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试述国民体质测定服务工作中的咨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体质测定工作中,测定是基础,评价是关键,咨询是核心.笔者根据近几年参加国民体质测定服务工作以及时万余名受测者进行面对面咨询的切身体会和经验总结,对咨询的作用、咨询人员需具备的知识和素质、咨询的原则、现场咨询的要求与技巧等进行了论述,以期对更好地开展国民体质测定服务工作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2.
国民体质测试中心的主要功能是对国民群体和个体进行体质检测与评价,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各地各单位的国民体质测试中心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特色,国民体质测试中心主要特色有诊断健康水平、以体为主柞医渗透、以咨询为核心、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平台服务.保持和发展国民体质测试中心的特色,关系到全民健身运动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完善,关系到国民体质监测和国民体质测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解析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体质监测的目的和重要性:在于全面了解国家国民体质的真实状况。如何确保其监测工作及数据的真实可靠,是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一重大课题。现行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中仍存在一些诸如测定项目与指标的科学性、可取性,器材的先进、可靠性,组织工作与环境对监测工作的影响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至使其直接影响着整个国民体质监测结果的准确性、监测工作分析报告的可信度和对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指导等。本人就参与该项工作的具体测定、督导和验收中所发现和注意到的一些问题,特提出一些对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建议、探讨和商榷意见,试图能使该项工作能得以不断完善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建立国民体质监测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唤起全体国民关注自己的体质,通过科学健身,不断地增强全民族的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当前,首要的任务是在全体国民中推广国民体质测定。鉴于中国的国情和历史的积淀,推广国民体质测定还有一些无形的阻力,需要我们用创造性的工作来开拓工作的新局面。本文就当前应该采取的一些举措,阐释了自己的看法,以供有关的政府部门和各级国民体质监测站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国民体质标准评价效果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资料,对辽宁省测试对象进行体质评定。研究结论显示:《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应用于辽宁省时评价结果显现出明显的不合理和不平衡性;部分指标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较差。提示应该建立适合于辽宁人体质特点的区域性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同时对部分指标的评价方式应该进行必要的调整。  相似文献   

6.
从国民体质监测和测定工作人员的现状入手,结合国民体质监测和测定的管理体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更好地完善国民体质监测和测定工作人员培训和管理工作,为推动国民体质监测和测定工作的有效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国民体质测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及平台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国民体质测定将在全民健身运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本文对国民体质测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国民体质测定服务的平台模式和运作的一些要求和方式,以期对开展国民体质测定服务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8.
体质是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过去,我们国家积贫积弱,国民的体质水平不高,西方人曾讥笑我们是“东亚病夫”。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关心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毛泽东同志早在1952年就发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体育法》第二章地十一条规定,“国家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实施体质测定标准,进行体质检测。”《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二十一条又规定,“实施体质测定制度,制定体质测定标准,并要定期公布国民体质状况。东直门高质体测提前圆顺应国策亦利民2005年是第二次全国国民体质检测年,国务院10部委(局)联合下文…  相似文献   

9.
刘路  张一民 《体育科技》2011,32(3):60-62
通过对不同体质水平人群的PWV及ABI指数进行检测,探讨其组间的指标差异及相应的运动干预对策。采取定点整群抽样的方法,对146名受试者进行体质测试,根据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完成分组后进行PWV和ABI指数的检测。结果发现不同体质水平的受试者PWV和ABI指数等指标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特别是体质水平不合格组的检测结果提示该组人群有动脉硬化的现象。这类人群应通过合理的体育锻炼,进一步增强体质,促进健康。  相似文献   

10.
赵云龙 《体育世界》2012,(6):125-126
建立一套完善的国民体质检测系统,有利于提高和改善国民体质以及健康水平,从而通过对国民体质检测系统在实际中的运用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为国民体质检测系统的研究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1.
采用实验法及数理统计分析法,对431名大学生的感知跳跃进行多次测量,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测量数据的可靠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性别、测量次数和取值方法是影响测量可靠性的因素。建议在运动员选材、机能评定以及全民健身体质测评工作中推广应用文章中的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根据动机理论和实际访谈,提出了体质测试受试者动机理论模型,编制了问卷,对北京市2005年国家国民体质监测的成年组(20~69岁)252名受试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假设模型进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各拟合指标是x2/df=2.203,CFI=0.976,TLI=0.971,RMSEA=0.075,整体的拟合优度指标比较令人满意,假设模型较好地拟合了观察数据;经过假设模型与5个备选模型的比较,除6因素相关模型拟合情况高外,其他模型都低于或与假设模型相当,但考虑到动机理论和体质测试动机研究的需要,仍接受假设模型;在对体质测试动机的预测程度上,内部动机大于外部动机。  相似文献   

13.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两个城市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存在以下问题:体育健身场地器材不足,健身指导员的数量较少,且知识结构偏低,难以保证居民健身的需求,全民健身计划、健身知识、健身方法的宣传不够,经费不足,来源渠道单一等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国家应出台一套适应于社区体育健身服务体系法规;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城市体育设施的建设力度;多渠道筹集资金,保障居民健身活动的顺利开展;进一步加强全民健身计划的宣传;加速全民健身服务多元化管理体系的人才建设,以保证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测试485名“两会”代表体质,并和对照组及全省均值、达标率相比较。结果显示大多数基本指标较好,运动素质及心功能偏低。男子体重超重率过高影响达标率。应加强“两会”代表的体质监测和科学健身指导。  相似文献   

15.
为更清晰准确的了解不同地区人群体质健康状况,促进体育锻炼,结合广东省人群体质状况,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制定了适应于广东省农村20-59岁成年人群的体质测定标准。本标准主要包括:该年龄段成年人的各单项指标评价标准和综合评级标准。  相似文献   

1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国民体质监测服务体系是全民健身体系的重要内容,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基本的体育服务”为基本任务,具有广泛性、系统性、多元性、公益性特征。基本构成因素包括:宣传体系、国民体质监测体系、国民体质测定体系、国民体质干预体系、国民体质仪器设备体系、质量控制体系和组织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7.
高校攀岩运动员身体素质相关指标的监测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建构高校攀岩运动员身体素质评价基本结构模型。研究可知,高校攀岩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主要受五个因子的控制;身体素质综合评价模型能比较客观、全面地评定出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水平,为今后运动员的运动训练及运动员选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人民的体质状况虽已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令人堪忧的中年人体质状况、不可思议的巨大养身误区已经成为阻碍现代化建设的梗阻。国家体委谁出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正是适应了时代的要求,实现普遍增强民族体质的神子使命。这是一项适应国家之需要,符合大众体育的国际潮流,回答民族之期待的华夏民族“体质工程”  相似文献   

19.
澳门青少年体质测试结果及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测试与对比的方法,对澳门青少年的体质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澳门青少年的部分体质指标低于上海、东京等地的青少年。为此,就如何提高澳门青少年的体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不同等级女子标枪运动员身体素质发展水平的检查与评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我国女子标枪运动员身体素质指标的测试、函调和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获得二级、一级、健将级标枪运动员12项身体素质指标的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处理,建立了3种级别运动员身体素质发展水平的回归方程,制定了身体素质发展水平的评分标准以及检测性项目综合发展水平、均衡程度、与专项成绩的适应程度的评定方法,为教练员制定计划、控制训练过程和预测运动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