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2 毫秒
1.
“泉”与钱     
“泉”是古代钱币的别名。钱币称“泉”始于周代,《周礼·地官·泉府》:“泉与钱,今古异名。”“泉府”就是周朝专门管理财政贸易和铸币事务的官府。“泉”字最早出现在钱币上是在东汉末年王莽执政时期。当时,王莽下令废止流通了200余年的五铢钱,先后铸造了“小泉直一”“幺泉一十”“幼泉二十”“中泉三十”“壮泉四十”“大泉五十”  相似文献   

2.
正夜深了,上海博物馆钱币馆里忽然热闹起来,马蹄金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在前面,后面跟着金币、银币、铜币、铁币、铅币等一众金属币,仿佛君王一般巡视着自己的领地。出什么大事了?让我们一同去看个究竟!出场人物介绍天贞银钱号钱票就是我,是道光末年由内务府设立的"五天"官银钱号之一,币文有币值、钱号名、地名、印戳等。  相似文献   

3.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书家辈出,群星灿烂,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其中,中国古代钱币书法成为中国书法艺术长河中的绚丽的花朵,具有独特的书法艺术效果。通过对我国古代各个朝代钱币书法认识,了解各历史时期钱币的书法艺术,认识我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4.
《左传·申之会》"王使往,曰:‘属有宗祧之事于武城,寡君将堕币焉。敢谢后见’"历代学者都对"堕币"及相关纪事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尚无共识。文章参阅了《礼记》"币"的用途,以及对《左传》"堕币"其它记述来看,"堕币"就是致送贽币,是古代两国宾主相见的礼仪。"寡君将堕币焉。敢谢后见",无非是表达了希望见面,并先以"堕币"为由头表达行相见礼的意愿。而这里的"币",则是玉帛等用作两国君主贽见的名贵礼物,而非作为祭币的一般性物品。  相似文献   

5.
古钱币鉴定     
中国古钱币有着300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世界货币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古钱币形状、大小、版别、钱文书体及币材的多样化,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冶金、书法、金石等方面的水平。普及钱币知识,确定文物价值,对于促进钱币的收藏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华夏文明的光辉广被西太平洋地区,中国文化流泽日本尤为深厚,其钱币文化亦受中国深刻影响。日本古代货币史上,除依籍中国铜钱流通的漫长岁月外,仅有前后两次由本国官方自铸钱币的阶段,分别开始于唐代和明代铜钱大量流入日本之后。 以往学术界在中国钱币文化东传及其对日本之影响的研究中,多着重于唐、宋两代有关课题,尚未对明代钱币输入日本的情况及相关问题作探讨。本文专此作简论,抛砖引玉,以求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7.
杜亚泉是近代中国历史舞台上的重要人物。辛亥革命之初,杜亚泉为革命的爆发而欢欣鼓舞,并对其进行热情宣传和介绍,颂扬、支持革命,但在短暂的热情之后,杜亚泉敏锐地发现革命后的中国面临着严重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杜亚泉这一"由热情而理性"的转变,是其认知水平逐渐提升的表现,也是革命本身不足开始显露的重要表征。更为可贵的是,杜亚泉能在短时期里敏锐地发现问题,并积极地去解决问题,针对革命的先天不足,他试图从革命后续的建设中去努力,借此以完善与巩固革命。  相似文献   

8.
在辽阔的内蒙草原,人们建立起一个全国首创的中国历代钱币雕塑园。从最初的贝壳,到刀币、裤币,直到历朝历代外圆内方的铜钱银洋。每一种钱币都是大于实物十几倍的石雕。“钱”这个东西,从来没这么庞大地展现在人们眼前。在我们这样一个曾经崇尚精神,崇尚仗义疏财,崇尚千金散尽还复来,崇  相似文献   

9.
用币是先秦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分为“朝币”、“享币”、“酬币”、“劳币”等几种形态。经迂对礼经本、金和简牍的梳理,说明用礼币制在西周时期便已开始推行,直至战国,甚至西汉前期,还得到广泛地使用。  相似文献   

10.
财迷     
我收集钱币已有两年的时间。第一次对钱币感兴趣是看到妈妈年轻时收集的各国的货币,那么多图案精美的钱币,真让我舍不得还给她。于是妈妈毫无保留地都送给了我。我到比利时旅游时,收集到了比利时和法国的纪念币。比利时币的图案是一位古代的国王,法币的图案是法国女神。在阿姆斯特丹,大学生哥哥、姐姐们知道我是集币迷,一下子送给我好多套荷兰币,这可是中、荷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啊!我的收藏一下子丰富了许多,对集币的兴趣也更浓了。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斐陶斐励学会是18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创建的大学荣誉学会的中国构型,因契合当时学术救国的需要,在20世纪20年代引入中国后就得到各高校的积极响应。在内外交困的社会环境中,中国斐陶斐励学会虽然因民族矛盾和国内矛盾的双重交织而跌宕起伏,但在敦品励学、奖进学术、共谋社会进步的组织文化下,以董事会、全国大会、高校分会为基本组织架构,以《中国斐陶斐励学会章程》及其附则为根本制度遵循,逐步发展为高级学术人才聚集的阵地,书写了中国学术共同体建设史上的华彩篇章。  相似文献   

