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学要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注重挖掘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文学名著是人文教育的优秀教材.语文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名著阅读活动,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坚持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放在语文教育的首位,认为人文素养是现代社会一代新人的必备条件.那么在新的理念下,我们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呢?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了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要关注人的发展,重视开发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承担起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重视开发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而对学生进行文学经典名著课外阅读的指导正是实施人文教育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5.
耿浩 《辅导员》2010,(13):103-103
"人文教育"旨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正因为如此,《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放在语文教育的首位,着重强调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一面。所谓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指语文学习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人的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语文教育活动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运动过程。  相似文献   

6.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大量课外读物的阅读,对开发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又十分必要。目前,通过课外阅读的培养,积极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已成为新一轮课改的重要内容,且被称为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外阅读培养。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不难看出,在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更注重通过教育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人文性和文化性,以此来促进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培养.  相似文献   

8.
正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性质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认为"‘人文性’着眼于语文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特点"。对人文性的解读可以是丰富多样的,如果说工具性着重培养学生的硬实力,那么人文性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软实力、巧实力。人文性既是一个静态的概念,指语文学科所包含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工具性表现在: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和实践能力,人文性是指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有熏陶感染的作用。语文德育是指在马列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政治、革命理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高职语文课程是高职院校开设的一门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公共基础课程。高职语文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育人元素,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语文课程通过培养学生的应用写作、沟通表达等职业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品格,引导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中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不容乐观,不少学生对民族历史、优秀文化、优良传统了解甚少,社会公德意识淡薄,不善处理人际关系,甚至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加强人文素养的培养迫在眉睫.语文课程是培养人文精神的沃野,它对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流、文化精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对人文精神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然后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卢朝霞 《文教资料》2008,(7):120-122
语文课程在所有人文课程中具有较强的人文优势,富于情趣,所以我们要利用其优势,在学生学好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实施人文教育,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作出指出,语文课程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一、语文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语文课程的性质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育的意义是双重性的,既是人文教育,又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能力的训练。在大学语文的人文素质教育层面,要贯彻人文精神、培养人文态度、贯穿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要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注重挖掘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文学名著是人文教育的优秀教材。语文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名著阅读活动,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是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于是,有识之士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大潮中着力于人文素质的培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放在语文教育的首位,强调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所谓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指语文学习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人文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这是非常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的。本文主要论述了语文课程对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具有独特价值,并提出以对话式教学为核心实现语文课程人文教育功能,从而实现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结合,让学生掌握职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其良好的文化素质和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性质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认为“‘人文性’着眼于语文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牦电”。对人文性的解读可以是丰富多样的,如果伽:具性着重培养学生的硬实力,那么人文性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软实力、巧实力。人文性既是一个静态的概念,指语文学科所包含的人文因素;又是一个动态概念,要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规范学生、熏陶学生,最终发展学生,让学生成人与成才,是教育的丽条主线。  相似文献   

19.
人文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具有实施人文教育的天然优势.因此,语文教育工作者应挖掘其中的人文因素,并以此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高尚道德修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完美品格的人.  相似文献   

20.
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语文课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改革语文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最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