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前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某高职院校即将实习的学生350人采用整群抽样进行问卷调查,问卷采用自编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大学生应激性事件量表(CSSS)、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果:实习前学生强迫、焦虑因子分高于全国青年常模,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CSSS各因子发生频率与SCL-90总分及其部分因子得分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且日常困扰、人际交往和学习压力进入了回归方程(P0.01)。结论:高职学生实习前焦虑和强迫症状明显;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学生实习前的心理健康,并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和支持。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采用<高校毕业生择业焦虑调查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选取的高校应届毕业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学应届毕业生择业焦虑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男生均分高于女生;大学应届毕业生的择业焦虑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但相关不显著,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从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抽出抑郁和焦虑两个因子作为心理健康的指标,另外采用自编的择业效能感问卷,以389名高校应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目的是考察高校应届毕业生择业效能感与抑郁及焦虑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抑郁和焦虑水平得分在1.0029--2.8211之间.说明高校应届毕业生拥有较好的心理健康状况。被试在择业效感问卷上的得分总体情况是:5维度效能感均值在3.2632—3.6949之间,说明其拥有中等偏上的择业效能感。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抑郁和焦虑与择业效能呈现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医学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方法:选择从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抽取(以随机抽样法)的100名临床医学大学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接受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并结合调查结果做分析.结果:从研究结果可知,临床医学大学生处于健康心理水平占92.00%,临床医学大学生处于亚健康心理水平占8.00%,主要包括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从研究结果可知,男性临床医学大学生与女性临床医学大学生的焦虑因子、恐怖因子、偏执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临床医学大学生的强迫因子、敌对因子明显高于女性临床医学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临床医学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抑郁因子、精神病性因子明显高于男性临床医学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研究结果可知,专科临床医学大学生与本科生临床医学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抑郁因子、敌对因子、恐怖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专科临床医学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敌对因子明显高于本科生临床医学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生临床医学大学生的强迫因子、焦虑因子、偏执因子、精神病性因子明显高于专科临床医学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学大学生的在进行理论学习期间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而在不同性别、不同学制方面其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性差异性,因此在开展理论学习期间需加强重视临床医学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考研毕业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作好毕业生指导教育工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择陕西某大学应届毕业生320人,其中包括已报考参加2007年研究生考试的毕业生159人,采用自编问卷以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调查。结果:考研毕业生与一般毕业生相比,SCL-90测查除抑郁、敌对因子外,在其他因子上的得分均存在差异,且考研毕业生的得分均高于一般毕业生。SAS测查焦虑分数存在非常显著差异,SDS抑郁分数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考研毕业生在研究生入学考试前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其他毕业生,焦虑情绪尤为明显。讨论:严峻的就业形势、残酷的考试竞争、家庭以及经济的压力、考研和找工作的冲突等是外在因素以及个人的准备情况和人格特征等内在因素是可能是造成考研毕业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了解高校女生在校期间的心理卫生状况,配合高校开展心理卫生教育。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某全日制理科部分女生进行心理测试。结果:女生在强迫、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四项因子高于常模(P<0.01,P<0.05);在抑郁、焦虑两因子高于男生(P<0.01);城市女生在焦虑、敌对两因子高于农村女生(P<0.05)。结论:高校女生尤其是城市女生存在明显心理障碍,学校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开展心理卫生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了解贵州省黔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贵州省黔南民族地区高校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心理测试.结果贵州省黔南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人际关系P<0.05、其它P<0.01);与国内相关研究的大学生综合样本比较,除人际关系和偏执,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7个因子上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抑郁、敌对P<0.05,其他P<0.01).结论:贵州省黔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略偏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皖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利用随机抽样对412名有效样本进行了调查并与全国常模比较.结果:新生代农民工SCL-90的9个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t=8.57,8.35,9.11,10.02,11.15,8.33,7.24,8.79,8.01,P0.05);新生代男性农民在工躯体化、人际敏感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新生代女性农民工(t=-2.51,-3.11,P0.05),在抑郁、焦虑因子上,男性得分则非常显著地高于女性(t=-3.04,3.15,P0.01).结论: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正常人的平均水平,新生代男性农民工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女性农民工水平.  相似文献   

9.
