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是少年儿童教育与自我教育、认识与自我认识的基本途径。通过以身示范,师生共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保护学生阅读兴趣,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人感受;营造多彩的阅读乐园;教会学生如何去阅读;收获阅读的果实,培养学生的阅读恒心;取得家长配合,倡导亲子阅读等方法,可以有效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2.
一、尊重学生的感受和理解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尊重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努力寻求独特的认识、感受、方法和体验,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从而体现出学生的创造精神,这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  相似文献   

3.
阅读是个性化的存为,教师应尊重学生主体,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在阅读中大胆质疑,勇于思辨,课上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教师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独创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倡导“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不以自身的权威给学生绝对的结论,把学生的思维禁锢起来。我们要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在阅读中的体会,促进他们对阅读材料的多元解读,充分尊重他们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  相似文献   

5.
刘英伟 《课外阅读》2011,(10):77-77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在教师、学生和文本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阅读方法,阅读选择、阅读感受,让学生在讨论、讲述、争辩、表演中进行语言训练,在自学、自得中感受阅读的无限乐趣。下面结合我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实际做法谈谈如何让学生快乐地阅读。  相似文献   

6.
纵观阅读教学现状,不少教师对“尊重独特感受”与“文本价值取向”关系处理不当:或者片面强调文本价值取向,画地为界,对学生智慧的火花视而不见;或者片面强调珍视独特感受,漫无目的。对学生认识的偏向置之不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重视文本价值取向,尊重学生独特感受,目的都在于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完善学生的语言系统,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片面强调某个方面都有失偏颇。因此,面对开阔的阅读空间,面对丰富的阅读内容,面对个性化的阅读感悟,教师必须冷静头脑,清晰思路,既要尊重独特感受,也要重视价值引领,从而使学生语言的发展和精神的提升得到和谐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新的阅读教学理念主张尊重学生的阅读自主权,因此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大家自主选择阅读内容,自主运用向读方法,自主发表阅读感受,使阅读成为学生自主探究,有独特感悟和体验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这句话深入人心。一时间,“请你谈谈自己的感受”成了语文教学中最时尚、使用最频繁的语言,课堂上也几乎只留下“阅读——感受——交流”了。  相似文献   

9.
其一,在课堂上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课堂是训练学生阅读技能最好的地方,是教学生学会阅读的主阵地。在精读课文时,应该学生多读、教师少讲,把比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朗读;在略读课文时,应加强默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默读速度和理解水平。在阅读教学中,既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又不能走极端,要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课文的主旨。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往往是多元的。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情感体验以及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存在差异性。因此,我们尊重并珍视这种个性化差异,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个性之花在课堂上绽放。一、留足时间,让学生固守内心独特的阅读感受真正有效的阅读,必须通过学生对书面符号的感知和  相似文献   

11.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语文课程标准》是这样指出的。的确如此,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因为任何他人都无法替代阅读主体的阅读感受。个性的禀赋、素养,时代文化的差异,在阅读过程中会暴露无遗。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挖掘学生的阅读潜能,让学生在心灵深处产生震颤,进而进发个性阅读的火花。  相似文献   

12.
王新祥 《现代语文》2011,(11):118-118
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课外阅读,下面笔者就语文课外阅读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学生阅读兴趣有显著的年龄差异,不同年龄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读物性质有密切关系。教师应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求知欲,因势利导,把他们的阅读兴趣激发出来。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3.
阅读是什么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料梨花开”。目前,个性化阅读浪潮方必未艾,网上输入“个性化阅读”几个字竞有50万篇文章。诚然,个性化阅读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但在个性化闻读实趣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脱离文本.漫无边际的“自由化”阅读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本人拟就阅读的本质和功能,谈谈什么是阅读。  相似文献   

14.
正自课程改革以来,在课内阅读教学方面,广大语文老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如注重教学情境创设,突出朗读教学,尊重学生的阅读选择,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等。但是,还有不少课只关注课文内容的分析讲解,课堂上要么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老老  相似文献   

15.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必须植根于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从而使语文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动力,成为学生的一种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这样的语文学习才有活力,才有生命。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特别重视学生的个性感悟与体验,使学生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标下,当前课堂教学中最流行最时髦的就是“体验型阅读”了。体验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与个体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探究过程的体验,通过角色扮演、角色置换、观察、想象等体验性活动,将学生引向自然、引向社会、引向生活,使学生感受生动的问题情境,丰富他们的人生经历,获得大量的鲜活的阅读信息。  相似文献   

17.
阅读能力是学生的基本功也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由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出发,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加强学生的阅读感受和理解能力的训练,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是达到课标要求“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8.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审美体验过程。面对同一文本,每一个阅读者都会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个性化的意义建构,所以,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尊重学生个人的阅读体验,提倡学生多元解读文本,这样的阅读理念有利于培  相似文献   

19.
统编教材对学生的阅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阅读教学存在要求虚设、引领缺失、学法缺席和忽视个性感受等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精心备课,对课堂可能会出现的阅读状况进行预测,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有效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获得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20.
学生是阅读教学的主体,也是阅读的主体,具有双重身份。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作为读者的阅读体验。语文阅读教学应重视调动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获得真实感受,而非简单地"移植"他人的经验和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