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谈复分解反应的本质广东韶关铁路二中(512023)刘振明根据初中化学有关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反应发生的条件或有的复习指导书又加上,还要看反应物,如果“盐+盐”“盐+碱”反应时必须两种反应物都可溶,有些则加上“强酸才能与弱酸盐反应”,不挥发性酸才能与挥发...  相似文献   

2.
“鸡免同笼”类型的化学计算是涉及到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物和生成物中质量或体积或摩尔数有加有减的一类反应的计算,利用这种方法,计算简便,速度快,效率高,现举例说明之。  相似文献   

3.
对于可逆反应达平衡时,某反应物平衡转化率=(已转化的该反应物的量)/(投入的该反应物的总量)×100%.有的同学对“增加反应物浓度,此反应物的转化率如何变化”感到困难,仅从上式中分析:增加反应  相似文献   

4.
高中化学(试用本)第一册p152中提及可逆反应中“反应物的转化率”这一概念。用定义式表示为:“某个指定反应物的转化率=(指定反应物的起始浓度-指定反应物的平衡浓度)/(指定反应物的起始浓度)×100%”我觉得关于“转化率”概念的教学,必须弄清楚下面两个问题。一、课本上所指的转化率,实际上是指平衡转化率(或叫理论转化率,最高转化率),是可逆反应到达平衡后,某指定反应物转化为产品的百分数。而转化率是指实际情况下,反应进行到某个时刻,某指定反应物转化的百分数。由于实际情况常常不能达到平衡,故实际转化率常低于平衡转化率。平衡转化率是转化率的极限值。前者只依赖于平衡条  相似文献   

5.
主确读出化学方程式.首先必须弄清“+”、“一”的意义。“+”读作“和”、“跟”或“与”,其中.等号前的“丰”表示某种物质与某种物质反应,等号后的“+”表示有某种物质和某种物质生成。“一”读作“生成”,表示通过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物质,且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总质量都相等。由于化学方程式表示出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和量的关系,因此,它相应地有两种读法。一、——。___,__点燃_、.l·突出质变是关键,反应物生成物要看清。如ZH。+O。AsXiZH。O读作:氢气跟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相似文献   

6.
化学方程式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化学用语,学习化学方程式最基本的要求必须会写、会读、会配平,并通过规范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增强对错误化学方程式的识别与纠正能力。一、义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可概括为“一物二比”。一物:表示参加反应和反应后生成的物质。二比;①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间的分子个数比;②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二、写书写规则:应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符号含义:“+”表示“和”的意思;“一”表示“反应”;“凸”表示“加热”;“+”表示生成物是气体”;“+”表示生成物为难溶于水…  相似文献   

7.
一类题型的妙解四川石柱中学(648100)黎志魁在化学计算中有一类反应物相同,因反应物量的不同而导致产物不同的题型,如等,此类题型在各种试卷中出现频率较高,它们的特点相似,可运用直写方程式的方法快速巧妙求解,可谓“短、平、快”.下面结合实例谈谈此法的...  相似文献   

8.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之间是按化学方程式所确定的质量之比、物质的量之比或气体在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进行反应的.如果某反应中两种反应物的量都已给出,则应先进行过量判断,然后根据没有过剩的(即完全消耗的)那种反应物的量来进行计算.下面就“比较法”在过量计算中的应用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9.
1·“凸”号的使用“凸”是加热符号。该符号所表示的温度范围一般泛指酒精灯火焰温度范围。如果一个反应在酒精灯加热的条件下就能很快地反应,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就可用“凸”来表示这种特定的温度条件。若反应发生所需的温度超过酒精灯火焰的温度,则不用“凸”表示,一偎用“高温”表示。如:2·“‘“’的使用“+”表示在通常状i兄T:,。“抑,t]”tw。门)巳是反应物都为固态或取存物佞.而反应后生成了6态物质,枕应梭往巴1。。“、态物质的化学式后边用“未”符号标出。如:(2)若反应物中有气态物质,则生成物中的气体一般不标…  相似文献   

