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是指示代词,“某某”是“某”的重叠形式,二者在句法、语义上有很大的差别。在句法上,“某”只能前置于某些词语或后置于姓氏;而“某某”除了这两种用法外,还可以充当主语、宾语、中心语、同位语的前项或后项等。在语义上,“某”有时表指别,有时表称代,有时兼表指别和称代;而“某某”一般只表称代,有时还表量的加强。因此,我们认为“某某”不是“某”的构形重叠,而是构词重叠,“某某”是一个称代词。  相似文献   

2.
课堂或课间常会听到学生的诉状:“某某昨天没有值日就逃跑了。”“某某上课看课外书。”“某某天天回家看电视。”“某某偷人家东西。”“某某……”频繁得让老师烦恼不堪,甚至大为恼火,于  相似文献   

3.
课堂或课间常会听到学生的诉状:“某某昨天没有值日就逃跑了。”“某某上课看课外书。”“某某天天回家看电视。”“某某偷人家东西。”“某某……”频繁得让老师烦恼不堪,甚至大为恼火,于是,或大声怒斥,或敷衍了事,或不理不睬。这样,虽然“小报告”少了,  相似文献   

4.
小的时候常常听父母说“隔壁家的某某又考了一百分”、“楼下的某某既懂礼貌又勤快”……长大后父母又常在耳边唠叨“和你同岁的某某小孩都有了呢”、“那谁家的小孩考上公务员了”……等等。我们总是羡慕别人,努力想成为父母眼中“别人家的孩子”,长大后的我们会明白,做最好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老师的地位是崇高的,“天地君亲师”是有牌位供奉的,这是传统文明中灿烂的闪光点。为什么尊重老师?因为他太重要了,他对学生的终身均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过去师徒之间常讲“某某派某某派”,“某某”是“某某的弟子”,说明过去的老师是有文化的影响力的,学生尊重  相似文献   

6.
书名号的用法比较简单,但是在“某某编辑部”“某某杂志社”“某某栏目”中,书报栏目名称上用不用书名号,却没有一个明确的使用规范,让人难以把握。翻查50种刊物,有30种书刊的编辑出版单位署名是“杂志名+编辑部”,其中23种书刊名上加用了书名号,如《人民文学》编辑  相似文献   

7.
教育无痕     
班会由来:最近,班上出现了一种令人烦恼的现象:学生特别喜欢打“小报告”,一会儿你来气呼呼地说“某某不好”、“某某犯错误了”,一会儿他来气急败坏地说“某某欺负我”……可细细调查,学生检举揭发的只不过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面对班级迅速蔓延的这股“不正”之风,我一直思  相似文献   

8.
不知你是否留意,每个班常常会有那么几个“爱管闲事”的孩子。“某某的铅笔丢了”,“某某哭了”,“某某上课吃东西”……有时听得多了,烦了,就会没好气地来一句:先管好你自己再说吧!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还会心生感慨:这些“闲事先生”,  相似文献   

9.
而今,许多外国领导人来我国访问住到某某宾馆或某某饭店时,媒体总是说他们在某某宾馆或某某饭店“下榻”。  相似文献   

10.
王文军 《师道》2008,(11):27-27
最近,我班出现了令人烦恼的现象:学生特别喜欢打小报告,一会儿这个气呼呼地说“某某不好”、“某某犯错误了”,一会儿那个气急败坏地说“某某欺负我”……可详细一调查:学生检举揭发的不过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小焦和小谢同学,他们更是互相找茬,当一方受到批评时,另一方就会露出胜利者的笑容。面对班级迅速蔓延的这股“不正”之风,我一直在思索、找寻着教育的良方。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几年来的小学教育教学中发现这样的一种普遍现象——小学生喜欢打“小报告”:“某某不做作业”、“某某打架”、“某某骂人”……课外有,课堂上也有;教师常遇到,班主任遇到的则更多。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对待这些“小报告”呢?笔者从工作实践中深深体会到,每位教师(尤其是班  相似文献   

