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学们都吃过龙须面吧?如果你仔细观察制作过程,这里还有大学问呢!将面团对折拉1次就拉出2根面,再对折拉是4根面,对折拉3次就有8根……每拉一次,拉出面的根数就是上一次的2倍.细  相似文献   

2.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奇妙的数学题 ,看似简单 ,实际上是意想不到的问题。现列举几例以启发同学们的思维。1、折纸问题例 1 一张数学试卷纸厚约为 0 .0 9毫米 ,如果把它对折2 8次 ,那么此时的厚度有多少米 ?它与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比较 ,谁高 ?一般人可能从想象上回答 :“大约有数米或数十米 ,并且肯定珠穆朗玛峰的海拔要高。”然而这个回答却错了 ,我们不妨来算一算就知道了 :一张纸对折一次有 2张纸厚 ,即 2× 0 .0 9毫米 ;对折 2次有 4张纸厚 ,即 2 2 × 0 .0 9毫米 ;对折 3次有 8张纸厚 ,即 2 3 × 0 .0 9毫米 ;对折 4次有 1 6…  相似文献   

3.
问与答     
《科学课》2004,(3)
问:为什么一般情况下你无法把一张纸对折超过7次?答:在纸的宽度不及其厚度的2倍时,从物理角度就无法再将它对折。你可以用一张报纸试一试。每次对折后纸的厚度就增加一倍,而宽度则减少一半。对折了7次之后,厚度是原来的128倍,而宽度则是原来的1/128,这样就超过了可对折的极限。但假如你的纸足够大足够薄的话,那么它就可以无限地对折。加州一位老师曾让他的学生尝试将一张纸对折12次。一个名叫布丽特妮的学生创造了一个方程式,能计算出一张特定厚度的纸要对折特定次数最少所需的大小。她算出她需要一张1000米长、0.07毫米厚的纸,即描图纸的厚…  相似文献   

4.
路过早餐店,我们常常会被这样或那样的拉面广告所吸引。然而,当你步入店中品尝那正宗拉面细腻香甜的美味时,你是否会想到拉面师傅在制作拉面的过程中却蕴含着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呢?江苏省的一次小学生探索与应用题能力竞赛中就有一道关于拉面问题的趣题:  相似文献   

5.
折叠生命     
吴楠 《大中专文苑》2004,(11):22-23
从一个问题开始-- 给你一张足够大的纸,你所要做的是重复这样的动作:对折,不停地对折.我的问题是,当你把这张纸对折了51次的时候,所达到的厚度是多少?  相似文献   

6.
[案例]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件出示:王大叔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 师:王大叔可以怎么围呢?同桌2人相互合作,把你想到的围法都记下来,等会儿交流. (生进行操作,接着汇报交流) 生:第一种长8米,宽1米;第二种长7米,宽2米:第三种长6米,宽3米;第四种长5米,宽4米,一共有四种围法. 师:你是怎么想的?  相似文献   

7.
一张稿纸厚只有0.08毫米.把它对折,如果一直对折了50次.这叠纸的厚度有多少米?  相似文献   

8.
有这么三道题:1.把一张A4纸对折9次,你需要多长时间?2.在没有人为的情况下,过了一个夜晚,张家的一棵树长到了李家的土地里,这是怎么回事?3.在什么条件下,你可以用肉眼看到当前的银河系?上百人回答了上述问题,但结果非常不理想。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你告诉我,我可能会忘记;你给我看,我可能会记不住;你让我参与,我可能会明白.”在学习“菱形”这节内容时,同学们从“剪纸”开始对菱形进行探究学习,收获甚多.图1如图1,将一张矩形纸“对折再对折之后将一个直角剪下”.观察一下剪下的图形有什么特征?容易看出,它是一个平行四边形.进一步观察,可以得出它是一个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即“菱形”.在此基础上,大家根据自己的观察及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思考、交流“菱形有什么特征”.同学们大胆说,放开说,尽可能地多参与,而且专挑别人没说过的内容说,这样,对“菱形的特征”也就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从一个问题开始——给你一张足够大的纸,你所要做的是重复这样的动作:对折,不停地对折。我的问题就是,当你把这张纸对折了51次的时候,所达到的厚度有多少?一个冰箱那么厚或者两层楼那么厚,甚至珠穆朗玛的高度,这大概是你所能想到的最大值了吧?通过计算机的模拟,这个厚度接近于地球到太阳之间的  相似文献   

