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王桂玲 《中学生物学》2012,28(10):33-34
"细胞生活的环境"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的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的第一节内容。本节内容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稳态与环境"的兴趣,让学生很快地融进必修3的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1教材分析本节是高中学生学习了必修3的第一节,其主要内容包括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与酸碱度、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4个方面。该节内容是学生理  相似文献   

2.
付艳茹 《中学生物学》2011,27(10):38-39
1教材分析1.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二章第1节的内容,在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在学习过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的知识之后,所要掌握的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第一种调节方式,是内环境和稳态的延续和拓展,同时又为学习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等内容奠定了基础。本章内容有助于学生了解生命现象和理解生命活动规律,并在解决各种生活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3.
韩翠 《中学生物学》2013,29(3):40-42
1教材分析 1.1教学内容分析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是人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教材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复习了细胞生活的环境、内环境稳态的基础上,进一步复习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之——神经调节.本节的主要内容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兴奋的传导.关于兴奋的传导,包括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细胞间的传递两部分内容.在学习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这一部分内容时,通过问题的引导复习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产生电位变化、电位差和局部电流的形成以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  相似文献   

4.
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依赖于多种器官、多个系统的协调一致,涉及复杂的"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而高中生物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相关内容介绍相对浅显,学生在学习时常存在疑点。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通过教材比较、文献检索和归纳整理等方法进行疑点分析,可帮助学生有效理解和掌握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知识。  相似文献   

5.
孟凡正 《新高考》2008,(1):54-56
周围的环境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人体必须随时调整内环境中的各项理化因素,使其在一定范围内保持平衡,这样才能保证体内的各项生命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水、无机盐、血糖和体温的稳态以及正常的免疫机能是人体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指标。新课标教材中似乎对体温以及水盐调节着墨不多,近几年的高考这部分知识考点分布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6.
“内环境和稳态”是高考的重要内容之一,考生常常由于对稳态、内环境等相关内容理解与把握不到位,导致解题错误而失分。现将几个常见易错点归纳如下。易错点一:内环境的主要成分是营养物质归纳:由细胞外液构成的体液环境叫内环境,其主要成分是水。  相似文献   

7.
<正>保持体温相对稳定,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人类和哺乳动物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有关体温调节知识常成为高考的考点之一,而选修教材上有关此处内容的讲述颇为简单,这让不少教师和考生在面对此类高考题时束手无策。  相似文献   

8.
1教材分析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3第2章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的内容,与第1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内容联系紧密,从神经系统的角度说明了内环境稳态究竟是如何维持的,与后面的第2节和第4节共同构成生物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学生已在高二上半学期学习过这部分内容,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由于本节内容难度大,不排除有遗忘、混淆概念、条理不清及理解不透等问题。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让学生在原来  相似文献   

9.
稳态是生命系统得以存在和维持的基础。"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是必修3——《稳态与环境》中的第1章。作为人体生理的内容,它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是对前面必修模块中有关新陈代谢知识的提升,又是对后面有关调节内容的铺垫。复习本部分内容时,可以通过变换视角对知识重新审视、针对考纲要求对考点知识进行梳理、精做典型例题等方法来高效复习。一、构建网络概念图,整体把握本章内容  相似文献   

10.
段晓娜  李毅 《考试周刊》2014,(16):149-149
<正>1.教材分析本章是人教版高中生物"环境与稳态"的第1章,包括"细胞生活的环境"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两节内容。此节是复习课,学生已经学过了一遍教材,又复习了必修一和必修二,比较深刻地理解了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结构、细胞种类,以及物质进出细胞等,在此基础上引入"内环境",对学好后面的"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的激素调节"有很大的意义。所以这一章的内容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只有做好了引导,才会对后续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正>一、教材分析"酶"是高中生物必修Ⅰ模块《分子与细胞》中的内容,本节基本知识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其潜在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比较高。了解酶的特性的基础,是日后学习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等重要代谢过程的前提,是理解"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内环境稳态的意义"等难点的关键突破点,也是展开选修Ⅰ生物技术实践"酶的研究与应用"教学的铺垫。对照实验规范、变量分析能力和生  相似文献   

12.
1.教材分析1.1教材地位.本节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3必修稳态与环境》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免疫调节》的第一课时.免疫调节是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四节的内容,在第一章学习中使学生认识到稳态的实现是机体在神经—体液—免疫这种机制的调节作用下,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在这一章仅对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做了简要的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章第4节"免疫调节"中涉及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知识。课程标准中对这部分内容的具体要求是: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属于理解水平。但教材编写时只用了很少的篇幅和两个示意图呈现出来,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特异性免疫的大致过程。如何处理好课标要求与教材之间的衔接,作为一线教师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不免会碰到很多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首要任务是要对现代免疫学的知识进行及时更新。只有教师明确特异性免疫的机理,才能处理好教材,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建构知识。  相似文献   

14.
本文比较了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教材《稳态与环境》2007年修订版与2004年版必修教材,对教材中修订的内容进行了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5.
高中生物选修教材“人体稳态”一节涉及到内环境与稳态、水和无机盐平衡和调节、血糖调节、人体体温及调节等方面内容。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将书本基础知识归纳成图解的形式,以板书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这些图解既是对书本内容的高度概括,也能帮助学  相似文献   

16.
对浙科版高中生物学教材《稳态与环境》中“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和“群落的主要类型”两节内容,以生态位、生物群落及竞争排除原理等作为重点和难点进行了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7.
“稳态”和“环境”是贯穿必修3模块的核心概念。“个体水平的调节与稳态”内容比较抽象,难度比较大。但这部分知识在生物学中是基础中的基础,同学们必须了解稳态的生理意义,理解单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知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相互关系,理解稳态的调节机制以及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主要的考点如下。  相似文献   

18.
对中美两国普遍使用的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实验,从课标要求、实验内容、数据处理、课后扩展等方面对相同知识内容,即"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和"稳态与环境"3个必修模块进行比较研究。得到以下启示:完善教材配套网络数据库资源建设,拓宽课外探究渠道,构建立体化教材;以迷你实验的模式提升验证性实验水平,强化探究思维和能力的训练;在实验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防治实验废弃物污染。  相似文献   

19.
从教材位置、教学内容、编写体例和课后习题等方面,对2019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与2007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中的“神经调节”内容进行比较、分析与解读,并归纳其知识特点,探究教材改革对促进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1教材分析“免疫对人体稳态的维持”是苏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3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为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和特异性免疫的过程,相对比较独立,并与人类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比如说疾病),也与选修3中单克隆抗体等内容(生物新科技的发展)有关。学生初中阶段对人体免疫中的三道防线中的第一、二道防线也有详细了解,而对于第三道防线的特异性免疫知之甚少。因此,对于简单的内容,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