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埔军校是1924年孙中山在苏联和共产党的帮助下创办的,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新型军事院校,为中国革命和国共两党培养了大批军事指挥人员.早期的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办校,所以中国共产党的许多早期的军事将领也都毕业于黄埔军校,本文特别选取介绍几位毕业于黄埔军校的著名中共党员.  相似文献   

2.
沿着黄埔军校旧址院落正中的红砖小路缓步前行,寻找着黄埔军校的史迹,回眸黄埔群英的传奇,试图解开一个个掩藏在历史风云背后的真相。此时,耳边仿佛传来了当年黄埔生的朗朗书声和军事操练声。  相似文献   

3.
云南讲武堂对黄埔军校有重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和云南陆军讲武堂都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军事学校。当然,从影响来说,黄埔军校比云南讲武堂更大,因此有人说云南讲武堂乃“云南之黄埔”。此说虽有一定理由,却难以成立。原因是,云南讲武堂的建立较黄埔军校早15年(云南讲武堂建立于1909年,黄埔军校成立于1924年);而且,很难说黄埔军校对云南讲武堂有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晓莉 《档案天地》2010,(12):38-43,49
中国黄埔军校与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美国西点军校、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同享盛名.在当时被列为世界四大军事名校之一。黄埔军校,是20世纪初中国国民党缔造者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帮助下创办的一所新型陆军军官学校.校址最初在广州黄埔,军校因地而得名。  相似文献   

5.
陈赓与蒋介石.一个是共产党的著名军事将领.一个是国民党的党魁,本无甚干系。但前者曾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后者曾是黄埔军校校长.二者有着无法否定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6.
北宋初年禁军高级将领在地域构成上,深受五代时期地域军事、政治发展惯性的影响,其人员大多出自河北地域。此外,宋初高级禁军将领层中河北军人集团优势的出现与当时河北日益重要的军事、政治地位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7.
《兰台世界》2014,(Z1):150-152
<正>东北讲武堂是张作霖、张学良父子执政东北时期创办的综合性军事学校,与当时的云南陆军讲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以及后来的黄埔军校,并称为民国四大军官学校。从这所学校里,曾走出过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如千古功臣张学良,军事奇才郭松龄,东北军名将王以哲,赫赫有名的中共将领吕正操、马本斋、万毅,著名作家萧军,以及众多  相似文献   

8.
<正>1924年6月,广州黄埔军校举行开学典礼。廖仲恺是黄埔军校国民党党代表,蒋介石是校长。1925年8月,廖仲恺在广州国民党中央党部门口遭人用手枪暗杀,蒋介石得知后痛哭失声。后来,蒋介石在广州黄埔军校设立了"仲恺公园"和"仲恺堂"。黄埔军校1928年3月迁到南京国民党新首都后,蒋介石又在南京军校设立"仲恺堂",1950年,蒋介石  相似文献   

9.
南京博物院收藏民国时期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演习相册,对相册的来历、相册中照片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黄埔军校对中国近代的革命和军事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罗娟 《中国档案》2015,(2):78-79
唐生智是一位颇有影响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也是中国现代军事史上的著名人物,因指挥南京保卫战导致历史对其评价褒贬不一。翻开中国文史出版社《南京保卫战:国民党抗战将领亲历记》一书,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唐生智将军所撰《卫戍南京之经过》一文,这本带有口述史性质的亲历记,因回忆主体人物较多,且身份和角色差异较大,致使对唐生智评价众说纷纭,读者难以从中一窥全豹。那么,历史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呢?本文依据档案史料,试图还原一个真实的唐生智。  相似文献   

11.
王桂英 《档案天地》2012,(11):39-42
(一)黄埔军校,这所创办于20世纪20年代的著名军事学校,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根据全国政协和"黄埔军校同学会"的统计数字,黄埔军校从1924年创办,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6年时间里,涌现出了40名国民党军上将;  相似文献   

12.
1936年,东北抗日联军在烽火硝烟的战争环境中,在广袤的原始森林深处建立了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这所由东北抗联著名将领赵尚志倡导创办的军事学校,在成立的两年里共培养了250余名活跃在东北抗日第一线的优秀指战员,成就了"南有黄埔、西有抗大、北有军校"的传奇美名。在辽宁省档案馆的馆藏中,我们发现了一份《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临时简章草案》[1]1(以下简称《简章草案》)。通过对这份《简章草案》进行解读与分析,我们基本了解了这所红色摇篮的峥嵘岁月。  相似文献   

13.
知道黄埔军校名字的人,恐怕不在少数。但对军校开办之初发生的故事了解的,可说风毛麟角。这里记述的是黄埔军校前期的一些可圈可点的片断……请进来,走出去:“以俄为师”“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也对孙中山以极大的鼓舞。他亲自致电列宁,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充满了无比的喜悦。并恳切希望获得私人接触和通信联系。  相似文献   

14.
1924年6月16日.孙中山下令“联俄”、“联共”创办的“陆军军官学校”.在广州以东20公里的黄埔长洲岛上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产物.也是国共两党军事力量的摇篮.黄埔师生们曾经并肩作战.把鲜血洒在一起.演出了20世纪20年代革命舞台上的英勇一幕。  相似文献   

15.
我国我军历史上第一部现代型专业军事百科全书——《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已在建军节70周年前夕向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 盛世修典是我们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早在1984年,中央军委就部署了编纂《全书》的任务,1986年军委批准了由宋时轮、萧克、张震、梁必业等高级将领和科  相似文献   

16.
作为近代史上的军事名校,黄埔军校成功因素引人深思,学界从诸多层面进行了探索。作为校长的蒋介石和党代表的廖仲恺是黄埔军校最主要的掌舵者,他们之间的关系对军校发展的影响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擢升上将打破了军队的历练年资惯例。4位新晋上将均曾在南京军区担任要职,加之此番军方人士调整和晋衔将领多来自东南战区(南京军区、广州军区),外界据此解读为中国军事战略正在发生变化,解放军将领密集调整是在为习近平亲自操刀的军事改革作铺垫。  相似文献   

18.
《档案与建设》2005,(9):F0002-F0002
1945年9月9日上午,“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典礼”在南京黄埔路陆军总司令部(原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举行。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等递呈降书;接受投降的中国将领代表为何应钦与张廷孟、陈绍宽、顾祝同、萧毅肃。  相似文献   

19.
广州黄埔港、黄埔军校早已妇孺皆知,可是同是黄埔区内的南海神庙,恐怕知道的人不多,近年重新开放的庙会活动,让人们重拾南海神庙的一段辉煌往事  相似文献   

20.
正政治部主任的助手19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正式开学了。孙中山为黄埔军校规定的办学方针是"军事政治并重",军事方面主要由几十名苏联顾问承担,他们既有实战经验,又有相当理论素养,他们制定教学计划、提供最新资料、强调术科教学、亲自示范和教练。他们常常先把中国教官教会,再由他们去教学生,教学质量得到很好的保证。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开始就明显不足。政治部副主任张申府(张崧年)呆了一个月就走了,主任戴季陶不久也去了上海;继任邵元冲是一个封建思想很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