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拜读《集邮博览》2005年第4期刘化刚先生《“会计邮票”和“电报邮票”》文章后深受启发。在笔者的脑海深处,对刘先生提到的两种“邮票”似曾相识。记得大约是1996年期间,曾收集到一些本地使用的“会计邮票”和“电报邮票”。于是翻箱倒柜,居然把它们找了出来。为了弄清它们的用途及使用时间,多次到相关单位进行了解,有了一定的收获,现介绍给大家。“会计邮票”和“电报邮票”的种类及印制单位我所收集到4种“邮票”,均是贵州省思南县农业银行专门印制的,由思南县印刷厂印刷,用纸为50  相似文献   

2.
由我国著名邮学家吴凤岗主编,北京市集邮协会编的《实用集邮辞典》第134页上有“邮资图”条目,内容如下: “印在邮制信封、明信片和邮简上的邮资图案称邮资图,按我国邮电部规定:此种邮资图只能作为该图的信封、明信片、邮简纳付邮资的凭证,剪下后另贴在其它邮件上无效。”在第135页上有“邮政明信片”条目,内容为: “即有邮政部门发行的明信  相似文献   

3.
2021年第8期《集邮博览》刊出刘建辉先生的大作《三组“人民军队早期将领”邮票发行始末》一文(以下简称“刘文”),笔者拜读后多有收获。刘文介绍:“进入新世纪以后,原国家邮政局正式向中央呈文做了请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经研究,同意原国家邮政局提出的分3批、每批5位早期将领的邮票发行方案……”由此表明,中国邮政发行“人民军队早期将领”系列邮票之前,进行了充分的论证,请示了中共中央有关部门,安排了发行计划。  相似文献   

4.
邮票与“邮票定律”“邮票”与“邮票定律”是两种不同的概念。邮票的定义是在邮政机构出现之后,由邮政机构发行的、代表邮递工人的劳动(服务)价值的、在特定的时期和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使用的、预先印制的邮资凭证。邮票通常具有三个要素:邮政所属国家或发行机构标志,面值或相当邮资费效用的标志,图案。邮票的  相似文献   

5.
什么叫邮票?《中国集邮大词典》(修订版)第449页相关词条说得一清二楚,是“国家(地区)邮政主管发行的,供传递邮件贴用的邮资凭证……邮票通常只有3个要素:邮政所属国家或邮票发行机构的标志,面值或相当邮资效应的标志,相应的图案。”根据这一定义,邮票的个性化服务与“个性化邮票”不着边际。(1)邮票是邮资凭证,而个性化服务只是一种商业活动中的经营服务方式,是一种营销行为。两者一个是客观存在的具体物品,一个属于某种理念,两者不能扯到一起。  相似文献   

6.
6月13日,《中国集邮报》头版头条发表了一篇题为《为邮资凭证通行护航》的署名文章。文章揭露了各地邮政下属局所利用种种借口拒收贴有新发行邮票的邮件的事件,指出这种行为违背了《邮政法》,邮票回归邮政是繁荣集邮事业的良策。笔者在这里借《集邮博览》一角向相关部门呼吁应该立即在邮政窗口出售新发行的纪特邮票。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有人(邮政部门的员工占多数)把国家邮政发行的JT邮票(这里专指未使用过的新邮票)分为“集邮邮票”和“寄信邮票”。一些集邮者把自己从集邮公司预订或从邮市里购买的新邮票拿到邮政局寄发邮件时遭到拒收:理由是邮票必须在邮政窗口现买现用,必须是本窗口出售的标有特殊印记或符号的  相似文献   

8.
拜读了施慧中先生的《试论文献集邮》(参见本刊2002年第8期)之后,也想说说我对“文献集邮”定义的一些看法,供同好参考。首先看《中国集邮大辞典》给“文献集邮”下的定义是“收集、研究与邮票、集邮、邮政史有关的文献资料的集邮类别。”同时,该《辞典》还对“集邮文献”做出了如下的注释:  相似文献   

9.
笔者同意李明在《集邮》1994年12期上关于“国家邮政主管部门发行”并非邮票的本质属性一说。尽管国家邮政主管部门对所辖范围内拥有建立邮政机构和发行邮票的优先权,但总有力所不能及或疏漏之处,在这些疏忽之处,只  相似文献   

10.
《集邮博览》2004年第10期刊登的《“不务正业”的自动化邮票》一文(以下简称“戴文”),将签条和邮票混为一谈,把自动化邮政签条当成了自动化邮票,犯了常识性错误。 “戴文”新列的4种所谓被挪作它用的自动化邮票,其前3种根本不是自动化邮票,而是自动打印的挂号签条、挂号邮资签条,作者却肯定它们是自动化邮票,又说它们“被挪作了挂号签条”, “是挂号签条和自动化邮票的复合”,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说明作者对什么是自动化邮票,什么是自动化签条,概  相似文献   

