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钓变脸     
管察 《钓鱼》2013,(7):6-7
坠钩沉底是为了钓底层鱼。坠悬起来后,钩的情况变了,既有两钩卧底,一拖一触,又有下钩触底、上钧离底,两钩离底。与底坠相比,悬坠四种情况都可能出现,而后两种情况是底坠没有的。由此引出的钓离底、钓定层、钓行程、钓一标深等等都是钓手根据鱼情作出的适应性变化:然而以鱼获为追求的野钓、休闲钓即使采用悬坠钓组,也是你中有我,灵活着该怎么钓就怎么钓。  相似文献   

2.
王世国 《垂钓》2003,(5):30-33
无论从鱼获的体形、装备的吨位和钓者所要付出的力气来说,这种钓法都绝对是最粗犷、最雄浑的一种,因为光是扛那些家伙进出钓场,就能累死一群人……  相似文献   

3.
樵歌 《垂钓》2013,(10):33-37
串钩钓饵 海竿串钩钓法不仅钓组简单,钓饵也简洁方便,但是钓者常常面临这种情况——由于没有诱饵,施钓时容易形成“孤零零的几只钩,冷冷清清几粒料,茫茫水中撞大运”的状况。因此,钓者必须在钓饵上做足文章,才能有好的鱼获。  相似文献   

4.
阿牛学钓记     
吴世雄 《钓鱼》2007,(2X):14-15
手竿传统钓之标讯:判读标讯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垂钓者对提竿时机的把握与鱼获量。无论采用“传统钓法”或是“悬坠钓法”,人们都无从观察到水下鱼儿摄食的状况。鱼儿在水底的嗅、拱、碰、撞饵食至吞食钩饵都是通过钓线传导到浮标上的。而这些颤动、抖动、移动、上浮或下沉等讯息,正是垂钓者辨标识鱼,及时扬竿的关键。那么,在诸多信号中,哪些是我们扬竿中鱼的有效讯号呢?下面我们将传统钓法中较为典型的几种有效标讯介绍给初学钓鱼的朋友。  相似文献   

5.
田中文 《垂钓》2006,6(5):22-22
我是1991年开始迷上钓鱼的,但那时只是偶尔玩玩,对于钓鱼的理论并不是很懂,只知道坠子的重量须把浮标完全压入水中。因此,那时根本谈不上灵钝,鱼获也就很少,十次有九次都是空军。看到别人上鱼,还认为是自己的饵不对,从来没有在钓法上想想。后来我买了很多钓鱼方面的书籍,通过学习我才了解一些钓鱼的理论知识,同时还知道有一种不同于传统钓的钓法——悬坠钓。  相似文献   

6.
生活在水库中的鲤鱼,由于水面宽广,相对密度较低,并且由于其生性机警,故一般情况下不易钓获。钓者钓鲤鱼大多用海竿抛远候之或撤大窝近岸守之,“守”和“候”成为垂钓鲤鱼的一般规律。笔者通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发现在雨季采用多点投饵用手竿跑钓鲤鱼的战术,鱼获量大增而且上鱼快、趣味性浓,打破了以往“守”、“候”中的枯燥乏味和鱼获未卜的局面,从而提升了钓鲤的情趣。  相似文献   

7.
萧俊田 《垂钓》2007,7(5):24-26
在放竿池垂钓,饵料是最重要的。哪怕你的钓组、钓技差些都没有关系,只要饵料对路,鱼获肯定会很好。[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刘定龙 《钓鱼》2008,(20):26-27
从技术层面看,竞技钓的基础是台钓,台钓的基本特征是悬坠搓饵底钓,所以也有不少人习惯性地将台钓法称为“悬坠钓法”。需要提出的是,竞技钓法早已不局限于悬坠,这是竞技区别于台钓的一个重要方面。熟练掌握悬坠搓饵底钓技术,无论是钓鱼比赛还是钓鱼休闲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高国祥 《钓鱼》2014,(12):23-25
傍晚收竿时,与小伙子在同一时段垂钓的鱼获相比较,我处于劣势,假设不遭遇小杂鱼的肆虐,也许悬坠钓会胜过他。与蚯蚓对垒无数回,今天首次碰壁,深为汗颜!唯一感到安慰的是,我那几位钓友的钓绩均好于另外几位“穿满钩”钓法的村民。通过与小伙子的比试,感觉他的“半截”蚯蚓钓法新颖、独到,的确有可取之处,只因我多年不钓虫饵,所以没去深思。  相似文献   

10.
王大禄 《钓鱼》2006,(19):14-16
近几年,对一种钓法研究、探讨的深入、持久、广泛程度,悬坠钓当数第一;而悬坠钓灵敏度问题,又是研究悬坠钓问题当中的重点,其时间之长,文章之多,观点之丰,亦当数第一了。这也不足为奇,因为当初谈及悬坠钓时,首先就是从灵敏度问题切入的。认为悬坠钓之所以比“传统”钓先进,就在  相似文献   

