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使用两部JVC摄像机对爱捷008-D辐射式框架进行定点拍摄,运用直接线性转移 (DLT)方法进行标定框架的三维重构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辐射式框架的控制点数目足够多且在标定空间内均匀分布时,如果控制点张成空间大于并包含被标定对象,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标定精度;如果控制点均匀地分布于被标定对象的内侧和外侧,可以达到的标定精度更好。  相似文献   

2.
在含油气盆地烃源岩油气生烃动力学模型公式中,动力学参数的标定问题在数学上可转化为一个约束优化问题。若使用传统的数值优化方法求解此问题存在如下问题:第一,严重依赖初值的选取,如果初值选取不当,就会造成不收敛或陷入局部最优达不到全局最优解;第二,计算结果的精度不是很高。文章针对试验数据,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动力学参数进行标定,使用MATHLAB编程实现,并且把计算结果与采用传统优化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拟和误差明显提高,而且,很好地解决了初值不好选取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三维运动分析中定标问题的简化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延峰  程刚 《冰雪运动》2007,29(2):60-62
在三维运动分析中,从分析直接线性变换算法(DLT模型)对单摄像机和双摄像机的标定方程出发,利用坐标转换方法得出一种简单适用的简化模型,为解决实践中快速确定三维运动空间坐标问题提供理论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4.
水下三维物空间坐标的重构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水下运动学数据的精度对于游泳项目的技术动作分析十分重要,利用防水摄像装置对标定框架上的有效点在水下和空气中进行三维重构,旨在验证不同测试环境和不同大小的标定空间对水下三维重构精度的影响,为水下游泳的器材研发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方法:2台水下摄像机同步拍摄放置在泳池里的标定框架(2 m×2 m×1 m),标定框架采取2种不同大小的标定空间,分别对同样数目的控制点(12个)和有效点(4个)分别在水下和空气中进行三维重构,重构精度通过4个有效点的均方根(RMS)重构误差来表示,利用DLT算法和ARIEL软件进行标定重构和数字化。结果发现,在整体标定空间控制点的RMS重构误差在X、Y、Z轴上为:(ⅰ)5.60 mm、10.44 mm和3.74 mm(水下),(ⅱ)4.89 mm、4.89 mm和3.96 mm(空气);局部标定空间为(ⅰ)5.29 mm、9.18 mm和3.02 mm(水下)(ⅱ)1.44 mm、1.11 mm和3.25 mm(空气)。结论:由于光线折射不论标定空间的大小,水下三维重构所得到的RMS重构误差都高于空气中的测量,Y轴最为明显;随着标定空间的增大,两种测试环境下的RMS重构误差均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5.
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对运动影像测量方法的误差问题进行了讨论.在总结前人研究结果以及实验测试的基础上,以竞走项目为例,提出了对测量过程中各误差源进行误差合成计算的方法,确定了最后测量结果的误差范围以及各误差源的比例构成.研究结果表明:在平面定机拍摄时,图像边缘处的镜头畸变误差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影响;在立体影像定机拍摄时,标定空间与地面垂直方向的测量精度高于其他方向.误差合成的计算结果表明,平面定机拍摄和立体定机拍摄两种方法的测量精度分别为8.1±8.44 mm和8.05±4.9mm,多数被测点的位移量误差百分比在2%以下.  相似文献   

6.
通过不确定来源分析,建立计算硝酸银滴定液标定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根据各分量的不确定度,最终计算得到滴定液标定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计算结果显示,滴定液的体积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7.
一、助跑起动不积极,节奏不明显原因:起跑时精神不集中;害怕横杆,不敢跑;助跑步点不准。纠正方法:助跑起动时要精神集中,前两步积极后蹬;以绳子、橡皮筋等代替横杆,消除学生怕横杆心理后,再换用横杆;丈量好助跑步点,反复助跑,最后确定适合而准确的步点。二、...  相似文献   

8.
跳远最后两步助跑技术的生物力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跳远是后两步助跑过程中身体重心在三维空间移动研究,揭示跳远最后两步助跑技术的生物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在最后两步助跑中,身体重心的水平过度分别下降3.2%和4.6%,身体重心在垂直方向移动距离分别降低约4%和10%,身体重心在左右方向的移动变化也显示一定特征。  相似文献   

9.
对此前有关影像测量误差的研究成果和结论进行总结,认为影像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为人因误差、环境误差和装置误差等几个方面,并可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类。另外,对确定影像测量精度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主要可分为理论分析法和实验测试法。还对减小影像测量误差的方法进行归纳,消除系统误差的主要方法有:粘贴皮肤标志点法、设置参照点法、周期运动对侧关节点计算法、局部拍摄法以及同步多框架分析标定技术等;消除随机误差的主要方法是对原始数据的平滑。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现场拍摄法、视频图像解析法等对国内、外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助跑步长和速度进行了纵向的整体性研究及横向的层次性研究。研究发现,助跑速度是运动成绩提高的源动力;国外优秀运动员水平越高,助跑最后10m的速度与比赛成绩的相关性就越大;最后两步步长随着竞技水平的提高有增加的趋势,并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在横向上,国外优秀运动员助跑最后两步的速度,随着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增加,呈加速攻板状态,国内优秀运动员在上板瞬间整体呈减速状态;国外优秀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与助跑最后两步步长呈负相关关系,与最后两步助跑速度呈正相关关系,国内优秀运动员助跑最后两步步长与速度匹配的实效性不如国外优秀运动员。  相似文献   