11.
近读魏裕民先生《“文”字邮票邮政铭记的变化》(集邮博览2004.2)一文,笔者很是得益。然而对魏先生“毛体邮政铭记的来历”中关于是用哪几款毛泽东手迹拼接铭记却有不同的看法。魏先生说:“文1、文2邮票上邮政铭记选自毛泽东为1965年1月1日发行的《中国青年报》重新题写的报头”(图1)。还说毛泽东“也为  相似文献   

12.
笔者拜读过《集邮博览》第九期上北京李蔚清和上海宝木两位先生分写的《呼吁纪特邮票在邮政窗口出售》和《新邮减量究竟有没有用》两文后,觉得邮政窗口不出售纪特邮票责任在邮票发行部门。  相似文献   

13.
国家邮政局邮资票品管理司司长刘建辉于3月18日在“全国邮政集邮宣传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未来邮票发行趋势。  相似文献   

14.
《集邮博览》2002年第11期刊登了刘大有先生撰写的“最早的‘熊猫’邮票图稿初探”一文,披露了中华民国邮政时期设计的2枚熊猫邮票图稿。刘先生是依据2001年4月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邮票邮品精选》(以下简称为《精选》)一书亮相的2枚熊猫邮票图稿发表的文章。其实,早在1996年3月,由南京市邮政局、  相似文献   

15.
李明 《中国集邮》2000,(6):31-32
收到《中国集邮》编辑部转来的董建军先生的信,希望能解答他遇到的有关邮资机符志与电子邮票方面的问题。其实《中国集邮》今年第4、5期连载的《对“机盖定额邮资已付戳”的研究》一,已对邮资机和由它打印出来的邮资机符志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将其与“机盖定额邮资已付戳”(姑且如此称呼吧)作出了区别,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地方申请印制普通邮资信封,没有使用国家邮政局设计或批准的专用邮资图,却将邮票图作为邮资图,这是绝对不允许的。《仿印邮票图案管理办法》规定:禁止在信封、明信片和邮简的右上角贴邮票位置仿印邮票图案。笔者即收集到一个盖有“违规查扣”戳(60×19mm,红色)的“金花茶”邮资封(230×122mm),它以2002-3-1“金花茶”为邮资图(25×35mm),用纸较薄,刷色不正、模糊。封背还赫然印有专用批号“2002-0802(PF)-0010”以及“国家邮政局发行(2001)”、“金花茶”等字样。经查,此封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山县邮政广告公司印制的,其第一批(也是唯一…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联合发行”4字频繁见诸集邮报刊,还赫然印上中外邮票。但在实质上,中国邮政与外国邮政至今并未“联合发行”邮票。 自1990年以来,我国邮电部已8次与外国邮政共同商定邮票主题、设计、图案、规格和发行日期,其中4  相似文献   

18.
50多年过去了,在新中国所有的集邮文献中,都没有搞清“湖北人民邮政‘加盖改值’邮票”的发行情况,也没有任何确切的记载和定论。只有《中国集邮大辞典》在第542页“中州币面值”一栏中提到“湖北云梦邮政局、广水邮政局、应城邮政局等发行的加盖改值邮政”。没有把“湖北人民邮政”作为单独词条列入《中国集邮大辞典》中去,也没有写进《中国解放区邮票史》、《中国邮票史》中去。我感到很遗憾,很痛心。  相似文献   

19.
王辉 《集邮博览》2013,(2):21-21
20世纪80年代,我曾买过两本目录,分别是《1983年邮票目录》和《1985年邮票目录》,均由中国集邮出版社出版。《1983年邮票目录》封面为T82《西厢记》中的第一枚"惊艳"邮票图,共16页,其中1-14页为1983年所发行的邮票、小型张、小本票和邮资信封邮资图资料,15-16页为最佳邮票评选选票,可沿虚线剪下贴邮资后邮寄。目录印数22.5万册,定价0.25元。《1985年邮票目录》封面为T102《乙丑年》邮票,共12页,其中1-10页为1985年所发行的纪特邮票资料,11-12页是广告。定价0.45元,无印数。这两本邮票目录是笔者在湖南黔阳一个小县城的新华书店购得的,当时集邮活动刚刚在全国恢复,邮票书籍寥寥无几,除了复刊不久的《集邮》杂志,很  相似文献   

20.
我在整理《中国早期集邮组织与会刊》文稿时,查阅《中国集邮史》(上卷)71页和《中国集邮与邮政要览》(增订本)55页,均记为:“北平邮票交换会”。并记该会1926年3月19日成立,发起人是环球邮票社店主施秉章,会刊《北平邮票交换会会志》,1926年9月创刊,出版第二期后停刊。而在《中国集邮百科全书》497页,“施秉章”条目中写道:1926年在其筹组下,成立了北京第一个集邮组织北京邮票交换会,出版过两期中英合刊的《北京邮票交换会会志》。在《集邮博览》1996年第8期29页,刘肇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