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从《辞海》的解释看 ,“怪诞”不等于“荒诞”。怪诞 :离奇虚妄。荒诞 :不真实 ,不近情理 ;虚妄不可信。尽管两个都有一个“诞”(虚妄 ) ,两个词的词义都有“虚妄”的含义 ,但一个强调“离奇” ,突出其“奇异的 ,不常见的”一个“怪”字 ,另一个突出一个“迷乱”的即不真实不尽情理不可信的一个“荒”字。二从两个术语在西方的用法来看 ,“怪诞”也不等于“荒诞”。“怪诞”的用法有两种 :一为本义 ,一指一种审美形态。“怪诞”作为审美形态有着其鲜明的特征。首先 ,它由丑恶与滑稽两种要素组成。雨果把它定义为 :“一方面创造了畸形与可…  相似文献   

2.
“连接”、联结”、“链接”三个词的意思和用法有相同的地方,又有某些方面的差异,不太好掌握,容易混淆。本文对“连接”、“联结”、“链接”的用法作一些辨析,以期能够进一步明晰它们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虚指的“他”的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在现代汉语中有一种虚指用法,它出现在动词后,但既无指代作用,又不是动词的宾语,同常见的作第三人称代词和旁指代词“他”的用法很不相同。通过对“他”的主要用法的历时考察,我们看到,虚指的“他”在唐代产生,它与第三人称代词“他”都是由旁指代词“他”演变而来。“他”的虚化来自于两方面原因。一是由于“他”原本是旁指代词,就词汇意义而言,旁指代词本身有淡化作用;二是由于唐代“他+N”结构的影响,因为后面N的存在,使“他”在表意上成为一个可以忽略的成分,在结构上成为一个悬空成分。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他”开始虚化。  相似文献   

4.
“什么”和“what”在汉语和英语中是最基本的疑问词,它们的用法十分灵活。一直以来,对“什么”非疑问用法的归类并不统一,对“what”的指代作用也未有研究。文章将从“什么”和“what”所指代的对象出发,将其有指用法进一步分类描述:任指、某指、特指和类指。  相似文献   

5.
阅读材料中代词的指代作用,主要是使复杂事物在出现多方面情况时,或同一事物反复出现时,能简明地进行表述。为了确定语段中“这”“此”“其”“之”所指代的内容,应主要了解它们的运用规律。指代的运用,从原事物与指代词的距离看,有近  相似文献   

6.
family,home,house三个词都有“家”的意思,但它们又各有所指,不可混淆。现分述如下: 一、family意思是“家庭”,它与住房无关。family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家庭”这一社会单位,用作主语时,常作单数;二是指家庭  相似文献   

7.
在西方,怪诞最早是用来描绘十五世纪一种艺术装饰的;在浪漫主义和先锋派艺术中,怪诞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作为审美的怪诞是指一种异化的世界。根据此理论,文章认为中国艺术中的怪诞可分为三个时期:先秦为滥觞期,表现为神话时代的怪诞,它构成中国艺术中怪诞的“集体表象”领域;秦汉至隋为发展期,原始巫术礼仪渐脱去信仰的功能,怪诞向一种艺术风格转化;唐宋迄清为怪诞的衰退期,同时完成了向新怪诞风格的转化,怪诞和一种崇尚个体创造性结合,形成一种新的审美风尚。  相似文献   

8.
每一个学习英语的人都知道“what”一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但随着学习的深入,语法更复杂,语言更多样化,却常容易混淆“What”这一看似既简单又容易的词的多重意义及用法.本文通过对该词进行探析,以求达到对“What”一词的各种词性和多重意义有一更清晰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之”辨     
文言虚词“之”字有两个基本用法:一是用来指代,二是用来介接。从描写语法的角度来看,它们是两个词:前一个属于代词,这里不准备去讨论它;后一个大多插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把两部分组合起来。例如:  相似文献   

