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小学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强,前后知识、新旧知识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因此,教师要从数学知识结构的整体出发,引导学生会用"联系"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那么,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联系"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呢?一、运用前后知识"联系",解决数学问题小学数学教材每一个知识点都处在一定层次的系统中,这样无论从纵向的还是从横向的联系上都出现了教学知识上的先后问题,即有起始教材和后继教材之分。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强,前后知识、新旧知识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因此,教师要从数学知识结构的整体出发,引导学生会用"联系"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那么,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联系"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呢?一、运用前后知识"联系",解决数学问题小学数学教材每一个知识点都处在一定层次的系统中,这样无论从纵向的还是从横向的联系上都出现了教学知识上的先后问题,即有起始教材和后继教材之分。教师在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强,前后知识、新旧知识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因此,教师要从数学知识结构的整体出发,引导学生会用"联系"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那么,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联系"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呢?一、运用前后知识"联系"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小学数学教材每一个知识点都处在一定层次的系统中,这样无论从纵向的还是从横向的联系上都出现了教学知识上的先后问题,即有起始教材和后继教材之分。教师在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要从整体上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后续学习的需求和要求,还有助于学生灵活地运用课堂所讲述的知识内容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班级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以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为主来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立足于教材中的内容,为学生构建全新的教学课堂,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在教师引导下得到有效的提高,促进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整体把握教材知识点之间的本质联系,研究教材编写的逻辑性和系统性,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把教材中的各个知识点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系统连贯、知识成串。教师如果能用整体把握教材的思想去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就能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数学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本文以数与代数中"积的变化规律"为例,提出一些整体把握教材的策略方法,使教学更高效。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当前教师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是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之一。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将数学教材中枯燥、脱离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还原生活实际,取之于学生生活实践并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新版的小学数学课本也正朝这个方向在努力。如何运用新教材,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数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养,是我们不断实践和探索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陈娴 《教师》2014,(25):105-106
正实施新课程改革之后,小学数学教材把单元复习、期末复习从形式到内容都纳入到教材,旨在通过"整理和复习",站在知识整体的高度,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长期以来,数学教师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禁锢,受传统教学习惯、教学方法的影响,虽然教学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  相似文献   

8.
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是新课标对如今小学数学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小学数学的教学要求教师将教材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能够从数学课堂中感知生活,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这才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体验中真正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理论,教师往往对于学生如何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不够重视,这就使得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得不到根本上的提高,所以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更加贴近生活就成为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对小学数学教学"贴近生活"的策略进行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寻求切实可行的方法,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结合学习、生活实践,  相似文献   

10.
“双减”背景下,数学教师十分注重高效数学课堂构建,引导学生高效学习.过去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采取一课一备、一课一讲的单课时教学方法,很少采用单元整体教学方法,知识间联系不佳,碎片化明显,虽然看起来教师在课堂上教授了很多知识,但学生的收获却十分有限.对此,以单元为整体进行教学设计,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融入新知识学习探究中,完善数学知识结构建立,对于学生数学思维、观念发展有积极意义,能全面提升学生数学能力.文章从“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出发,结合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了开展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策略,旨在助力学生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双减”背景,一系列教学措施的变化带给了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变化。对于新时代的教师,在明确自己的职责担当下,要让广大的学生们不仅能获得知识,更能从课堂与日常的活动实践中获取知识,注重在日常课堂知识教学工作中引导学生有自主系统认知掌握知识、主动获取掌握相关知识、灵活整合运用已有知识、善于动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方面的素质能力。而让学习者从数学的教材或者从数学的问题或者是根据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然后能以数学的语言为载体,以数学的思维为基础,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来认知、理解、吸取,这就是数学阅读,因此小学数学阅读在小学数学中具备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知识体系比较庞杂,但是各个知识点间又相互影响,相互关联。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整体教学思想,让学生掌握各个知识点间的关系,从而发现知识的规律,在进行知识的运用时,才可以更加的灵活。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意数学概念、数学规则间的相互联系,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从整体上对学生进行教学。在进行课后练习时,也要注重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让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建立起知识间的脉络。  相似文献   

13.
当前,小学数学教师习惯按照教材单元和课时划分进行教学,忽视关注知识之间、方法之间的联系,缺乏对数学知识的整体化设计。为解决上述问题,教师要树立数学知识整体设计的意识,着眼知识之间、方法之间的联系,做到"左顾右盼""瞻前顾后""融会贯通",基于数学结构化,引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4.
<正>在小学数学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不断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训练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数学问题,体验数学学习的魅力。一、根据小学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提供观察、操作以及实践探索的机会。教师要善于运用课本中的例子做背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如,在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分桃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课  相似文献   

15.
当今的课堂教学在新课程标准的推动和实施下,进行的轰轰烈烈、热头朝天。"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这一话题历来是教师们关心和热衷讨论的话题。对于课堂来说,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师最常见的教学行为,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沟通教师、教材、学生三者间联系的主要方式.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目前使用的教材从概念的形成、方法的归纳、知识的运用等方面已为这方面的教学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但如何运用这些条件,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数学教学更贴近生活实际,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根据新课改理念,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非常重视生活化教学,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认识生活的环境;指导学生自觉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从生活中抽象数学概念,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应用已有学习经验探究生活问题的意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数学技巧的应用等方式进行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展现出来。因此,教师应当基于学生自主学习下而实施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在创设自主学习情景中激发学习欲望,在引导动手自主探索中培养抽象思维,在联系实际生活中培养应用数学意识,在进行知识前后联系完善知识体系建构,从而达到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9.
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小学和初中相接轨的重要阶段,为保证学生拥有初中学习生活的基础条件,需要教师联系生活情境进行日常教学。数学知识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因而学生一定要充分学好数学专业知识,锻炼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发展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践问题方面。教师在开展高年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时,为促使学生形成对小学数学抽象化知识的准确理解,可以应用生活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逐渐在相对熟悉的场景中掌握数学知识。本文主要对有效发挥出生活情境的具体运用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若采用情境教学法,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主动搜集信息解决数学问题,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本文主要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