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市场经济条件下辞书出版的宏观监管与市场规范(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辞书出版的管理和宏观调控加强辞书出版的管理和宏观调控是当务之急,具体建议有以下几条:第一,重点项目应实行重点管理。我国辞书事业是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发展壮大起来的。至今,大多数有传世之功的工具书,无不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产物。上文所述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辞源》、《辞海》、《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中国大百科全书》、《藏汉大词典》等莫不如此。新版《辞海》的成功修订,也与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密切相关。因此,国家对于重点的工具书项目,可予以重点扶持与管理,使之尽早上…  相似文献   

2.
一 辞书作为自学和科研的必要工具,历来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被称为“无声的教师”、“没有围墙的大学”。建国以来,特别是十年动乱之后,我国出版了一批高质量的辞书,如《辞海》、《辞源》修订本、《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英汉大词典》等等,大都千锤百炼、精雕细刻,以其高质量赢得了高声誉和高效益,在我国出版界掀起持续升温的辞书热。这股热潮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的辞书编纂事业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应该肯定主流是好的,但也不能忽视有不小的阴暗面。为数不少的一批无知却有胆的人,以为编纂辞书有名有利可图,趋之若鹜,采取不可思议的手段,不断炮制出质量低劣、祸国殃民的辞书。其中最为典型的,当数号称“辞书大王”、“超韦伯斯特”的王同亿接连推出号称“当代中国辞书之最”的《语言大典》以及号称“换代性产品”的《新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大词典》和《新编新华字典》等一批劣质辞书。  相似文献   

4.
整治伪劣辞书,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五年,是中国辞书出版空前繁荣的时期。在这个四分之一世纪里,我国出版了数千种辞书,其中许多种是饮誉全国以至世界的精品,例如《中国大百科全书》、《辞源》(修订本)、《辞海》(修订本各版)、《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新华字典》(1953年初版,迭经修订)、《英汉大词典》等等。但是近年坊间也冒出不少质量低劣的辞书,浊流泛滥。于是,在辞书园地里呈现出良莠混杂、薰莸同在的状况。这些劣质辞书严重败坏了向来备受尊重的辞书的声誉,扰乱了图书市场,传播了错误的信息,干扰了读者的求知欲以至毒害…  相似文献   

5.
一在1980年11月召开的《汉语大词典》第二次编委会上,时任中国语言学会会长的吕叔湘先生对辞书事业作了精辟的论述:"词典工作大有可为,夸大一点说,是不朽的事业。……要说搞‘名山’事业,那就只有搞词  相似文献   

6.
当我们今天仍无时不受惠于前人集数代之功而成的《辞源》、《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等著名辞书带给我们的权威、标准、规范的力量以及一个大国、一个文明古国在语言文字上应有的尊严和荣光时,我们不由惭愧于当下辞书出版界的混乱和无序。日前新闻出版总署在“2003年辞书专项质量检查”工作中查处了19种不合格辞书,可以说是以政府行为明确向伪劣辞书提出了宣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伪劣辞书”并非指非法出版物或盗版出版物,而是一些正规的出版社出的辞书,…  相似文献   

7.
21世纪将进入知识经济和信息的时代,各行各业对知识的渴求将比任何一个时代更加全面和迫切,知识的更新速度也将比过去更快速、更彻底。辞书作为学习和求知的工具,被人们称为随身携带的老师,必将更加受到大众的关注,辞书也将发挥它无与伦比和不可代替的作用。广大辞书工作者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自己的任务,编出更多更好的辞书满足人民的各种需要,为国家的现代化和民族的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辞书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彻底改变了我国辞书编写和出版的落后面貌。《中国大百科全书》、《汉语大词典》、《汉语大…  相似文献   

8.
《汉语大词典》系一部大型的、历史性的汉语语文词典。全书按历史原则编纂,“古今兼收,源流并重”,集古汉语和现代汉语词汇之大成,着重从词语的历史演变过程加以全面阐述;所收条目释义准确,义项完备,层次清晰,文字简练,书证丰富,资料翔实,符合辞书科学性、知识性、稳定性的要求。它的出版,受到了我国语文学界及广大读者的重视和欢迎,是阅读中国古今典籍必备的实用性极强的工具书。“但由于词目浩繁(共收词目约37万条,5000余万字),时间紧迫,疏漏、错误在所难免”(《汉语大词典》前言)。因此,怀着对《汉语大词典》虔诚的尊重,兹将  相似文献   

9.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近期出版了由倪宝元教授主编的《汉语成语实用词典》。倪宝元教授有多部关于成语的著作和词典(有些是合作和主编的)出版,比如《成语辨析》、《成语辨析续编》、《成语例示》、《成语九章》、《成语范例大词典》、《汉语成语辨析词典》、《最新汉语成语词典》等。这部新出版的词典是在1993年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汉语成语九用词典》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增补完成的,增加了1000余个成语条目,改换了原书近1/3的用例,改正了原来的错误,另外还增加了一些新的注释项目。笔者认为,这部词典至少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收条标准比较…  相似文献   

