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个教师合格与否首先取决于做人。做一个有情感有爱心的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一个有思想的人,实际上也就做好了一个教师。  相似文献   

2.
自由之门     
正一个逻辑学家去原始森林探险,不小心闯入了一个原始部落,被囚禁于牢狱。部落的族长想给逻辑学家一个求生的机会,提示道:“这里有两扇门,一扇通往自由,一扇通往死亡,你可以打开其中一扇门。每扇门前都站了一个人负责回答你的问题,其中一个天性诚实,一个说谎成性,你只有一次提问的机会,今后的生死由你掌握。”逻辑学家沉思片刻后,向其中一个人发问,便打开了自由之门,从容离  相似文献   

3.
中世纪的哲学家们曾经激烈地争论这样一个问题:一个针尖上能站多少个天使。这当然是一个荒谬的问题,因为世界上不存在天使。但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微科学,却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种可能性:一个小小的针尖上可以容纳一部26卷本的《大英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4.
青春的心灵是敏感的。生活中的一个人、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件事、一个具体的物件、一种声音……学习中,一本书、一篇文章、一个文学形象……都能让你平静的心湖泛起涟漪,甚至涌起惊涛骇浪。让你思绪千载,感慨万千;促你奋进、升华……请以是你拨动了我的心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性文章,立意自定。  相似文献   

5.
中世纪的哲学家们曾经激烈地争论这样一个问题:一个针尖上能站多少个天使。这当然是一个荒谬的问题,因为世界上不存在天使。但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微科学,却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种可能性:一个小小的针尖上可以容纳一部26卷本的《大英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6.
跳跃基因是生物染色体上一些特殊的DNA片段,它们可以从染色体的一个地方跳到另一个地方,也可以从一条染色体跳到另一条染色体,还可以从一个生物体跳到另一个生物体。跳跃基因是如此的超乎寻  相似文献   

7.
正在没人帮忙的情况下,用铝箔做的"小和尚"居然自己会撞钟。真是够稀奇的。你想见识一下吗?实验工具一张铝箔、一块羊毛布、一张旧碟片、一个干的玻璃杯、一个小铃铛、一根铁丝、一截细线、一支强力胶实验过程1.用铝箔做一个"小和尚",使"小和尚"的一只手臂向前伸。再做一个铝箔锤子,用细线将其吊起来。  相似文献   

8.
一个眼神表达一个情感,传达一个讯息;一个眼神改变一种认识,改变一种态度,改变一种人生.而教师的眼睛除了具有上述普通人的眼睛应具有的一切功能外,还是教师教学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学功能.  相似文献   

9.
玉石 《科学大众》2009,(6):28-29
奇特的海上“旅客”——漂流瓶 有一天一只叫宾斯的小老鼠在河边发现了一个瓶子,他打开瓶子一看,发现里面有一封求救信。信上说有一个可爱的小女孩被一个很坏的巫婆骗走了。这个巫婆每天逼她干活,还把她关在一个可怕的屋子里。这个屋子的周围都是水,水中有很多凶恶的鳄鱼。小女孩想逃跑,但是没有一次能成功逃出魔爪。小女孩真希望能有人来救她!  相似文献   

10.
王勤 《科教文汇》2013,(14):159-160
众所周知,在一个班级里,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课题,而一堂课的40分钟对每一个孩子而言都是均等的,怎样在一堂课上使所有的孩子都能有所收获,课前的目标确定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设计一堂课时,要针对不同的孩子确立不同目标,给予不同的评价,才会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接纳课堂,在课堂上愉悦地成长。  相似文献   

11.
格雷 《科技新时代》2009,(10):100-100
记得在几十年前的一次工程开放日上,我曾经看过一个魔术般的演示过程——用一个软金属钻头在一块比它硬得多的金属表面上刻出精细的图案。这一过程被称为电化学加工(EMC),它的原理非常简单,只需要一台钻床、一个电池充电器和一个用于花园喷泉的水泵,你在家里就可以做到。  相似文献   

12.
感动的力量     
感动是什么?感动是一个眼神,是一个手势,是一个微笑,更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一个故事至今使我难以忘怀:20世纪30年代,在德国的一个小镇上,一位犹太传教士,每天早晨总是按时到一条幽静的小路上散步,不论见到谁,他总会热情地打招呼:“早安!”  相似文献   

13.
康永斌 《科教文汇》2008,(36):270-270
从2002年的《英雄》之后,中国电影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大片”时代。年复一年,众多实力派导演创作出一部又一部的“中国式大片”,刷新着一个又一个的电影票房纪录。然而在这些一连串的票房数字之后,隐藏的又是什么呢?今夏的《赤壁》是一个标志?还是一个终结?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4.
《知识窗》2010,(1):62-62
《知识窗》(教师版)倡导的是:“论文人人可写,论文人人爱读,论文篇篇有用”。作为老师和教育工作者,把自己在教育实践中一种深切的体会、一个成功的谋略、一个有益的设想如实写出来,一个学期或者一个学年做一次这样的总结和梳理,  相似文献   

15.
自2007年以来,云南省临沧市严格按照建设一个科普服务站、制作一块科普宣传栏、确定一名科普宣传员、办好一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建立一个农函大培训点、抓好一个示范发展项目、挂钩一个协会帮扶的"七个一"标准的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以农村实用技术普及为切入点,以科普扶农惠农作为工作重心,大力推进科普惠农示范村,  相似文献   

16.
听说过有趣的毛虫实验吗?法国自然科学家们曾经把一群毛虫放在一个盘子的边缘,让它们一个跟着一个,头尾相连,沿着盘子围成一圈。于是,这些毛虫开始沿着盘子爬行,每一只都紧跟着自己前面的那一只,既不敢掉队,也不敢独自走新路。他们连续爬了七天七夜,终于因饥饿而死去,而在那个盘子中央就摆着它们喜欢吃的食物。  相似文献   

17.
《科技创业月刊》2014,(10):12-12
创业的道路是艰辛而苦涩的,在经过了几次失败后,一块神奇的万洁布让我走上了成功之路……一个信息,让我获得一个好产品 我叫谢利军,今年26岁.是湖南永州人。16岁时,我到广东打工,在一个五金厂当一名工人,又脏又累的工作,使我从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完全变成了一个落泊者。  相似文献   

18.
顽强的泥鳅     
正科学课上,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做一个生态瓶,即将少量植物和以这些植物为食的动物放入一个密封瓶中,形成一个人工的微型生态系统。一回到家,我就找来一个干净的玻璃瓶,装上大半瓶水,在水底放一些淤泥,在水面上放一些浮萍,然后把几条小泥鳅放到水中。  相似文献   

19.
游小叶 《科学中国人》2015,(4):30-35,2,1
黄大年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在他的讲述中,我们真正了解了一个科学家,一个"千人计划"科学家,一个战略科学家,不为人知的辛酸与快乐。如同一个国家的发展在一个个体身上的投射一般,那是许多科学家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那也是个人在时代洪流的奔腾中求索与共进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20.
作为科技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形成优秀的心理品质。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影响学生一生的也许就是一句话、一件事、一个道理、一个信念、一种习惯、一段经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