李军霞 《焦作大学学报》2009,23(4):75-76,119
文章对扩招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及压力应对方式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心理干预措施。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肖计划等编制的《压力应对方式问卷》对5所高校334名教师进行调查。发现被试者在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分上高于全国常模;男教师的人际关系敏感和敌对因子分高于女教师,女教师的抑郁和焦虑因子分高于男教师,差异均有显著性;各教龄段的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青年教师在面对压力时,应对方式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合肥职业技术学院1706名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女性毕业生的就业焦虑水平显著高于男性,文科毕业生就业焦虑水平显著高于理科毕业生,专业满意度低的毕业生就业焦虑水平显著高于专业满意度高的毕业生,农村毕业生就业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城镇毕业生,没有实习或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就业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已有实习或工作单位的毕业生。为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焦虑,高校应正视性别差异,做好就业指导差异化;因材施教,帮助毕业生提高就业竞争力;坚持以生为本,提升就业实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帮助毕业生增加就业实践经验,合理调整就业期望,贯彻三全育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训练对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编大学生意志品质量表,对参加心理行为训练的38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①干预组在前测、后测中,其果断性因子、自觉性因子、自制力因子和总均分都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坚韧性因子存在显著差异(P0.05);②对照组在前测、后测中,各项因子得分和总均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③在及时后测中,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意志品质各因子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总均分差异极其显著(P0.01);④在长效后测中,干预组和对照组在自觉性因子和总均分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理行为训练能有效提高大学生意志品质水平,可广泛应用于高校大学生意志品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亚临床社交焦虑与人际信任和羞怯的关系.方法:使用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LSAS)、信任量表(Trust scale)和羞怯量表(Shyness Scale)对538名大学本科生进行测查.结果:高社交焦虑组(HSA)信任量表总分及其各因子得分显著低于低社交焦虑组(L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SA组信任量表可依靠性、信赖度与LSAS回避分量表得分呈正相关(P0.01),HSA组羞怯量表与LSAS害怕/恐惧分量表得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HSA个体存在明显的羞怯症状,LSA个体的人际信任程度高于HAS,人际信任缺乏和羞怯症状与社交焦虑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24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中小学教师的各因子分及阳性项目数均高于常模,其中在人际关系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余都呈现极显著差异(P<0.001);中小学女教师SCL-90测验分值均高于男教师,在抑郁因子得分和阳性项目数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恐怖因子得分上差异较为明显(P<0.01),其余无显著差异(P>0.05〕;边远地区、城市、县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测验分值依次增高,城市和边远地区中小学教师除焦虑、精神病性因子及阳性项目数有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差异均不显著(P>0.05),县镇农村较城市、边远地区中小学教师的测验分值高出明显,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精神病性因子差异极其显著(P<0.001),县镇农村和边远地区中小学教师的焦虑、恐怖因子差异也极为显著(P<0.001)。结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整体状况不佳,女性心理健康状况较男性稍差,城乡差别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人格特征、自卑感状况。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自卑感量表(FIS)对354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进行性别比较。结果:女生SCL-90总分,除躯体化、敌对、偏执外7个因子分均高于男生,除躯体化、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外存在显著差异(t2.321,P0.05);EPQ中,除内外向外均存在显著性别差异(t3.629,P0.01);FIS中,女生的自卑感总分、五方面因子分均高于男生,除学习能力外,均存在极其显著差异(t3.629,P0.01);性别与心理健康、人格特征、自卑感多个因素存在弱相关;男生的自卑总分、内外向、掩饰性进入心理健康回归方程,女生的自卑总分、神经质进入回归方程。结论:女生心理健康水平较男生差,比男生情绪稳定性差,掩饰性强,比男生自卑;男、女生心理健康水平多元回归方程不同。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专业类别毕业生的择业焦虑差异。方法:随机抽取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应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和自编问卷调查。结果:不同专业类别毕业生择业焦虑的表现差异不显著,但在择业焦虑问卷和焦虑源分问卷上得分差异显著。结论:不同专业类别毕业生在求职技能、职业能力、一般能力和就业环境等4个因子方面的焦虑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高校党员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不同性别、职称、岗位教师党员心理状况的差异,为加强高校教师心理卫生工作、提高党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绍兴文理学院286名党员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党员教师阳性检出率为29.3%,高校党员教师的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抑郁、敌对因子得分高于全国常模(P<0.05);女性党员教师的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因子得分高于男性党员(P<0.05);管理岗位党员教师的人际关系因子得分高于教学岗位党员教师(P<0.01);教学岗位党员教师的焦虑因子得分高于管理岗位党员教师(P<0.05)。结论:高校党员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女性和教学岗位党员教师,需相关部门积极关注,加强高校教师群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7.
通过采用整体抽样的方法对凯里学院2010级全体在校大学新生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心理测试.发现凯里学院2010级大学新生症状自评量表(SCL - 90)各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且差异显著(P<0.01);与国内相关研究的大学生综合样本比较,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敌对、恐怖和精神病性9个因子上差异均达到显著性水平(P<0.01).由此得出结论:凯里学院2010级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偏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患者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方法:使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和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问卷(MMPI)评定有精神病性症状躁狂发作患者的父母46例,并将评定结果与中国常模比较.结果:1.患者父母SCL-90的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阳性均分、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偏执因子分与常模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或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低于常模;患者父母的强迫症状因子分显著高于常模(P<0.05).2.在MMPI测验中,父亲组的轻躁狂(Ma)、诈病(F)、癔病(Hy)量表分显著高于常模,而抑郁(D)、社会内向(Si)量表分则显著低于常模(P<0.05);母亲组轻躁狂(Ma)、癔病(Hy)量表分显著高于常模(P<0.05).结论:1.双相障碍患者父母的强迫症状评分偏高可能反映了患者父母的固有素质特征;2.双相障碍患者的父母存在与躁狂发作患者的临床表现方向一致的个性特征,但在程度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焦虑症状,探讨人格倾向与焦虑症状的关系,为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湖北省长江大学300名大学生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的焦虑症状显著高于常模.大学生的焦虑与神经质有相关(.268★★P<0.01),与精神质有相关(.367★★P<0.01),与掩饰有相关(-.170★★P<0.01);大学生的内外向与神经质有相关(.369★★P<0.01),与精神质有相关(.133★P<0.01);大学生的神经质与精神质有相关(.286★★P<0.01),与掩饰有相关(-.276★★P<0.01).结论 大学生焦虑症状较为普遍.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康的人格,降低大学生的焦虑感,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暴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运用自行设计的大学生心理暴力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78名大学生进行施测,对大学生心理暴力与心理健康各因子进行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1)被试大学生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其中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与全国常模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0.001)。(2)大学生心理暴力及各因子与心理健康及各因子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r=0.117~0.491,p<0.05~0.01)。(3)回归分析表明,心理暴力对心理健康各因子的回归效应均达到显著(β=0.148~0.485,p<0.01),是预测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良好指标之一。结论:心理暴力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