11.
主成分与因子分析在体育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魏登云 《体育科学》2003,23(4):48-51
通过对主成分与因子分析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检测,发现存在3个方面的问题,即误用认知数据;主成分与因子的遗漏现象;评价权重的确定不客观。提出对遗漏因子的检测和处理方法,建议用因子分析结合专家法确定综合评价中的权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系统辨识与优化解算跳深动作颤摆质量模型中力学元件的参数,并结合计算机仿真探讨模型在冲击性动作动力学仿真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将人体简化为1自由度的颤摆质量模型,导出相应的状态方程,将实验所得人体多刚体模型质心于垂直方向上的运动学数据作为输入量,地面垂直反作用力作为比较量,采用n4sid子空间系统辨识方法并结合约束优化方法求解出模型力学元件参数估值,回代模型仿真计算输出跳深动作过程中的垂直地面反作用力.结果:辨识与各种初始条件下仿真所得到的地面力值与实测地面力值的拟合度均可达到80%左右;随跳深高度的增加,模型中力学元件的刚度k与阻尼c的值也呈增大趋势;运动学解析数据的精度对拟合度有较大的影响.结论:基于系统辨识的颤摆质量模型可有效反映人体在受到冲击时整体粘弹性的响应表现,而通过个体实验确定模型内参数的方法,也使得模型在应用时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全站边角后方交会法和极坐标法,根据施工现场条件灵活、快速测定临时控制点坐标,再从临时控制点测定其它水平位移观测点。通过分析交会角、控制基点数目等影响自由设站点精度的因素,以此为基础确定水平观测点中误差,并结合实践工程进行验证,该方法能取得较好的水平位移监测精度,能达到及时反馈信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法,对影响群众体育参与的10个因素进行数据矩阵分析。旨在准确把握中国群众体育参与影响因素和特征。分析确定主成分:驱动因子2个。包括:政府支持和体育发展因子、生活水平与文化素质因子。结果表明,政府支持和体育发展是群众体育参与的基础和保障,生活水平与文化素质影响群众对体育参与的规模与主动性。  相似文献   

15.
游泳技术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林洪 《体育科学》2000,20(2):39-42
通过文献研究以及情报收集,了解国际游泳比赛采用的最新测试方法,结合我国国情,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建立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特点的游泳技术监测系统。该系统运用多台摄像机定点和扫描拍摄运动员的比赛技术,采用同步后处理方法,进行录像解析和数据处理,可以长期跟踪测试运动员的比赛技术参数,能够准确反映运动员的比赛技术和能力状况。它与目前国际上采用的测试方法相比,具有精度类似、费用小、实用性强的特点,同时也符合我国目前的科研条件。  相似文献   

16.
以我国优秀撑竿跳高运动员杨雁盛的技术为研究对象,对其2006-08—2007-08份所参加的各次大赛技术进行跟踪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生物力学测量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选取的主要指标进行运动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杨雁盛最后两步助跑至起跳身体重心水平方向速度损失过大,垂直方向速度增值过大,从而造成起跳垂直分力过大,致使腾起初速度减小,但整体赛次起跳阶段重心腾起角度保持较好,符合撑竿跳高对起跳腾起角的技术要求;步幅和步频基本符合撑竿跳高最后两步步长变化的技术要求;起跳离地瞬间摆动腿髋角偏小,但大小腿折叠角度基本符合撑竿跳高技术要求;起跳点位置偏近是起跳效果欠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法、二维录像测试分析法和数理统计分析法,对我国男子优秀跳远运动员张晓一在第11届全运会跳远决赛中进行了关键运动技术分析和研究。相关的结果和研究结论为:1、张晓一在全运会上助跑速度都超过了10.50 m/s的世界水平,其能力达到了世界级优秀运动员的水平。2、张晓一在全运会上踏板速度能力较好,达到了10.45m/s的水平,起跳瞬间的水平速度较大,而垂直速度不足,导致了起跳角度偏低(只有18°左右),远低于世界优秀远低于水平。这表明张晓一还有较大的成绩提高空间。3、踏板精度对跳远运动员创造优秀成绩提供了良好的必要条件,跳远运动员必须要有精确的踏板精度才能创造优异的成绩。4、跳远运动员最后两步的步长差异不能太大,跑动一定要具有较好的节奏性,后两步步长按照“大→小”的节奏进行。  相似文献   

18.
智能车辆辅助导航技术是智能车辆研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而由视觉图像构成的实时地图又是智能车辆辅助导航的关键之所在,它对于保障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及智能车辆技术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能够实时获取类似的地图的全局视图图像,我们需要三个关键技术.本文首先采用摄像机标定技术,求解智能车辆上多个摄像机的内参数和外参数,进而实现像素坐标和现实世界坐标之间的转换;利用转换后的世界坐标求得相邻图像之间重合的像素坐标,进而将多幅图像拼接成一幅全局视图;然后利用图像逆变换技术,将拼接后的图像变换成一正下视图,这样就构成了以实时地图,达到辅助导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健康生活方式评价体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阐述构建健康生活方式评价体系意义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法、因子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等,分析健康生活方式的内容结构及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及评价标准.实证研究表明,该指标体系能较准确地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健康程度进行判定.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摄影、影片解析及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助跑最后几步的有关运动学参数入手,对跳远运动员后程助跑技术进行研究,认为运动员最后4步助跑步长调整直接影响踏板的准确性,过早调整对准确上板不利;第二标志增加了运动员的视觉刺激,影响助跑的连贯性;最后两步步长差值越小,准确上板的可能性越大;两腿均衡发展是准确助跑的一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