11.
折纸的学问     
数学思维训练课上,老师给大家出了一道题:将一个正方形的纸对折两次后,还是正方形。用同样的方法,你能不能将某种形状的纸对折三次,成为图2那样的三角形呢?  相似文献   

12.
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在上“分数初步认识”时有这样一个片段:吴师请学生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方形、圆形纸片,折出自己喜欢的图的1/2,同时与小伙伴交流。孩子们不同的折法表现着1/2,并贴在黑上。不知谁喊了一声:“我折出了圆1/4!”同学们把惊奇的目光投了过,此时的吴老师显得有些激动:“什,你折出了圆的1/4?能把你的折法绍给小朋友吗?”这位同学高高地举手中的圆形纸片,说:“我把它对折对折,就得到了1/4。”吴老师满腔情地鼓励他:“很有创造性!同学们出图形的1/2,你却大胆地折出了/4。你能说说1/4是什么意思吗?”这同学兴致勃勃地讲出了1/4…  相似文献   

13.
联想—转化     
解题时,不仅要会常规方法,而且常需要灵活、变通。问题图1是一个长16米、宽8米的长方形园地,其中充满1米宽的小路,如果你沿着小路的中心,从内部出发,走完这条小路,要走多远?  相似文献   

14.
生命的高度     
如果给你一张足够大的纸,假使可以不停地对折,那么,当你把这张纸对折51次之后,所能达到的高度是多少呢?一台冰箱或者两层楼那么高,这大  相似文献   

15.
上期拉面师傅帮助矮个子实现了梦想,立刻就有人找上门来,他想干什么?求你帮我一个忙!那人满脸堆笑地说,我刚才亲眼目睹了你的非凡功夫,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我想请你也帮我拉一拉!  相似文献   

16.
打对折     
小孩子最喜欢旁听大人们的讲话。有一天,小熊猫耿耿听见黑熊伯伯在与胡狼叔叔聊天,说现在的人呀,真不老实,说话常常不可靠,什么事儿都得打个对折,只有打了对折,才与事实接近。耿耿不懂什么叫“打对折”,就问胡狼叔叔。胡狼叔叔说:“瞧你,学校里没有学过打折吗?打对折就是除以2。人家说4,你只当他2:人家说10,你只当他5。这  相似文献   

17.
在引入对数概念时,我举了这样的例子:把一张厚度为0.2mm的足够大的白纸对折,问对折多少次后,纸的厚度能达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8848米? 有的学生说:我看什么时候也折不成那么高!是这样吗?我引导学生分析列式:  相似文献   

18.
生命的高度     
如果给你一张足够大的纸,你所要做的只是重复这样简单的动作:对折,不停地对折。那么,当你把这张纸对折51次之后,所达到的高度是多少呢?一台冰箱或两层楼那么高,这大概是你能想到的最大高度吧!其实,通过计算机模拟,一张足够大的纸对折51次的高度接近于地球到太阳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数学家刘徽利用"割圆术"得到了比较精确的圆周率的值。如何利用"割圆术"让学生感悟"极限思想"呢?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一、巧用剪纸,操作体会1.提出问题,引发冲突。我们知道,画圆需要定点、定长,还需要借助工具。你能用一张纸,只剪一刀就剪出一个近似的圆吗?2.操作感悟,体会"割圆"(1)对折两次剪一刀成正四边形:先把纸对折两次,形成一个交点,即中心点。  相似文献   

20.
<正>一、猜测——创造"圆"师:一枚硬币掉在离你的右脚2米的地方。在你手中的白纸上有一个红点,这个红点就代表你的右脚。硬币可能在哪呢?用1厘米表示1米,请在纸上画出。刚才我看到同学们都在纸上画出来了。硬币可能有在这里。(课件演示)谁找到这个点了?它还可能在其他位置吗?它会组成什么?(课件依次出示2个点、3个点、4个点、8个点、16个点、32个点,直到连成一个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