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资本主义各国经过战后初期的恢复和调整,从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的近20年时间,经济出现了高速增长,其速度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故这个时期称为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但自从70年代(即1973年)起,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出现了重大的转折,经济发展呈低速状态,缓慢与停滞的趋势占了上风,由此进入了“滞胀”阶段。那么,怎样认识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滞胀”现象呢?  相似文献   

2.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作为一个战败国,其损失惨重:人口损失2000万,经济损失6500亿美元,本土被美军占领,大量资本被没收,许多工厂被拆除赔款、一时粮食短缺,物价飞涨,整个国民经济陷于瘫痪和濒临崩溃的边缘。经过战后初期的恢复。到1950年国民生产总值仅占资本主义世界第七位。但从1956年至1973年这18年里,日本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平均每年增长率为13.6%,到1968年一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个经济强国。1970年前后,日本已基本上实现了工业现代化。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被称为奇迹,…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贸易年平均增长率高于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繁荣。七十年代以来,国际资本的增长又远超过国际贸易的增长,使世界经济再次出现转型,特别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国际资本运动已成为世界经济变化的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 一、国际资本迅速增长的原因 进入七十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二战后,从五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初,在长达20年代之久的时间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个罕见的经济高速度增长的“黄金时代”。如1953—1973年间,美、英、法、西德和日本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5%、3.0%、5.2%、5.9%和9.8%。但是,从七十年代初开始,特别是1974—1975年世界性经济危机之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陷入了“滞胀”的困境,转入低速增长时期,1974—1984年,上述五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下降为2.2%、0.9%、1.9%、1.5%和3.4%。从上面两组数字可以看出,1974—1983年十年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大约相当于前一时期的1/3。国民生产总值或工业产值增长率的降低,加剧了资本的过剩,过剩资本的存在,导致资本输出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从而使国际资本迅速膨胀。  相似文献   

4.
战后由于世界上出现了第二次科技革命和其它种种原因,资本主义经济从50年代初至70年代初得到了比战前更为迅速的发展。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称这个时期为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1973年末,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为期二年的、战后最为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从此资本主义的所谓“黄金时代”便被长期停滞所代替,“黄金时代”宣告结束。  相似文献   

5.
奇迹之源:儒家学说 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然而,从50年代开始,这块原本奄奄一息、百孔千疮的土地出现了奇迹。1955年到1975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4.3倍,到1980年,国民生产总值已跃居世界第三位,6年之后,超过了苏联。今年3月,德意志联邦银行经济学家预测,在下世纪之初日本将把当了整整一个世纪霸主的美国甩到身后,坐上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的交椅。 日本的经济腾飞,就象当年对珍珠港的奇袭,让全世界瞠目结舌,尤其引起众多学者、经济专家浓厚的兴趣。 有人说,这是由于巨额美元的援助;说,这是从50、60年代那两场战争获得了实惠;有人说,是战后二三十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尚不盛行;也有人说,这得力于当时在美国压力下实行土改  相似文献   

6.
战后日本经济,曾一度处于瘫痪状态,人们受着饥饿的威胁。一九五○年六月美军浸略朝鲜,随之出现了所谓特殊景气,它促进了日本经济的急速恢复和发展,至一九五五年达战前最高水平,开始进入所谓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如一九五一年至一九五五年日本经济平均增长率为8.5%,一九五五年至一九六○年为9.1%①。在一九六○年至一九七○年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整个六十年代,其增长情况尤为显著。如一九六○年国民生产总值,同上一年相比,增长率为13.8%,一九六二年为7%,一九六三年为10.4%,一九六四年为13.2%。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年间,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为12.2%,直至一九七三年战后经济发展的最高峰。  相似文献   

7.
战后日本经济,在1950年美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朝鲜战争后的所谓“战争景气”下,加速其恢复和发展,1955年达到战前最高水平,开始进入所谓“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直到1973年。此时期日本经济的增长率居资本主义世界之前列,年平均在10%以上,其中1960年至1970年即“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期间尤为突出。是什么条件促成这一高速发展呢?我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本文将结合“国民收入  相似文献   

8.
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从1945年到现在,人年均国民收入从20美元增加到1万美元。1955年至1976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五倍。经济增长之快,确实令人惊叹。为什么日本经济能够迅速起飞呢?日本前首相福田纠夫曾经说过,“资源小国的我国,经历了诸多考验,得以短期内建成了今日之日本,其原因在于国民教育水平和教育普及的提高。”一些经济学家估计,在促使日本经济增长的诸因素中,教育和科技所起的作用达55—63%。可见教育对日本经济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要理解日本教育为什么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如此重大的作用,就得从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谈起。  相似文献   

