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上古传说中关于鲧与共工的故事颇多,且二者的读音相同,但他们分属两个不同的帝系:共工是氏族名,炎帝后裔,鲧是失败的治水英雄,黄帝后裔。因为上古人民常常沿用本氏族的历史名称来传说故事,造成了共工名称在从女娲到禹的上古史中频繁出现,共工氏族历史不断被神话化,以至于与后来的鲧混淆。  相似文献   

2.
根据表达语气相同、涵盖的语法单位相同、出现文献互补,以及语音差异符合上古时地演变规律等标准,可以推定上古诗歌语气助词"只""些""斯""思""止"是上古同一语气词的时地变体,它们声音的不同,是因为上古时地音变的影响。它们都是"兮"的变体,而"兮"又是"呵"的变体。以上古语音标准衡量,它们的声音有较大差异,原因是,上古口头语言的实际语音变化,比后人从传世文献即书面语言中得知的要复杂,汉字表意性具有的跨越时空的优势,在记载语气词时得不到像记载实词那样的体现,语气词不具备实词那样的意义,以其在口语中的实际语音为形式,与记录它们的汉字的关系不如实词紧密,所以上古诗歌记录语气词的字形容易随语气词语音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3.
《山海经》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是一部“奇书”。全书仅3万1千余字,一般认为,它却包含着关于上古地理、历史、神话、天文、历法、气象、动物、植物、矿产、医药、宗教、考古以及人类学、民族学、海洋学和科技史等等方面的诸多内容,是一部上古生活的百科全书,一部上古的世界文化大观。由于它保存有上古社会的丰富信息和历史资料,因此,它是研究上古社会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4.
所谓"餐食"是指"把固体食物吞咽下去"。在上古汉语中,人们用12个词项来表达此义位。餐食语义场经过上古前期、上古中期、上古后期三个时期的历史演变,呈现出了各成员在发展过程中内部要素之间的消长和更替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研究我国古代秘书工作的起源及沿革,其目的是为了在认识昨天的同时启迪今日。从这个意义上说,就是上古的历史,包括传说中的远古史,也尽可以加以窥测和探讨。因为它其实是历史真情的折光,因为它其实是后代人通过传说反映了他们对秘书工作的理解和发明。  相似文献   

6.
浅谈中国上古神话和古希腊神话之异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上古神话和古希腊神话是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学百花园中的奇葩。由于历史时代、地理位置、经济形式、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他们之间既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也有许多明显的不同,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思索。  相似文献   

7.
《论语》是先秦诸子散文中以记录口语为主的古书,信息焦点的表达比较活跃,且可反映上古时期的一些情况。本文对《论语》中句子的焦点表达作了初步探讨,以期能对上古汉语语用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窥视"是指人偷偷地看,在上古汉语中,人们用10个词项来表达此义位,彼此之间的区别很明显."窥视"语义场经过上古前期、上古中期、上古后期三个阶段的历史演变,呈现出了各成员在发展过程中内部要素之间的消长和更替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经典篇一、理性与神化应当看到,后世上升为经典的那些儒家学说在最初基本上都是理性的果实。它们或者是运用理性对历史的记录,或者是藉助理性对社会的思考。以十三经而论,《尚书》是上古时期的历史文件及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三礼是搜括先秦时期周室和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礼仪制度以及有关论著的典籍;《诗》是中国最早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古史是世界史的开端和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指人类社会发展最初的两个阶段,即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时间为300万年前至公元476年,世界上古文明包括上古西亚、上古埃及、上古南亚、上古中国、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六大文明部分[1]。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世界古代史(包括世界上古史和世界中古史)一直处于薄弱状态,长期被忽视[2]。《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新增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这一知识点.  相似文献   

11.
关中方言留存着一大批源自不同历史时期的古语单音词,从这些单音词我们可以看出关中方言的历史层次较为复杂,上古、中古汉语遗存较多,上古、中古、近代、现代汉语的不同历史层次的词语叠置并存于关中方言之中。  相似文献   

