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衣奎伟 《师道》2004,(3):15-15
我刚上初中时就听老师讲过一名日本大学毕业生到一家知名的大公司应聘面试的故事。主考官看了这位大学生的简历和推荐资料,只提了一个问题:“你给母亲洗过脚吗?”年轻的大学生被主考官的话问愣了,满脸绯红,无言以答。主考官接着又说:“明天这个时候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有个条件,你必须先给你母亲洗洗脚。”年轻人红着脸走了。他闹不明白主考官的用意,但无论如何,自己也要按照主考官的要求给母亲洗脚。  相似文献   

2.
某职校课堂上,教室里突然飞起一个粉笔头,打中了一位女生的脑袋,女生发出尖叫。不少学生哄笑起来。教师非常生气,快步走到一个学生旁边,严厉地说:你为什么上课扔粉笔?你想干什么!该学生说:不是我扔的。老师更加生气:做了错事还不肯承认!我明明看见粉笔是从你这里扔出去的,还想抵赖?想不到这个学生眼一横,大喊:我说不是我就不是我!...  相似文献   

3.
万琴凤 《教书育人》2006,(12):40-42
“同学们,是谁为你擦干第一滴眼泪?是谁教会你第一个字?是谁在你需要钱的时候给你送来々是谁在你半夜生病时照顾你到天明?然而,同学们,你们是否扪心自问过:我对父母的挂念又有多少呢?你是否留意过父母的生日?民间有谚语:儿生日,娘苦日。当你在为自己生日庆贺时,你是否想到过用死亡般的痛苦,让你降生的母亲呢?是否曾真诚地给孕育你生命的母亲一声祝福呢?”当主持人不停地抛出这些问题的时候,全场一片寂静,继而传来的是阵阵抽噎……在最后真情告白的时刻,同学们似乎在一瞬之间长大了,千言万语化作一句:“爸爸妈妈,我爱你们”。与此同时进行的是签名活动,同学们无声地走到千人签名白布前,把自己心里想的都写在了上面,一位还未签名的学生懊恼地说:“来得晚了一点就没有签名的地方了,即使把名字写得小一点我也要签上去,因为这将见证以后我对父母的孝心。”这是4月23日我校感恩教育体验活动——“共托明天的太阳”的现场集锦。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有言: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的本领,也无甚用处。并用,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展会上,一则神奇的童话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乐趣。童话题目是《七色花》:从前,有一位天性善良的小姑娘,叫珍妮。有一天,慈善大师奖给她一朵小花,七个花瓣,七种颜色。大师说:“孩子,这是一朵仙花,当你需要什么时候,只要撕下一个花瓣,把它扔出去,就会如愿。”小珍妮十分高兴……后来,她果真用七色花瓣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心愿。同学们听了,都想,生活中也有“七色花?该多好哇!后来,每个同学果真都能得到美丽的“七色花”。  相似文献   

6.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国著名教育家于永正说:“当老师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这是“无痕教育”的真谛。  相似文献   

7.
有位初中的德育主任,每当面对师生间矛盾时,都能处理得很好,哪怕是师生产生严重冲突,甚至剑拔弩张,他也能让班主任冷静下来,让学生心服口服。他说:很简单,拉一把椅子,请怒气冲冲的学生坐下,跟他说:我相信你这样一定有自己的理由,[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曾经有一个故事:有一个中国女大学生去韩国旅游,在飞机场大厅掏钱时不小心把一枚一分硬币掉在地上,这位女大学生没有去捡,一位韩国的学生看见了,弯腰把币捡了起来,对这个中国女大学生说:“这上面有你的祖国,请不要让自己的祖国任人践踏。”看了这个故事,觉得做一名老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江泽民同志曾深刻地指出:“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化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明确地强调了教育德为先,教书先育人。  相似文献   

9.
遍观中学德育,困惑依然,瓶颈仍在: 千篇一律,老生常谈——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循规蹈矩,师道尊严——叫你听话没商量; 虚情假意,夸夸其谈——想说爱“你”不容易  相似文献   

10.
林鸿杰 《师道》2006,(10):41-41
据报载,一位正在上中学的儿子要去网吧玩游戏.因为父亲追上去责骂他,儿子便当街连连出拳殴打父亲。还边打边叫:“你骂一句,我打一拳。”这种对父母不孝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并非少见。例如:有的孩子在家里颐指气使.横行霸道;有的仅仅因为父母批评几句就离家出走:有的因不满父母阻止自己早恋就置父母于死地……这些触目惊心而且频频发生的事例让许多曾经为子女付出过千辛万苦的父母感到震惊、尴尬和寒心.也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感到困惑。  相似文献   