9.
日本战后经济的高速增长已成为战后世界史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尤其是它所创下的连续20年10.3%的增长率更是前所未有的,以致日本经济学家都留重人在其论文中使用了“速度无比的增长──打破了经济学家的常识”[1]来作为论文的第一句话。战后日本这短暂的四分之一世纪的历史,引发了包括日本在内的世界上许多学者对该历史现象的思考,竞相探索日本创造经济奇迹的原因,为此纷纷发表了各自的研究报告,以期揭示其中的奥秘。早在60年代中后期,伴随着日本日益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日本学者就开始尝试分析其原因。池田内阁时期曾在经济企划厅…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五十年代初期到七十年代初期的大约二十年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尤其是日本和西德出现了经济连续高速增长的所谓“经济奇迹”。于是,资产阶级学者感到踌躇满志,争相散布无限乐观的幻想,以为他们已  相似文献   

11.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过十年经济恢复,出现了高速发展,被称为“奇迹”,举世瞩目。日本国民总产值的增长率1955—1960年度是8.5%,1960—1965年度是9.8%,1965—1970年度是11.8%,都高于战前的增长速度,也高于欧美各工业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日本国民总产值在1967—1968年两年中,连续超过法国、英国和联邦德国,跃升到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促成日本工业高速增长的有利因素很多,有人曾指出:“综合起来,可以概括为两句话:日本垄  相似文献   

12.
丁林兴 《历史学习》2001,(12):28-29
第一次高潮是五六十年代日本经济起飞。战后日本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采取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很快使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高速发展。1956至1973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为9.8%,1968年日本一跃而为资本主义世界中第二经济大国。  相似文献   

13.
在战后很长一段时期特别是60年代,日本国民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至70年代初,已由一个战败国迅速跃居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国。与此同时,日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也提高得很快,仅60年代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时期,人均国民收入即由1960年的395美元增至1970年的1,592美元(按市场价格计算),整整提高了三倍。80年代初,日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突破1万美元大关。  相似文献   

14.
资本主义近代化的主体是资本主义工业化,而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板心则是产业革命。日本工业化在近代产业革命中的地位、特点、影响和作用,便是文章所要考察的主要内容。只有这样,才可能把握日本工业近代化运行的基本规律及其历史轨迹,从而使我们对战后日本经济出现的所谓“奇迹”有比较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自 2 0世纪 90年代初期的短暂萧条以后 ,美国的经济进入了持续稳定增长的“黄金时代”。到1 999年底 ,美国经济已经连续增长了 1 0 5个月 ,这是战后以来十分少有的局面。在世界经济普遍低迷的今天 ,美国的经济却一枝独秀 ,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以 1 998年下半年为例 ,美国经济增长率高达 4.9% ,位居发达国家之首。从总量上看 ,1 998年美国的GNP为 74335亿美元 ,约相当于第二位的日本 (51 492亿美元 )与第三位的德国(2 3646亿美元 )相加之和 ,再一次巩固了其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美国经济的高增长 ,并未伴随着通常所应有的高通货膨胀。 …  相似文献   

16.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过十年经济恢复,出现了高速发展,被称为“奇迹”,举世瞩目。日本国民总产值的增长率1955—1960年度是8.5%,1960—1965年度是9.8%,1965—1970年度是11.8%,都高于战前的增长速度,也高于欧美各工业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日本国民总产值在1967—1968年两年中,连续超过法国、英国和联邦德国,跃升到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促成日本工业高速增长的有利因素很多,有人曾指出:“综合起来,可以概括为两句话:日本垄断资产阶级巧妙地有效地利用别人的资本、别人的  相似文献   

17.
据世界银行1992年9月1日公布的世界各国《社会发展指标(1991—1992)》称。从1965年至1990年间,韩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7.1%。居世界第一位。国民生产总值由1963年的23亿美元增加到1992年2940亿美,增长了120多倍。1992年,韩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6749美元。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韩国创造了令世界惊叹的“汉江奇迹”,由一个贫穷、弱小的国家跻身于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其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我作为“中日友好之船”访日团的成员,曾赴日访问近一个月。在日期间,我们考察了工业、农业、科学、教育等方面的情况。我深深感受到,友好邻邦日本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十分重视人的“能力开发”,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人才,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大家知道,日本战后,资源、资金、技术都严重匮乏,经济濒于崩溃。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为什么能在短短二十年时间内创造“经济起飞”的奇迹,国民生产总值在资本主义世界  相似文献   

19.
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与20世纪90年代的停滞,均源自于日式资本主义的半依附性特征。它有三个主要的特征:政治体制上的脆弱性,经济上的依附性,文化价值观上对美国的认同性。这三大特征贯穿于战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全部进程之中,并影响着日本社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日本的经济在1950年美国发动侵略朝鲜战争后的所谓"战争景气"下,加速其恢复和发展,1955年达到战前最高水平,开始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直到1973年,日本经济的增长率居资本主义世界前列,年平均增长率在10%以上,其中1961年至1970年即《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期间尤为突出.促成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育的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