12.
“张目看”是指人睁大眼睛看,在上古汉语中,人们用11个词项来表达此义位,彼此之间的区别很明显。“张目看”语义场经过上古前期、上古中期、上古后期三个阶段的历史演变,呈现出了各成员在发展过程中内部要素之间的消长和更替的情况。此语义场各成员发生演变的原因主要存在于主体世界和语言世界中。  相似文献   

13.
《史记》一书运用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但这与司马迁重"实录"的精神并不矛盾,这些神话传说体现了先秦文化从巫文化到史官文化的演变轨迹,最终完成了从巫文化的感性精神到史官文化理性精神的重要转变,上古神话传说历史化过程再现了历史的真实,勾勒出了上古历史的完美画卷,在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具有十分深刻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春秋时代,开始出现专门记录军事原则和作战经验的兵书《军志》《军政》《令典》等,虽然这些著作都已经亡佚,但为中国传统兵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以"志"命名的史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上古格言汇编,从而推测出来《军志》这一现存最早的上古兵家文献是军事格言的汇编。根据格言的来源和文化背景看,格言不仅仅是单纯的语录性质的语言单位,而且完全具有文学作品的典型特征。《军志》的格言体特征与当时的时代风尚相关,当时流传的《老子》《逸周书.周祝》《文子.符言》等文献均以哲理格言形态呈现。兵书的口耳相传和相互传抄等传播方式,也进一步确认了《军志》的格言体性质。上古军事格言是古代军事家展现军事才能的标志,是他们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15.
《尚书》作为我国最早的政事史料汇编,是学习研究我国上古历史和古代文化的重要文献。以《尚书》单音节反义词词义为研究对象,力求为上古汉语词义研究做出有价值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历史时期山西曾是国家或割据政权设立都城的首选之区。按照古代都城的属性,山西古都大致可划分为上古传说及三代之都、方国都城、战国及秦汉之际诸侯国都、割据政权都城、陪都、少数民族国都六个类别。依据前人研究成果和最新考古资料对上古传说及三代之都、方国都城进行辨证和讨论,可以初步确定历史时期山西境内上古传说及三代之都、方国都城的数量和年代。  相似文献   

17.
古代汉语书面语存在词的判定问题:连续的两三个汉字记录的是一个复音词还是一个词组?一个用法繁复的汉字记录的是一个多义词还是一组同音词?诸如此类。此外,单音词在上古汉语里果真占优势吗?这是对上古汉语定性的根本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解决得不好,那么古代汉语词汇学、语法学、词典编纂法都不可能周密化。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研究构词法。本文运用解剖“麻雀”的方法,以《韩非子校注》和《韩非子索引》为样本,探索上古汉语的构词法,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点不成熟的意见。《韩非子》成书于二千二百多年前的战国末期,时代明确,风格一致,误、脱、衍、窜之处经过专家校订。全书五十五篇,大约十  相似文献   

18.
《诗经·国风》中的婚恋诗是历代研究者研究的焦点。时至今日,它依然是《诗经》研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通过对《诗经.国风》婚恋诗中赠物定情习俗的分析考证,可以看到赠物是上古先民纯朴、自然的求爱方式。花草子实,儷皮美玉皆是他们传情的媒介。这一习俗的渊源应归之于此期的社会分工特点和上古的生殖崇拜。同时,也可以看到上古民间男女自由、平等、和谐的两性关系。  相似文献   

19.
“礼乐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特质。“瞽矇”,精通各种音乐,熟知各种祭祀礼仪,他们在上古礼乐文明诸多的活动中表现突出,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并对礼乐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通过对古代音乐文献相关记载的梳理,可以发现瞽矇与音乐的渊源:他们是古代乐官的一类,地位很高,在礼乐活动当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政治教化、历史传承、音乐教育等多方面承担重要职能。  相似文献   

20.
《山海经》充斥着上古先民的良好企盼和生存理想,描述中具有明显的是非善恶倾向,折射出上古先民的道德审美情趣,书中描述的禁忌、祭祀仪式等折射出上古先民属人社会秩序调整的规范要求。由此可以认定,原始伦理在《山海经》所述的上古时期已经形成,但并没有呈现出明确的文化形态,究其原因,应该是生产劳动水平、先民意识水平和当时的社会关系等多种历史前提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