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称,我国仅有的转基因主粮作物——两个转基因水稻作物的安全证书,以及一个转基因玉米作物的安全证书,在今年8月17日同时到期,研发转基因水稻的华中农大已经向农业部递交续期申请,但过了8月17日节点仍未得到批复。  相似文献   

2.
《今日科苑》2010,(5):83-84
针对去年年底国家农业部首次颁发两种转基因水稻安全证书,汪苹、张济顺等4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递交提案,疾呼目前还没有足够科学手段去评估其风险,应暂缓转基因水稻商品化。不过,作为评审专家之一的黄大防教授,近日回应称,转基因水稻的产业化将不会暂缓,预计3至5年内有望上市。今年两会召开期间,农业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转基因作物研究和产业化发展策略的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我国在转基因作物研发和产业化方面的成就我国的转基因作物研发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目前,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的整体水平在发展中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一些领域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我国是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自主研制抗虫棉技术的国家;我国转基因水稻的研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在我国已经产生了很大的社会经济效益。1999—2001年的3年中,我国种植抗虫棉面积约270万公顷,共少用农药12.3万吨,增产棉花9.6%,每公顷经济效益近2000元。抗虫水稻近两年在湖北、福建等地试种表明,抗虫稻在整个种植季节可基本不施…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最近为两种转基因水稻颁发了安全证书。这两种水稻分别是,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转抗虫基因水稻“华恢1号”及杂交种“Bt汕优63”。证书自2009年8月17日起,有效期为5年。据此,这两个水稻品系将可以在湖北省境内成规模种植。  相似文献   

5.
科宣 《华夏星火》2004,(12):11-14
转基因水稻商业化12月1日,国家农业部的一个会议静悄悄地结束。官方没有公布会议内容,与会也三缄其口。但股民作出了强烈的反应。第二天,一支名为“丰乐种业”的股票涨停。“有人要发财了。”一位业内人士说。刺激股民的,是这样一个强烈的信息:“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化种植转基因水稻的国家。”而“丰乐种业”,被有些股民称为“中国转基因水稻第一股”。  相似文献   

6.
曹田科 《今日科苑》2013,(19):26-27
关于转基因食品的争论,在世界范围由来已久。2013年9月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玉米改良工程中心主任戴景瑞等专家带领20多名网友采摘、品尝转基因玉米,掀起了民众对转基因的新一轮讨论。科普作家方舟子表示,品尝转基因玉米具有科普价值;而广大民众对转基因却仍顾虑重重。那么,转基因食品是否真的吃不得呢?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食品问世已有10多年了,今天,它已被端上普通人的餐桌。但关于转基因食品的争论从它问世起就没断绝过,直到今天还是说不清道不明:转基因——好,还是坏?  相似文献   

8.
《今日科苑》2010,(5):86-89
这次转基因水稻事件舆论的焦点还集中在公众知情权方面。曾参与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转基因生物安全法》的中国政法大学环境法学教授王灿发认为,政府在进行一项决策时,会预料到肯定有支持和反对的声音,为了减少麻烦,也愿意采用低调的做法。中国对转基因的策略其实是  相似文献   

9.
刘卓雅 《今日科苑》2013,(19):22-25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透露,今年7月,61名两院院士联名上书国家领导人,请求尽快推进转基因水稻产业化,再迟缓就是误国。而与两院院士鲜明支持态度相对应的是普通民众对于转基因的食品普遍的怀疑和恐慌。关于转基因的问题已经争论了很多年,然而分歧似乎是越来越大,那么61名院士为何还要上书推广转基因?许多中国民众拒绝接受转基因食品的原因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科学生活》2013,(9):2-3
今年6月13日,农业部批准三种转基因大豆进口,而近期,郎成平在一次访谈节目中谈到转基因时,也列举了一些骇人听闻的研究结论。他提到,2007年,法国科学家证实,世界最大的种子公司美国孟山都出厂的转基因玉米对人体的肝脏和肾脏具有毒性:2008年,  相似文献   

