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兴趣是人们爱好某种活动或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本质的思想倾向和意识行动,它可以直接转化为动机,成为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动力.学习有了兴趣,就会有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反之则没有动力和积极性.正如宋代程颐所说:"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正因为如此,我认为: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只要在语文教学中注意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能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他们有一种高涨的波动的情绪从事语文学习,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也能从中轻松地从事语文教学.学生乐学了,对语文科感兴趣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也就不是空话了.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技工学校的基础课,也是一门工具学科。但学生普遍认为来技校读书只要学好专业课就行了,对语文不太重视。其实,语文学不好将给其他课程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如何调动技校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每位技校语文教师不断探索的问题,本文从思想认识、教学内容、课堂氛围等方面探讨提高技校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正语文,作为社会精神的产物,人类文化素质的载体,在日常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主要科目,也是基础科目,只有从小就拥有扎实的语文功底,才能更好地为其他各门学科打好基础,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面对语文学习,首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自主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自觉地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学生对某门学科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就会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这门学科。下面,就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语文学习的兴趣谈谈我的看法。一、抓住时机,调动兴趣  相似文献   

4.
蒲承文 《教育》2013,(3):54-55
长期以来,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相当一部分小学毕业生升入中学后对语文学习感到很不适应,学习兴趣减退,学习质量大幅度下降,久而久之不但语文学不好,而且还会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升入中学后能迅速适应中学学习。  相似文献   

5.
孔子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强调教学要做到使学生“好之”、“乐之”,也就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指个人因对客体的积极的爱好倾向所产生的情绪紧张态度。兴趣也叫求知欲,往往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源泉。一个学生如果对语文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如饥似渴地钻研,就会专心致志地听讲,就会认认真真地完成作业,其学习潜能就会充分地挖掘出来。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浓,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越高,语文成绩就越好。这是无庸置疑的教学规律。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相似文献   

6.
谈谈加强初中语文基本训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是一门工具课,是学好科学知识的基础。一个学生在中学阶段要学习的课程很多,而语文学得好坏与学习其他各科关系极为密切。为了使学生及早掌握语文  相似文献   

7.
教学中语文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学生虽然不聪明,反应也不是很快,但是对语文学习却有着浓厚的兴趣,语文学习成绩也不错;而有些学生虽然思维敏捷,但是由于缺乏语文学习兴趣,导致语文学习成绩不理想。这就说明,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语文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常常为学生不爱学语文而苦扰、忧虑。怎样使学生变厌学为乐学呢?兴趣是学会每门课程的起点和催化剂,“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没有了兴趣,也就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而有了兴趣,人才能产生积极的求知欲望。  相似文献   

9.
何媚秀 《教育》2013,(7):54-55
长期以来,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相当一部分小学毕业生升入中学后对语文学习感到很不适应,学习兴趣减退,学习质量大幅度下降,久而久之不但语文学不好,而且还会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升入中学后能迅速适应中学学习。语文教学存在的四个差异从小学进入中学,是学生们学习生活的一次飞跃,是人生历程中的一次转折。大部分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经过  相似文献   

10.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学好其他学科,日后工作和继续学习都具有重要意义。“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强调的是语文是学习各门学科必须掌握的工具:语文学得好,对学习其他学科会产生积极影响.这一句同时也说明.语文学科对学生来说也是培养和提高文化素质的基础学科.  相似文献   

11.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重 视不够,导致学生对于语言学习兴趣不高。由于语文学科的特 殊性,很多学生花费很多时间也很难看到进步,这就使学生走 入误区,认为语文学与不学一个样,所以学生屮愿花更多的时 间去学习其他学科,也不愿意学习语文,久而久之,语文学习陷 入恶性循环’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也就成了纸上谈兵。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提出"上了初中,孩子的语文成绩为什么不如小学好了"、"为什么孩子进入初中就不听话了"、"相当一部分小学毕业生升入中学后对语文学习感到很不适应,学习兴趣减退,学习质量大幅度下降,久而久之不但语文学不好,而且对民族语言、民族文化丧失兴趣,还会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高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过程在初中,根子在小学"……  相似文献   

13.
李莉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3,27(3):118-119,122
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个困惑,那就是很多学生不知道怎样学习语文,不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甚或认为语文学不学都无所谓.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对语文缺乏兴趣.因此,怎样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需要语文教师认真探讨的一个重要课程题.  相似文献   

14.
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机械重复地练习会让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而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强化剂,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而,在情趣中进行识字教学必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扬学生的主动精神,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会学。一、培养兴趣,让学生“要学”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先导,是产生语文学习动机的主要原因。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就会自觉、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在和谐的教育环境中,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这样,学生的主动性才能充分调动出来。1!建立感情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  相似文献   

16.
技校学生成绩差,厌学是技工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文化理论课,尤其是语文课特别不重视。他们认为语文对将来的就业关系不大,甚至不学语文也没什么关系。由于语文学得不好,给自身文化素质修养的提升和学习其它课程带来了很大的  相似文献   

17.
我们常说,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于学习没有兴趣,就没有记忆,当学生对某件事发生了兴趣,就会全神贯注地用心去做。一个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的学生,会自觉地克服困难,达到预定的目标。而兴趣在于教师引导。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已成为每位小学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正>一、对语文学困生的认识狭义上的语文学困生是指语文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而广义上的语文学困生是指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对学好语文没有信心,同时也没有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学生。语文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有很多,诸如,父母的经济能力和文化水平偏低,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学校教育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于关注考试成绩而忽略语文学习方法和语文底蕴的培养;学生对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成功的催化剂。对于我们语文教师而言,最大的成功就是让学生对语文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得其潜力主动开掘。这样的话,老师就可以教得轻松,学生也可以学得愉快,教学成绩自然会有大幅度提高。那么我们究竟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呢?笔者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就如何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有足够的动力学习,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会提高,课堂氛围也会更加活跃,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也能有所提升。因此,语文教师应重视激发学生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兴趣,积极研究有效的策略,以使语文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