12.
赵元任不但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语言学家,也是中国最早、当时最有影响的综合性民间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的主要发起人之一。1914年,他在康奈尔大学留学期间,与几位中国留学生一起创立中国科学社,创办《科学》月刊。作为社团领导者之一,他克服资金不足等困难,长期积极参与中国科学社的社务,是中国科学社多项活动的积极推动者和国际学术活动中科学社的主要代言人。作为《科学》早期主要的撰稿人之一,他在《科学》上的作品涉及科学、音乐、语言学、哲学等领域,为以自然科学为主的《科学》月刊增添了许多人文色彩。在赵元任等人的积极推动下,中国科学社在中国现代科学贫瘠的土地上播下了希望的种子,与中国数学、物理、化学、天文、生物、农学、工程等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均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它的活动使科学学术交流机制日趋形成,中国科学日益走向国际学界。  相似文献   

13.
朝贡制度是对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对外交往模式的高度理论概括。目前学术界对此的研究基本分为两个部分:制度本身的研究;在制度影响下形成的中外关系模式的具体论述。朝贡制度对解释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内政、外交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长期以来为学术界所用,同时也是我们进行反思的起点。  相似文献   

14.
顾颉刚先生在其为<崔东壁遗书>所作的长篇序言中,对中国学术传统中世官世畴的王官之学、"良史"和"实录"史学典范、<春秋>义例等编纂体例、"微言大义"与"实事求是"的今古文经学传统等内容均视而不见,认为中国自先秦两汉以来都"缺乏历史观念",完全以"造伪"与"辨伪"一组概念解释中国学术传统,其厚诬古人的不宽容态度以及缺乏理性的治学态度都是不应该出现的.由此而演生的"造伪史"与"辨伪史"的中国学术史的诠释体系也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15.
我国比较教育研究在改革开放30年中取得了重大成绩,学科发展日趋成熟,但是目前仍面临危机。为了应对危机,促进比较教育学科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处理好三种关系。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要凝练学科文化,形成和发展学科传统,建立学科话语,倡导学术诚信,促进学者及研究组织之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16.
罗香林先生的民族史研究成果显著,所涉及的领域包括客家研究、百越研究、东南回族研究、蛋民研究及广东民族研究等多方面。罗香林先生对民族史的学术关怀也正反映了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他所秉持的学术意义上的观点也含有强烈的政治关怀与现实关怀。  相似文献   

17.
茅家琦先生是享有盛誉的著名历史学家。“茅家琦与近代中国研究”学术研讨会的召开旨在传承、弘扬茅先生的治学理念、方法和风格;学习其高尚的人文关怀品格和科学精神。与会学者们认为:茅家琦先生关于中国近现代史领域的学术贡献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以太平天国史研究为代表的传统领域中不断作出新成就;二是开辟了区域城市近代化研究等新领域;三是独具慧眼地把当代台湾研究作为一门学科,从而开创了当代大陆的台湾研究学。茅家琦先生的治学成就深刻体现了其学术思想和品格:致力于人文关怀与科学精神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质科学体制化代表着近代科技移植于中国的一般模式。中国地质科学留学生构成了近代中国地质科学体制化的主体。在中国近代成就卓著的地质学家中,有留学经历的占72%;他们不仅把近代地质科学系统地引入中国和向国外介绍中国的地质地貌,还创建中国近代最早的地质科学社团和研究机构。开展中国地质科学研究和国际学术交流等。1909年成立的中国地学会,是中国第一个地质科学学术团体。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地质科学的发展已经从个人的学术研究,发展成为有组织的学术研究;1913年成立的农商部地质研究所是中国地质事业初创时期的领导机构。科学社团和科研机构的建立是中国地质科学体制化最重要的标志,留学生为中国近代地质科学的体制化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郭沫若是20世纪中国顶级的文化巨匠,也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诗人、作家、戏剧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曾在诸多学术领域纵横捭阖,功绩颇丰,创立了一座又一座不朽的学术丰碑。但建国后他却文风大变,一改往日的学术精神,并大搞个人崇拜,甚至还曾写过一些极端吹捧拍马的文章与诗作。究竟是何原因造成了郭沫若在建国后学术风骨的突变,这背后又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因素。文章从主客观两方面对此问题予以探究,即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与郭氏个人之学术品德,进而着重分析郭氏在建国后的学理思路。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心理学会共召开了4届全国性的学术大会。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对中国心理学会第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编印的《论文摘要集》中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旨在发现中国心理学的变化与发展。结果表明:收录论文数量有较大提高,各领域的研究不断细化;心理学最主要的研究领域是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普通与实验心理学,其次是工业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学校心理学、体育运动心理学、军事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等。研究者使用最多的是实证性的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研究者地区分布从集中在北京地区开始向其它地区扩展,研究者单位主要来自于高等学校和专门研究机构,合作方式主要是单位内部合作。近十年来,我国心理学研究的各领域发展迅速、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性逐步增强、心理学研究的力量不断壮大、心理学研究的国际化水平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