方式,叠音被人们广泛运用。叠音词也成为一个数量巨大,同时极具特色的群体。叠音词主要有以下修辞功能:生动形象地描摹事物,创造意境;增强节奏感和韵律美;突出感情色彩等。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叠音词的运用,探索其独特的修辞功能和艺术效果,揭示其语言价值。  相似文献   

4.
利用音节的重叠形式构成的词叫叠音词。恰当地运用叠音词语可以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本文分别从描绘景物、刻画人物、表达情感三个方面入手,具体分析了叠音词所起到的修辞作用,即描绘景物——景物鲜明生动、刻画人物——人物形神兼俱、表达情感——情感真挚动人。  相似文献   

5.
汉语中不少词语可以通过反序重叠的方式在一个语言片段中表示不同的意义和增强修辞效果。文章试从语音、语法、语义和修辞四个方面对汉语词语反序重叠现象的特征及功用进行考察分析。  相似文献   

6.
作为古今汉语常用的一种修辞方式,叠音被人们广泛运用.叠音词也成为一个数量巨大,同时极具特色的群体.叠音这种语言形式是随着文学和语言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的产生和发展是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叠音词具有十分丰富的修辞功能,因此在历代文学作品中被广泛应用.研究叠音词的历史发展原因,以及叠音词的运用表现,我们可以发现其独特的艺术效果,揭示其语言价值,可以使我们对叠音词有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张昭政 《学语文》2004,(2):47-47
为了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有时要把一些词语重复使用,这种修辞方法叫“反复”。但另有一种修辞方法正好与之相对,它在表达同一意思时,着意避免同一词语的重复使用,这便是“避复”。且看例句。  相似文献   

8.
叠音,是两个相同音节的重叠。它通过音节复叠的手段、凭借繁复的音响着意渲染,强化语意,起到摹声、绘形、描状、传情、调节语气、增强音韵等多方面的修辞作用。这种语言现象,不仅在诗词歌赋中广泛运用,也引进凝炼集中,富有表现力的成语中。现以叠音在成语中的作用和结构关系,分别试析如下。(一)叠音在成语中的作用一、叠音在成语中的语义范  相似文献   

9.
所谓叠音就是重叠音节,冈汉语音节和汉字是一一对应关系,故又可称为叠字。汉语叠音基本有三种情况: 1、叠音构词 2、叠音构形 3、叠音组词本文只讨论叠音构词。叠音构词就是重叠音节构成新词,是汉语构词的一种重要形式。任学良《汉语构词法》称叠音构词为“重叠词素造成新词”。欠妥。汉语叠音构词有些是重叠词素,如“爸爸”“妈妈”“馍馍”“花花绿绿”,有些却不属重叠词素,如“寥寥”“赳赳”“翩翩”“黑乎乎”。所以,叫重叠音节似  相似文献   

10.
叠音词作为古今汉语特有的一种修辞方式,在毛泽东诗词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它能增强诗歌语言的节奏感和旋律美,给人以鲜明的感受;可以用来绘声描色,拟物状景,叙事写人,具有一定的表情功能和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能够加强语势,突出语意,渲染气氛。本文试图通过毛泽东诗词中叠音词的运用,探求其独特的修辞功能和艺术效果,展现毛泽东诗歌艺术永恒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黄廖本《现代汉语》认为叠音词是由不成词语素的音节重叠构成的单语素词,叠音词中的每个字都是不表义的音节。本文考察黄廖本《现代汉语》所举叠音词例词,发现它们都不是什么"叠音词",而是由一个语素重叠构成的重叠词,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其之所以致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李司亭  李翡 《语文天地》2008,(11):15-16
叠字又称叠音、重言、叠语、复叠,是一种将字或词重叠起来使用的修辞方法。其使用范围很广,既能摹声、绘景,又有状物、抒情。运用这种辞格,能从不同侧面对内容加以深化,使语言节奏鲜明,音韵流转,和谐悦耳,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3.
叠字又称叠音、重言、叠语、复叠,是一种将字或词重叠起来使用的修辞方法。其使用范围很广,既能摹声、绘景,又有状物、抒情。运用这种辞格,能从不同侧面对内容加以深化,使语言节奏鲜明,音韵流转,和谐悦耳,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西部方言语法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叠音词即较为突出的一例。叠音词有名词、动词、量词、形容词和副词,其中有的属于构词叠音,有的属于句法重叠,有的甚至是特定语言环境下(如民歌中)的偶发现象。本文以词类为经,格式为纬,对上述叠音现象的句法、语义及修辞特点作较全面的考察。  相似文献   

15.
李欣 《文教资料》2013,(21):15-17
词语是构成语言的建筑材料.词语修辞的“巧妙配合”着眼于对所使用的词语加以选择和锤炼.本文分析了词语修辞与语言美的关系,结合汉语实例,论述语言修辞的“巧妙配合”.  相似文献   

16.
贾平凹小说语言个性鲜明,表现力强,除了讲究常见的语言修辞手段以外,在方言熟语的运用以及挖掘旧词新义、词类活用、词语重叠、词语简省、有意繁复等体现汉语特点的语言修辞上,取得了很高成就。  相似文献   

17.
贾平凹小说语言个性鲜明,表现力强,除了讲究常见的语言修辞手段以外,在方言熟语的运用以及挖掘旧词新义、词类活用、词语重叠、词语简省、有意繁复等体现汉语特点的语言修辞上,取得了很高成就.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修辞就是修饰词语”这一理论的自身、在创作实践中的不周遍性的分析,并进而从宏观上探讨修辞之后,认为:修辞的“修”不仅含有“修辞”之义,还含有调整、适用之义;修辞不仅是“修饰词语”,还包括修饰语言、调整语言的技巧。  相似文献   

19.
叠音,过去也叫“复字”或“重音”。它是一种修辞方法,可以润色文字,璀灿文章。精彩的叠音词,更有一种“复而不厌,赜而不乱”(顾炎武《日知录》)的奇特艺术效果,会给人一种“百转千回,绕梁三日”的艺术感受。因此,这种修辞方法一直为古往今来的艺术家们所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20.
广告语的词语修辞手段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语言实际上是“信息传递艺术”,而调动各种词语的修辞手段,例如反义词语的运用,对举鲜明;多义、同音词语的巧用,一语双关;古语词的使用,庄重凝练;方言词、外来词的慎用,增强表现力;变异形式的创用,别具一格等等。则是实现广告语言艺术性的关键,也是增强广告表达效果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