11.
张铨 《钓鱼》2008,(16):22-25
大家知道,钓效的好坏、鱼获的多少与钓场、钓位、钓法、钓技、饵料都有关系,而天气的影响则是最大的、第一位的。气压变化和气温变化又是天气变化的两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阿牛学钓记     
吴世雄 《钓鱼》2005,(21):28-29
悬、浮钓鲫鱼:是悬坠钓法中的一项重要技术。这项技术的产生源于人们长期垂钓实践对鱼情的认识。近年来各类大型钓鱼比赛都把钓鲫鱼列入单项比赛成绩,这就更促进了钓鲫鱼技术的提高。随着一大批年青人纷纷加入竞技钓鱼的行列,以尾数论胜负的单项比赛“速钓鲫鱼”技术自然成了人们钻研的课题。而在这项技术发展和完善的同时也催生了拉饵技巧的诞生到成熟,这两者完美的结合及磁性拉饵盘的相助,无疑把悬坠钓法的速度提高到了极致。“悬坠浮钓”技术在调标上也突破了“调4钓2”约束,可以说是“悬坠底钓”的“升级版”。作为初学悬坠钓者,当你掌握了”悬坠浮钓”技术的同时,也等于踏上垂钓其它几种中上层鱼类(鲢鱼、鳙鱼、草鱼、鳊鱼等鱼)技术的新台阶。  相似文献   

13.
黄英忱 《垂钓》2002,2(6):19-22
钓浅、钓深,钓荤、钓素,钓底、钓浮,只有辩证地看问题,才会有好的鱼获。  相似文献   

14.
孙惠德 《中国钓鱼》2005,(11):28-28
随着天气渐渐转凉,鱼儿是越来越难钓了,鱼获也越来越少。但我们江浙一带有一种独特的钓法——“提钓”,却是天寒地冻时鱼获颇丰的有效钓法。  相似文献   

15.
王亮 《垂钓》2002,2(10):61-62
手竿钓鲢已被一些钓友运用得驾轻就熟,动辄便是十几千克、几十千克的鱼获,使得一些不入此门的钓友,惊呼为“高手”,其实这里面的门道概括地说就是:“精选钓位,粗配钓组,香散用饵,因地施钓。”  相似文献   

16.
王大禄 《钓鱼》2006,(18):10-11
(四)悬坠钓在钓鱼运动中的地位 悬坠钓的推广,风靡大陆,加之近几年来把池钓鲫鱼作为全国性钓鱼大赛的主题时,悬坠钓的名声就更响了。一时间,钓界对它的推崇,媒体文章的大肆宣传,名人对它的溢美之辞不绝于耳。对它的评价之高让人头晕目炫,说它是什么“世界一流”钓技、“最佳”钓法,甚至说“悬坠钓”要“颠覆”整个钓鱼,“罢黜百家,独尊悬坠”,从而成为钓鱼运动的“霸主”。  相似文献   

17.
坚持     
肖杨 《钓鱼》2014,(12):1-1
钓鱼需要很多耐心和坚持。想要获得理想的鱼获,钓技与装备是一个方面,而耐心可能是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对于钓鱼人来说,“圆钓心,方钓角,长钓腰”之类的钓鱼秘诀十之八九都了然于心。但真正能够静下心来,一旦看准了一两个窝子,便耐心守候、坚持到底的却不是很多。满沟跑,这里打个窝子,那里打个窝子,最终一无所得或者鱼获寥寥的并不在少数,尤其是对那些初学的钓鱼者来说。  相似文献   

18.
任志新 《钓鱼》2004,(2):19-19
地处浙东三北平原的慈溪,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和杭州湾新区的建设,全市河道整治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能够垂钓的自然水域越来越多。从秋天开始,天天有几十至上百人在这些水域尽情享受垂纶之乐。鱼获也十分可观,天气适宜,钓法得当者鱼获颇丰。现把冬钓这类大水面河道的主要技巧介绍如下,供南方钓友参考。  相似文献   

19.
黄旺意 《钓鱼》2005,(7):14-14
悬坠钓法我在早些年从报刊上就了解了一些,当时还不叫悬坠钓法,都称之为“台钓”。我只知道调4钓2,以饵代坠。在休闲野钓时用了一段时间之后,感觉还不如用十多年的传统七星漂钓法,后来又继续使用传统钓、抛竿钓。真正痴迷上悬坠钓法,还是因为悬坠钓法自身的魅力吸引了我,时间也就在去年的冬季。  相似文献   

20.
王希连 《钓鱼》2004,(18):18-18
近几年来,“台钓”(悬坠钓)在我国很盛行,很多年轻人都鸟枪换炮,不惜投资武装自己。在垂钓中,尤其扬竿上鱼的一瞬间,真是心旷神怡。有人说,“台钓“是年轻人的“专利“,它需要钓者身体壮、视力好、反应灵敏,而老年人各方面都不适应。我认为“台钓”可以在年轻人中风行,同样也可以成为老年人的一种高尚的休闲享受。今年我60多岁了,不久前却迷上了“台钓”。平时,常和一些老同志外出钓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