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控加工课程的实践性较强,在实训教学中有必要性引入项目教学法,以强化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完成项目任务,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实现数控加工课程的教学目标。本文对数控加工实训教学植入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价值和实践策略进行分析探讨,期望对培养技能型数控人才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一体化教学是指在一个明确的培养目标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实践有机地融为一体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数控加工工艺学主要包括数控机床概述、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数控加工工艺基础、数控加工用刀具与夹具、数控车削加工工艺、数控铣削加工工艺、数控电加工工艺等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脱节的现象,学生学到的东西不能很好地应用于实践,学习积极性不高,达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针对以上所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在数控加工工艺教学中采用一体化教学。下面谈一谈在数控加工工艺中实行一体化教学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7,(12)
随着新课程教育教学的提出,在《数控加工技术》中不仅祖宗们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实践能力的提升,以此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先分析了技校《数控加工技术》课程教学现状,接着提出了技校《数控加工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策略,以便更好的提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4.
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重要的一个分支,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新技术的不断更新,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技术也紧跟时代步伐,逐步向着更深层次与更高水平方向发展。为了使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技术能够被学生熟练的掌握,必须要加强实践教学,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本文主要从分析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实践教学的意义和现状,对实践教学做出了几点探讨。  相似文献   

5.
赵越 《科教文汇》2012,(9):67-67,76
数控加工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将理论工艺课合一,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以学生作为主轴,以按典型工作教程设置模块,边教、边学、边讲、边做,把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这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精通每一个实践流程。本文首先分析了数控加工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其次,就数控加工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陆玉馨 《科教文汇》2014,(17):152-153
数控加工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各企业的机械制造。数控铣床技术的应用,是未来工厂自动化的发展趋势,所以数控技术人才也越来越紧俏,各职业学校的数控学员也越来越多。数控技术的教学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巩固,更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分析了目前职业学校数控铣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数控铣床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注重教学中的实训实效,对以后职业学校的数控铣床教学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7,(8)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高职教育也在不断改进,以求与社会发展相适应。高职教育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上都进行了创新。数控加工专业是高职院校的重点教学科目,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不断在数控加工教学中得到应用,这对提高数控加工教学效率,提升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数控加工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高校的工程训练中,数控加工技术训练已经成为重点,在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数控设备,提高大学生对数控实习的兴趣和加工技术的掌握,是我们面临的新的课题。就数控实践教学的方法和体会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20,(16)
目前,机械加工的发展逐渐趋于信息化、自动化,其中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技术就体现了机械自动化的发展水平,同时《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也是学习数控技术的主干课程。因此,中职院校需要重视对于未来职业工人的培养,职业教育者也应该重视对于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技术的一体化教学,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做好反思总结,提高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对于实际操作的训练水平。本文联系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技术的教学心得,就中职院校"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技术"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展开探讨,以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张电平 《科技广场》2007,(8):203-204
随着我国工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具有时代特征的数控加工技术迅速发展,企业对数控方面的人才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目前现有的数控加工和数控技术人才远远无法满足制造业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实践能力方面。从数控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和实训教学等方面,结合实际探讨如何加强和提高中职数控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的数控教学中,存在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状况,这就要求我国的高校和中职院校在进行数控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数控实践教学,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数控理论与数控实践操作能力。本文在对现阶段我国的数控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优化我国的数控教学工作问题提出几点对策,以提升我国数控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并为我国的数控实践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是职业院校数控专业必开的一门专业课程,课程理论性与专业性都特别强,要求通过学习可以掌握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程序的编制,并熟练的操作数控车床加工出合格的零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数控仿真软件合理的应用到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教学中,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数控车编程与加工课程因其专业实践操作性强,理论知识抽象,学生投入学习意愿低下,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演示教学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信息化背景下学生的泛在式学习需求,致使教学效果难以达到理想目标。为突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地位,结合学情现状,从组建教师团队、建设教学资源、创设学习空间、应用实际教学四个方面,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新模式,助推数控车编程与加工课程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为高职院校机械制造类课程教学应用提供借鉴与示范。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生产制造领域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数控加工技术的广泛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制造行业的生产效率以及产品的优质比例。当前,我国的各大高校都在着力培养数控加工人才,以便于更好地满足社会生产要求。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注重于理论教学,以至于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弱。文章结合当前数控加工教学现状,探索数控加工实验教学创新。  相似文献   

15.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能力,是机械大类专业的主干课程。本文分析传统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将建构主义理论本课程进行融合,实现教师宏观指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改革。在注重培养实践能力的同时,更着重提高学生工程应用能力。最后探讨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在实际教育教学改革中需注意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学校对学生进行数控实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学习到一定的理论知识和相应的实践操作技能。以往在数控实训教学中的教学方式不仅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学习的成效不大。为了提高学生在数控实训教学中的兴趣和学习效率,项目教学法逐渐被引入到教学中,通过项目实训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15,(23)
数控加工是机械行业新技术,培养数控专业人才可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求。专业课程教学中,除了理论知识教学外,更应该重视上机实训教学活动,综合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本文分析了数控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上机实训教学意义,提出切实可行的实训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18.
数控加工工艺以及编程的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导向是培养个人能力为主要的目标,在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实施了大力度的改革,这次改革在与此类似的课程建设中都起到了积极的模范作用。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改革内容、改革过程以及改革结果做出了详细的研究。在研究时讨论了CDIO课程设计的教学过程,经过CDIO课程的设计能够让学生充分的了解数控加工的流程,并且在学习实践的基础上学习巩固理论知识,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李杰  陈涛  丁继斌 《科教文汇》2011,(28):73-74
校内实训基地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工科高职数控专业的实训教学由于硬件条件所限,严重制约了学生专业实训效果。为解决这一突出矛盾,我们与企业合作,共建生产性数控实训基地:学校提供企业数控加工的相关设备及场地,把企业完整的数控加工过程引入实训教学,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技师和学校指导老师共同分工协作带领学生,使学生在真实的数控加工情境中,参与完整的数控加工过程,不但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和创新能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实训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了改变目前我国教控技能型人才短缺的现状,许多高校纷纷增设了数控技术专业,面对学生多、数控设备少的矛盾,许多学校在数控实践教学环节中引入了数控加工仿真软件进行辅助教学.现以数控加工仿真软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软件在数控实践教学中作用以及应用中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