12.
“哎呀!双语班的同学都太酷了!某某家的房子是200多个平方的别墅!”“某某的爸爸妈妈每人一辆车,他爸爸的是新型奥迪A6。”“某某有一套阿迪达斯牌的运动服。”……不知什么时候,班里的学生开始讨论这样的“超级新闻”,每每听到这些,我总会觉得心头沉甸甸的,因为这些孩子过早地关注成人的世俗生活,他们缺少对未来真正的价值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相似文献   

13.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遇见这种现象:幼儿间喜欢互赠东西(尤其是大班幼儿),如图书、玩具、彩色笔等物,可隔段时间又去讨回。于是便常听见幼儿向老师报告:“老师,某某小朋友拿了我的彩笔不还给我。”“老师,某某小朋友把我的图书拿回家去不还给我”等。而某某小朋友却说:“他自己说要送给我的!”  相似文献   

14.
有的人藏书,喜欢在书上加盖印章,通常多用私印。讲究一点的.则另镌专印。如“某某藏书”、“某某某藏书印”、“某某珍藏”、“某某曾读”等等。这类印章,称作“藏书印”。  相似文献   

15.
【设计意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同伴群体及幼儿园教师集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关注周围的教师。有的幼儿会自豪地告诉小伙伴:“我认识某某班的老师哦!”“某某班的某某是我的好朋友!”这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需要和体现。大班幼儿再过几个月就要上小学了,将面对新集体、新同伴、新老师。  相似文献   

16.
下课了,老师们陆续走进办公室,办公室里的气氛立刻活跃起来。“某老师,你们班的某某同学这节课又开始捣乱了……”“某某同学真是屡教不改,你看今天又错了这么多……”“某某今天又没有完成作业,我一定要和他的家长好好谈谈……”办公室的门又开了,一位  相似文献   

17.
漫步校园,你是否发现最近海报越来越多了?“某某文学社现在招聘编辑若干名,有意者请到某年级某班某某处报名。”“你想提高英语口语能力吗?来某某英语沙龙吧,这里定期有外教与你面对面地交流。”“首届某某杯漫画大赛即将开赛,赛题简单,奖品丰厚,有意者请快快加入某某漫画社。”“某某计算机爱好者协会最近承接了学校校园网的开发工作,如果你对网页设计、网络编程很熟悉,那么就快快加入我们吧,这里不仅能让你施展才华,还能让你获得开发补贴哦!”同学们,你是否被这些海报所吸引呢?你是否参加了校园学生社团呢?面对诸多校园学生社团,你又是怎么选择的呢?  相似文献   

18.
在一次语言国际学术会议上 ,一位与会专家向举办会议的陈道主致谢 ,说了“向以某某教授为首的东道主表示衷心的感谢”这类的话 ,会后引起议论。议论者不乏知名的语言学家 ,议论的内容是“以某某教授为首”听起来似乎有贬义色彩 ,用得不合适。“以某某人为首”真的是贬义的吗 ?不妨调查一下 ,研究一下 ,再下结论。《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1996 )收有“为首”条 ,意思是“作为领头人” ,所举的例子是 :在某某~的代表团 |犯罪团伙的~分子已被抓获。从词典的解释和例子看 ,“以某某人为首”是中性的。我们考察了当代长篇小说《李自成》 …  相似文献   

19.
我们常常听到教师或家长议论:某某爱好制作航空模型,某某喜欢语文。这种“爱好”与“喜欢”,在心理学中叫做兴趣。兴趣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个复杂的个性品质。它受一个  相似文献   

20.
吴姝  朱正校 《湖北教育》2003,(22):61-61
笔者从事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经常有老师反映:某某学生太调皮了,没法教;某某学生屡教不改,是一粒老鼠屎搅坏一锅羹;某某学生不可救药,朽木不可雕。对那些有这样那样“问题”的学生,老师往往感到束手无策,处理这类“问题学生”的办法一般是讽刺、指责,甚至打骂,或者就是将其打入“冷宫”,不予理睬,放任自流。 听到老师的诉苦,笔者不由想起一个真实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