11.
王小莜 《百科知识》2010,(19):17-20
1983年世界上第一种转基因作物诞生于美国,是一种抗除草剂转基因烟草。1996年,美国开始商业化生产:和销售转基因作物。现在,美国、阿根廷和巴西是世界上种植转基因作物数量排名前三位的国家,它们种植的转基因作物面积都超过了1000万公顷(1公顷为115亩)。  相似文献   

12.
转基因水稻     
《科技新时代》2005,(6):108-109
新闻简述:今年4月13日.绿色和平组织发布有关调查报告.宣称他们在湖北等地区发现了未经批准种植的转基因水稻。  相似文献   

13.
《百科知识》2010,(6):1-1
多年来,有关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和商业化问题一直在国内外争议不断。2009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了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和“Bt汕优63”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意味着转基因稻米在中国向商业化生产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这一举措引发了国内科学界、媒体甚至是普通民众的热烈争论。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国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现实情境,结合社会系统论和风险社会理论引入系统信任、风险/收益感知、科技观、传播媒介等系列变量,对重庆、湖北、浙江三省市城镇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调查数据比较国内研发的转基因水稻和进口转基因大豆的公众接受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公众对转基因水稻的接受度比转基因大豆的接受度高,受到更多风险感知等结构因素的显著影响。信任国内转基因研发机构、转基因技术保障粮食安全的收益感知是对这两种转基因作物与食品的公众接受度都有正向显著影响的关键因素。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转基因风险管理要聚焦粮食安全保障、专家系统的信任机制建设和科技观引导。  相似文献   

15.
科技速递     
正前沿抗干旱转基因水稻育种成功水稻是一年水生草本植物,也是世界上1/3人类的主食。日本的一个研究小组公布,他们把植物拟南芥的半乳糖苷合成酶遗传基因植入普通品种的水稻中,成功开发出抗干旱的转基因水稻。进展太空材料用于人体关节置换以色列的一个医疗中心成功地将高分子聚合物构成的太空新材料用于矫形外科手术中,代替  相似文献   

16.
试论转基因植物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6月,中国农业部批准了三种巴西转基因大豆的进口证书,由此,我国公开的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达到82个。与此同时,"登海3686"、"中农大236"、"中农大4号"等转基因玉米品种和3种转基因水稻以及Bt转基因棉花品种在我国国内的违规种植呈蔓延趋势。理论研究和实验都表明释放到自然环境中的转基因植物会对附近的近缘野生种产生遗传层面上的影响,干扰和破坏自然界的遗传多样性,进而可能威胁整个自然生态平衡,由此引发的生态灾难值得我们反思。  相似文献   

17.
神奇羊奶能治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3月19日,国家专利局正式批准了上海转基因研究中心所申请的一项专利:通过转基因奶羊,产出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含有高浓度人类溶菌酶的羊奶。这一消息立即震惊了世界,因为这一成果走在了世界转基因技术的前列。高浓度的人类溶菌酶对治疗人的各类炎症和肿瘤具有特别效果,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个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成果,竟源于科学家对眼泪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水稻是人类最重要的,也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一般来说,我国水稻种植的面积占所有粮食作物的3,10左右,而水稻的总产占所有粮食作物总产的1,2,由此,可以看出水稻在我国中保证农村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旨是讲述了转基因水稻种植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刘勇波  魏伟 《百科知识》2007,(11X):23-24
随着20世纪70年代DNA重组技术的问世,通过基因工程操作人为地制造出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新型转基因生物成为可能,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的争论也由此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目前,科学家已经成功培育出一批具有抗除草剂、抗虫和抗病性状的转基因作物。由于转基因作物一般驯化自野生种,因此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它们的亲缘种,  相似文献   

20.
对生物安全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01年墨西哥本土的玉米品种资源受到进口转基因玉米的基因污染。该国是玉米的起源国及品种资源的中心,该事件引起了国际上极大的关注。加拿大转基因油菜造成基因污染早在1998年已有报道。我国是水稻和大豆的起源地,野生近缘种也极为丰富,该两种转基因作物在我国的大面积商业化生产要极为慎重。转基因作物的各种生态风险以及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研究要调动生物工程、生态学、植保、育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等各领域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多学科共同攻关研究,使生物工程这项高新技术在21世纪能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