11.
一个年轻人向父亲征求意见:“我想在咱们这条街上开店赚钱,得先准备些什么呢?”父亲想了想说:“你如果不想多赚钱,现在就可凭两间门面,摆上货柜、进些货物开张营业;如果你想多赚钱,就先得准备为这条街上的街坊邻居们做些什么。”年轻人问:“我先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2.
不得不思考的现象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崇尚自由的国家。美国人事必从自我出发。但是在美国又可以观察到这样一些现象:在高速公路上堵车时.一个人独驾一部车的司机决不会变道行驶到联合驾车专用道上:在旅游或购物区.你经常可以看到厕所前排着长长的队伍.但是旁边的另一个洗手间却空着没有人去.因为那是给家庭专用或残障人专用的:在没有红绿灯设施的路口。过马路时.司机在十米开外就放慢速度.挥手让你先过……  相似文献   

13.
引子笔者任教六年级语文学科。一次课间,偶然间听到了两位学生之间的一番对话:“昨天你上QQ了吗?”“上了,我怎么没有看见你呢?”……到底有多少学生经常在网上聊天呢?好奇心促使我在班级内作了一番统计,结果却令人惊诧:全班78%的学生申请了QQ,几乎每一个上QQ的孩子每天或多或少都有半小时左右的时间挂在QQ上,双休日的时间会更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雷长林 《湖南教育》2002,(11):49-49
导语渗透。课前导语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起到开拓视野、衔接知识和叩开入课之门的作用。精心设计课前导语,是进行德育渗透的理想渠道。如教《长江三峡》,可以先有感情地朗诵《话说长江》的主题歌词《长江之歌》: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这样的导语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设问渗透。语文教学中问题的设置是架在教材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在课堂提问中注意德育渗透,能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如教《项链…  相似文献   

15.
案例:一次,笔者到外省一所名牌小学听课,看见雄伟气派的教学楼栏板上,有一排用黑色亚克力铸成的标语:让教育为孩子的可持续发展奠基。亚克力是一种非常昂贵的装饰材料,价格按厘米计算。这则标语不短,且每个字足有1米见方,笔者暗暗敬佩这所名校的出手不凡。这时,跑过来两位中年级女生,一位胳膊上挂着中队委的标志。我指着那排大字问:“小朋友,你能告诉我这句话的意思吗?”两位小朋友都摇摇头。挂中队委标志的小朋友大概觉得这样表示不能令我满意,于是补了一句:“那是写给老师和客人看的。”  相似文献   

16.
陈本富 《四川教育》2002,(12):16-16
社会进步需要教育创新,人的思想发展更要求教育创新,否则,思想教育将逐步失去生命力。案例一:有一道思想品德测试题目是这样的:假若本地发洪水,你家的一台高档新电脑与学校的一台旧电视机都面临被洪水淹没的危险,你会先抢救哪一台呢?按照传统德育的定式,学生的回答肯定是先抢救学校的旧电视机。在我的教育实践中,事实上回答先抢救学校旧电视机的也是多数学生。这是我们几千年来思想教育的结晶,也是我们祖祖辈辈、千千万万教育工作者付出艰辛劳动的果实。但是,看似满意的回答,是否出自学生的内心,是否是学生真实的心迹?课后我…  相似文献   

17.
一、我们如此尴尬:学生这样“担当” 一天,一位初一新生早早到了卫生区,就在即将把垃圾扫成一堆的时候,组长来了,问他:你怎么打扫别人的卫生区?听到这话,他随即用大扫帚将垃圾用力一扫。刚刚打扫好的地面又是一片狼藉……  相似文献   

18.
一、多方面激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尔腾说过:“你的成功大小,往往不会超出你的自信心的大小……不热烈地坚强地要求成功,期待成功,而能取得成功的,天下绝无此理成功的先决条件是自信。”可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自我观念是学好物理的第一要素。  相似文献   

19.
王艳芳  李晶  丛丽莉 《中国德育》2005,(9):14-15,19
走进整修一新的鲸园小学校园,你会被这样的画面所感动:几千平方米的操场上整洁得无任何杂物;教学楼内,两千多人有上有下,秩序井然……这便是无边界网络管理下的校园的崭新面貌。  相似文献   

20.
星期四,我吃完午饭,就往三楼办公室走。刚走到三楼的拐弯处,发现一个身影在办公室门口徘徊。“是哪位同学?”我停住了脚步,仔细一瞧,原来是周亚同学。“周亚,找我吗?”我边问边迎了上去,他也发现了我,在原地不安地摆动着身子,支支吾吾好久也没说清楚一个字,脸上涨得通红,目光一直躲着我。“你一直在等我吗?有事你就说吧。”我拉起他的手,一起走进办公室,顺便给他倒了一杯水递到他手中,“先喝杯水吧。”这时的他脸上显得轻松多了,终于抬起了头,轻声地问:“老师,这学期的思想品德能给我优秀吗?”他是我班的特殊学生,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