10.
商务印书馆于2000年1月隆重推出了自其辞书研究中心成立以来的首部重点辞书《应用汉语词典》。这部词典是由郭良夫先生任主编,赵克勤、张万起、舒宝璋等三位先生任副主编。词典收单字条目(包括繁体字、导体字)11 400多个,多字条目4万余条,是一部以汉语应用为编写宗旨的中型汉语词典。所谓“应用”,按照《辞源》的解释,是“适应需要,以供使用”。《应用汉语词典》就是为了适应新世纪科技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展、汉语热的持续升温等种种需要,供各方面读者使用、查阅的语文词典。时代的发展,要求语文辞书…  相似文献   

11.
一所大学,正是因为拥有一大批学高德重的大师才更显文化底蕴.朱祖延先生(1922-2011)就是这样一位大师.他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是我国著名的辞书学家、文献学家,曾任湖北大学古籍研究所第一任所长,兼任中国修辞学会第一届副会长等职务,曾获评首批“荆楚社科名家”.他一生主持过多项国家大型文化建设工程.曾编撰《汉语大字典》、《尔雅诂林》、《汉语成语大词典》、《汉语成语辞海》、《引用语辞典》、《引用语大辞典》等,为我国辞书事业作出卓越贡献,获中国辞书协会首届“中国辞书事业终身成就奖”.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国内刊物如林,木秀于林的《辞书研究》双月刊以其10多年来在辞书学和辞书编纂领域不断开拓、创造、深化的业绩,取得了其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 1979年,《辞海》、《辞源》修订出版,《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等大型辞书的编纂也开始走上正途,加速了编纂进程,正在编纂或即将上马的中小型辞书更数以千计。  相似文献   

13.
继承和创新,是辞书编纂的生命力所在,也是语典编纂的生命力所在。兹以同是温端政主编的《中国歇后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一版)和《新华歇后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8年11月第一版)为例,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新华歇后语词典》在立目、释义和开辟"知识窗"上,都继承了《中国歇后语大词典》的一些做法,页又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两部规模最大的汉语辞书——《汉语大词典》和《汉语大字典》的编纂工作,经过六年的艰苦努力,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是工作中的问题也不少。为了使这两部辞书的编纂工作能够加紧进行,《汉语大词典》编写领导小组组长陈翰伯、首席学术顾问吕叔湘、主编罗竹风同志于去年9月8日联名给中央书记处写了《关于加强<汉语大词典>工作的报告》,提出了四点意见:(一)进一步明确《汉语大词典》的重要意义;(二)稳定、充实和提高编写队伍,健全编写组织;(三)编写人员评定学衔、晋级、住房等,要同学校其他教学人员、科研人员一视同仁;  相似文献   

15.
工具书二强 商务印书馆:《新华字典》这部伴随着新中国一起成长发展的语言圣典,培养了老中青几代人,成为人们启蒙教学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和必备的语言工具书。为了使《新华字典》成为世界性的工具书,在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的精心策划组织下,30多位英汉语言学界及辞书编纂界的专家共同翻译编纂了集汉英两种释义于一体的《汉英双解新华字典》,《辞源》、《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和《英华大词典》的修订出版,确立了商务在出版语文工具  相似文献   

16.
中国汉民族语言文字所记录的文献,经过三千多年的历史积累,源远流长,浩如烟海;从中搜集资料而编成的《汉语大词典》(下称《大词典》),规模空前,内涵丰富,代表了二十世纪历史性语文辞书的最高编纂水平。由于《大词典》引用的古今文献面广量大,编纂者考察有关文献的工作头绪复杂,因而在若干问题上难免有一些疏误。如同所有的大型辞书一样,刮垢磨光,不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的出版事业》出版 由新闻出版署主持并组织编撰、审定的《当代中国的出版事业》近日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本书分上中下三册,共计137万字。首卷有毛泽东、朱德,邓小平同志在50年代初关于出版工作的题词。本书由王子野任编委会主任,王益、史育才、林戊荪、刘杲任副主任,出版界、文化界、科学界70多位专家、学者执笔。前署长宋木文为本书写了序言。 《汉语大词典》出齐 《汉语大词典》12卷近日出齐,共收词语375万多条,约5000万字,插图2200多幅,被誉为“我国辞书史上的典范”和“里程碑”。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将在明年三月推出《汉语大词典》的《索引·附录》一卷。  相似文献   

18.
康健 《编辑之友》2011,(10):78-80
《禅宗大词典》(以下简称《禅典》)是在前编《禅宗词典》(1995年荣获首届中国辞书奖)的基础上,经过较大幅度的增补修改而成的,主要收释中国禅宗文献里的重要或常见词语,共有词目8000余条,是一部切实有用的禅宗专科辞书。其中语文条目占2/3以上,亦可视作禅宗文献语言词典。众所周知,禅宗文献  相似文献   

19.
我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部大型汉语辞书《汉语大词典》,在上海、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五省、市的党委和教育、出版部门的领导下,参加编纂工作的几百位同志连续奋战了八年,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198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了《关于加强<汉语大词典>工作  相似文献   

20.
黄潇潇 《兰台世界》2016,(17):11-13
《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是权威性的大型工具书,其收字、释义及列举书证都经过认真考校,达到当今辞书编纂的最高水平,是研究者们参考的重要资料。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出土的秦汉简帛文献可以为《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增补义项、增补和提前文献书证提供帮助,具有重要的辞书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