10.
“一节”与“一截”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数量词。“节”(繁体为“筛”)的本义是名词,指竹节;泛指草、禾茎上生叶的部位或植物枝干相连接的部位;引申为人或动物骨骼连接的地方:又引申为互相衔接的事物的一个段落、整体中的一个部分等。“截”的本义是动词,割断;引中为长条形的东西上割取下来的部分,相当于“段”,如“一截铁丝”“两截木头”...  相似文献   

11.
“谋取”和“牟取”是两个常用的动词。因为两个词的用法有时相近,而且“谋”与“牟”的实际读音又相同,都读móu,所以容易混淆。其实这两个词是有区  相似文献   

12.
潘明云 《语文知识》2000,(11):10-11
“君”的本义指君主,后用作对人的尊称;“君子”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但下面所述的“君”与“君子”却颇为特殊,它们不是指代人,而是指代动物、植物和器物。一、指代动物的“君”与“君子”老虎被称为“封使君”。《太平御览·述异记》:“汉宣城太守封邵,一日忽化虎,食郡民……时人语日:‘无作封使君,生不治民死食民。’”后来诗文中遂以“封使群”为虎的代称。老虎又被称作  相似文献   

13.
英语中表示“这个”、“那个”、“这些”、“那些”等指示概念的代词叫指示代词,是用来指代前面的名词并代替它的词。常见的指示代词有this,that,these,those等,它们的用法和区别如下: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蒲县方言城关话的指示代词作了全面描写。蒲县方言的近指代词“这”、远指代词“兀”各有三种读音,它们一般较少单用,要和其它量词、数量词结合为词组来表示指代,除可指人、指事物外,还可以指处所、时间、程度或方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考察1946年至1995年的官方报纸语料,总结了“期间”一词的用法以及句法分布,并指出“期间”一词在新时期的类副词用法。从介词脱落——指代明确——指代脱落三个步骤,解释了“期间”这一时间名词的语法化演变。并从语用交际角度,进一步阐释了语法化演变的最大动因是交际的语言经济性。  相似文献   

16.
杨树达先生的“施受同辞”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同一个词兼有主动和被动两种用法,这属于语法范畴;二是指同一个词兼有施与和接受两个对立的义项,这属于词汇范畴。“施受同辞”应限于词汇范畴,且应在同一历史平面上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荒诞溯源与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荒诞是一个现代审美范畴。汉语中“荒诞”一词与西语中absurd意义并不完全吻合。荒诞派文学以存在主义作为其哲学基础,表现现代人的生存状况。因此荒诞感更多地表现为异己感、失落感和孤独感。将荒诞与崇高、诡奇、怪诞等审美范畴进行比较,有利于对荒诞进行定位。  相似文献   

18.
英语中含“图”这个意思的词很多,使用时也容易混淆。现将表示“图”的名词分别列出并加以区别,力求全面。1.picture 是人们最熟悉、用法最广泛的词。泛指“图、图画、肖像、影片”等。表示“图画”时尤指艺术作品,如:The teacher drew a picture on the black-board.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张画。  相似文献   

19.
说说指代时间的“这”和“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留学生使用“这”、“那”指代时间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留学生常出现的错误有三个方面 :一是指代格式单调 ,频繁地使用“那时候”指代任何时间 ;二是不了解“那时候”和“这时候”所指代的时态的不同 ;三是不清楚“这”、“那”指代时间的意义和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这”、“那”指代时间时的搭配格式 ,搭配格式分为“固定搭配”和“临时搭配” ;其次本文介绍了“这”、“那”指代时间时的时态 ,着重分析了“这时候”所指代的时态 ;最后本文还介绍了“这”、“那”指代时间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二)作代词用(虚词“相”的这一作用,或称为“副词兼起指代作用”,或称为“有偏指一方的作用”,或称为“代相”,或称为“偏指代词”。)这种“相”字,用在外动词或介词的前面,成为外动词或介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