10.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进行反应时,如果反应物的数量都已给定,必须首先设法找出“用量不足”的反应物,而以此反应物的给定数量作为计算的依据。如何找出“不足量”的反应物,下面介绍几种具体的方法。 [例题]在2M的FeCl_3溶液100毫升中加入含有12克NaOH的溶液,可得到Fe(OH)_3沉淀多少克? 一、从一种反应物的给定数量求另一种反应物的数量,从而确定不足量。具体又可分两种情况讨论。 1.从一种反应物的给出量求另一种反应物的需用量,把得出的需用量与它给出的数量进行比较。解设和2MFeCl_3溶液100毫升完全反应需  相似文献   

11.
当一个可逆反应(反应物不止一种)达到平衡,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其中某个反应物浓度,可以增大另一个反应物的转化率,但它本身的转化率减小。这并未明确指明在什么情况下减小,又在什么情况下不变或者增大。经过在网上查找相关文献资料,涉及这片领域的文献很少,也没有数据支持。笔者利用“三段式”根据平衡常数进行计算,对于高阶方程用Dev-C++软件编写C语言程序算法代码,利用计算机轻松突破方程求解,并将求解结果记录在Excel表格中,再利用Excel表格自带的图表功能绘制数据的变化曲线坐标图,最终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2.
部编高中化学课本中关于平衡常数的意义是这样叙述的:“K值越大表示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对反应物浓度的比值越大,也就是反应进行得更完全些,反应物的转化率也越大。反之,K值越小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小,反应物的转化率也越小。”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蓬勃开展,基于“研究性学习”形式的图表类化学计算题日渐成为近年中考的热门题型.它的特点是有图有表,数据难找,能够较好地考查同学们的信息收集和数据处理能力.因此,正确有效地解读数据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下面以实例说明在数据解读过程中常用的几种技巧.一、相同结果取小量当一个反应中的几种反应物质量数据都提供时,我们要有“不恰好反应”意识.若某种反应物过量,应该选用最不足的那种反应物质量去求生成物的质量.反过来,当生成物质量相同时,则质量数据小的反应物是完全反应的.已知某氯化…  相似文献   

14.
1、注意加入试剂的顺序 在化学反应中,有许多反应与反应物加入试剂的顺序有关,如,向 Al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与NaOH溶液中加入AlCl3溶液至过量,其离子方程式不同,前者为: Al3+3OH=Al(OH)3↓ Al(OH)3+OH=AlO2+2H2O 后者为: Al3+4OH=AlO2+2H2O 2、注意反应物的用量 化学反应的产物与反应物的用量有关,许多反应表明,同样的反应物,用量不同产物也不一样。因此,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当反应物之间有“量”的要求时,书写时要引起注意。例如:NH4…  相似文献   

15.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一得定远二中吴兰英在按大纲要求完成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内容的教学后,学生对课后习题“氯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质量比反应物质量轻”,“镁条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镁条质量增加”这二现象往往都解释得不尽人意,甚至不少同学反应漠然。分...  相似文献   

16.
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和“↓”是我们用来表示生成物和反应物不同聚集状态的符号。但是学生常常不能正确使用。这里通过一些具体例子说明这两个符号的用法。一、表示气体产物 1.凡是反应物中都是固态或液态,而反应后生成了气态物质,就应该在这种气态物质的分子式后边用“↑”符号标出。如:  相似文献   

17.
在近几年的高考化学题中,范围讨论型计算题常作为“压轴题”或“拉分题”。其特点是利用中学化学中所涉及的分步反应(或称平行反应。)这些反应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反应能否发生与某一反应物的量有关,产物的种类可以通过反应物的配比加以控  相似文献   

18.
化学方程式不仅能够表示物质之间的反应情况,而且为计算奠定基础,因此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初学这部分内容,通常有两方面的困难:一是“↑”,“↓”符号的标写;二是配平。在此就这两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 “↑”,“↓”符号的标写是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最基本要求,可以表示出生成物质的状态。在标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如果标写符号,则标在生成物一侧,反应物一侧不标。 (2)“↑”的使用: 若反应物中有气体,生成物中也有气体,不标。如: C+O2=CO2, CH4+2O2=CO2+2H2O。 若反…  相似文献   

19.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初中化学三大基本计算之一,也是三大基本计算中最重要的。其类型有两类: (1)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2)含一定量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计算。 这两类计算的教学要求分别是: (1)掌握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  相似文献   

20.
介绍“守恒法”在求产物的量、反应物的量、产物的组成,在电化学、盐类水解及多步反应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