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语第四册《虎丘记》一,是袁宏道写景状物、记游抒怀的名作。多年来,其精练的语言、优美的笔一直为后人所称道,但课本对其的注释却有三处不妥。一、“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对“阖户”中注为:“全家。‘阖’通‘合’,全。”这是不对的。“全家”是“整个家庭、一家”的意思。而联系上“游人往来,纷错如织”、“倾城”和下“衣冠士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所选入的《氓》诗在注释上存在着一些瑕疵,可以归结为“当注而不注”、“似注而实未注”、“虽注而误”三种类型。本文旨在对这些不足处进行匡补。  相似文献   

3.
杜诗释词     
杜诗不仅措词多有所本 ,所谓“无一字无来处”,而且自铸伟辞 ,多用口语 ,雅俗并存 ,错见杂出。一部杜诗 ,无异于一座丰富的语库。今就其习见词的特殊用义 ,以词书所未函 ,及新旧注所未注 ,或释之、注之而误者 ,凡 1 5词 ,排比其类而求其义。若内证能明者则以杜释杜 ;内证少者 ,或求其义之本源 ,或别求旁证 ,意在简明而能发明其义而已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学作品选注》是学习和鉴赏古代学名篇的好教材,本就《中国古代学作品选注》教材中的几处训释错误或不恰当的注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希望对正确理解作品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苏渊雷先生主编的《〈三国志〉今注今译》,各部分的注释有不尽如人意处。如对郡、县治所的的注释,体例不够统一,有注目相同而注文有详有略甚至前后抵牾等。本文试举九例,通过实地考察和充分列举旁证,辨析苏先生的注释中因对史实失考以致有失客观之处,并对其个别注释作些进一步的申述和补充。  相似文献   

6.
杜牧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还具有卓越的军事见解。他所撰《孙子》注三卷,是今天我们研究《孙子》的重要参考。杜牧注《孙子》在曹操注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与发展。首先,完善的注释体例,尽管《孙子》文字并不古奥,曹注已解决大部分问题,但是杜牧并不轻视字词的训诂,在曹氏无注或者注有未尽时,杜注则加以补充,有几处地方还用直音法予以音注。杜注兼顾句义的串解,并且注意到篇章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其次,杜注广泛征引兵书证兵书,尤其常引古佚兵书为一些典章制度、军事术语作注。再次,征引大量史实、战例以为说明。最后,借注阐发自己的心解。  相似文献   

7.
言教学中应该注意充分利用旧注和前人的研究成果来把握一些看起来意思浅显但却并不能简单地用现代意义与之对应的词语,才能更好地阅读和理解言。  相似文献   

8.
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语》课本中的言注释尚未达到准确,明晰的要求。该注未注,注而不详,注而不确,注而有误的时有所见.严重影响了课本的质量。中列举注释上取舍失当,表达欠妥的例子,意在探讨注释时常见的失误所在,以期引起警觉,也可供课本再版时修订参考之用。  相似文献   

9.
现行高中语文课本文言文的注释工作尽管比较精审,但仍存在可商榷之处,主要为:一、释义讹误,二、语焉不详,三、当注未注,因此,有必要予以纠正之。  相似文献   

10.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虽经多次修订,但仍有一些注释值得商榷,本文欲从“误注”、“注释不精确”及“失注”这几方面对该教材中几处注释提出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