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毛泽东同志曾被称为职务最高的新闻记者和评论员。他一生中在不同时期为《红色中华》、《新中华报》、《解放日报》、《人民日报》和新华社提供过大量消息等新闻稿件。还亲自撰写了许多优秀评论。笔者最近系统地学习了《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和《毛泽东选集》中的新闻作品.认为毛泽东的新闻评论作品特别是他后期撰写的新闻评论。  相似文献   

2.
陈栋  王丽明 《新闻窗》2006,(5):110-110
如今,除了央视一套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面对面》等典型评论节目外,新闻频道也纷纷推出了《新闻会客厅》等评论节目,山西电视台的《记者调查》、四川电视台的《今晚10分》、湖北电视台的《沟通》等,都是一些颇具特色的电视评论节目。可以说,电视新闻评论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但从总体上看,相比于平面媒体,电视的新闻评论力度与其媒体地位难以匹配。  相似文献   

3.
2004年.是新闻评论发展强劲的一年。全国不少晚报、都市类报纸,相继增设了评论版。在重庆,有影响力的报纸也都开设了评论版。《重庆时报》一创刊,便设了评论版,在此前后,《重庆晨报》有《每日时评》,《重庆商报》辟了《评论》,《重庆晚报》开设《新闻评说》(后改为《都市评说》)。  相似文献   

4.
季苓 《青年记者》2009,(18):54-55
新闻杂志是报道、解释国内外重大时事新闻的杂志,形式以深度报道和评论为主。封面相当于新闻杂志的“头版”,是新闻杂志的“门面”。一些世界知名的新闻杂志,如美国的《时代》、《新闻周刊》,德国的《明镜》,英国的《经济学家》等,都很重视杂志封面的设计制作。在我国,一些新闻杂志也在借鉴国外新闻杂志封面设计的基础上形成了各自的模式,体现出不同于其他新闻杂志的个性。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很多报刊、电视、电台、通讯社以及新兴的网络媒体,各种传媒业态,都在纷纷加强新闻评论力量。传统如《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先锋如《南方都市报》、《新京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新闻评论占据的版面或时间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6.
当前,报业竞争日益激烈。在新一轮改版浪潮中,不论是《南方日报》等传统党报,还是新兴大众化报纸《南方都市报》、《新京报》等,都大量增加了评论栏目或专版以及深度分析类的新闻产品。应该怎样认识这种现象、怎样认识新闻评论(深度分析——我把它作为一种准评论,故而包含在评论中。下面不再注释)、它们对于报业竞争的意义又在哪里呢?本文从四个观察视角来论述之。  相似文献   

7.
自上世纪80年代,《中国青年报》开始推出时评版以来,新闻评论这种文体就在中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全国各地的都市类报纸都纷纷开设了时评版—北京的《新京报》、《北京青年报》,上海的《东方早报》,西安的《华商报》,长沙的《潇湘晨报》,郑州的《大河报》,广州的《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  相似文献   

8.
2007年11月3日至5日,由嘉兴日报社、《新闻战线》编辑部和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嘉兴日报社承办的“新世纪第三届新闻评论高层论坛”在浙江嘉兴召开。来自中宣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记协、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记协和《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9.
佳季 《新闻实践》2007,(7):10-11
今年1月5日,嘉兴日报社同时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杂文报》上刊出《探索新形势下媒体新闻评论记者工作机制——嘉兴日报招聘新闻评论部主任、评论记者》的启事。2月10日,该报面向全国招聘了5名评论记者;3月5日,该报在头版推出“嘉兴时评”专栏,周一至周五每天一篇;在二版推出评论专版,每周五期。该报率先探索建立评  相似文献   

10.
新闻评论是一家报纸的旗帜和灵魂,传达着报纸的立场和观念。然而在当今网络评论大行其道和报纸评论同质化问题的冲击下,报纸评论的地位和影响有所动摇。在突破传统、迎接挑战、力求创新的道路上,《新京报》开辟出的《评论周刊》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应对典范。  相似文献   

11.
张力 《新闻窗》2010,(1):68-69
新闻界的老前辈邓拓曾说过:“没有评论的报纸不是一张完整的报纸”,同样道理,电视如果没有评论也不能成其为一套完整的“电视”。近年来,从中央电视台到地方电视台都加大了新闻评论的力度,以央视《焦点访谈》、《新闻调查》为代表的一大批新闻评论节目一改过去新闻传播“短、平、快”的单一特色,凭借其广度、深度、厚度引领着新闻传播的新走向,而电视评论这种报道形式的生命线正是它的形象性。  相似文献   

12.
雷秀娟 《新闻传播》2010,(8):122-122
新闻评论是报纸的旗帜,也可以说是报纸的灵魂。目前在多媒体激烈竞争、平面媒体靠内容打天下的情况下,新闻评论越发显得地位的重要。事实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已做出了榜样。江浙等沿海城市的报纸,也开辟了《今日时评》之类的专栏等园地,但也还有相当数量的报纸.评论不能坚持.一个重要原因还是认识不到位。作为地市党报的一分子,在此就地市党报的新闻评论工作谈一点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3.
于媚 《新闻世界》2011,(1):105-105,123
新闻评论如何更好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南京《现代快报》以犀利的文风、抨击时弊,深得读者热捧,在创新新闻评论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4.
秦殿杰 《今传媒》2005,(5):42-4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时下中央或省市传媒越来越重视新闻点评的工作了。各地媒体都建立了许多点评的栏目,如《检察日报》的专栏“新闻快评”,《工人日报》的“圈点新闻”,《新华每日电讯》的“及时评论”,都办得很有特色:一是配合新闻,有的放矢;二是一事一评,火力集中;三是篇幅短小、言简意赅:四是专人负责,注重策划。  相似文献   

15.
侯磊 《军事记者》2013,(8):56-57
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知道.新闻理论上的每一点创新都来之不易。而长江韬奋奖获得者、解放军报社《军事记者》杂志主编朱金平,长久以来不断致力于新闻理论的研究与创新。先后出版过《新闻发现论》《新闻记者论》《新闻编辑论》《新闻典型论》《论突发事件报道》《军事新闻摄影论》与《舆论战》等多部实用新闻学方面的专著.发表过100多篇新闻学论文与新闻工作评论。尤其是他在新闻理论创新上的勇气与突破,令人敬仰。  相似文献   

16.
胡冬芳 《新闻世界》2014,(3):116-117
本文以电子版《人民日报》的《人民时评》版块为对象来研究《人民日报》有关民生新闻评论的特点。随机选择《人民时评》板块的评论作为样本进行分析,认为该评论板块的评论文章体现了批判性思维、民主意识和宽容精神。这对于新闻评论者撰写新闻评论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正处在转型期,这种情势之下,新闻评论显示出了它的优势。因为当一件热点新闻被多种媒体关注之后,作为新闻事实本身,已经没有太多的东西可挖掘,这时读者更希望媒体对新闻进行更深层面的剖析、诠释和评论。新闻评论在我国最早起源于报纸。上个世纪初,中国新闻史上出现过一次时评热潮。1904年在上海创刊的《时报》,首立"时评"栏目,使时评这一文体风靡一时,《中国日报》、《民报》、《神州日报》等一批在近代史上颇有影响的报纸,  相似文献   

18.
刘保全 《新闻传播》2006,(11):43-44
刊登在《科技日报》2005年3月17日一版上的评论《农科院所制假坑农的多重恶劣性》一稿,在第16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荣获评论二等奖。这是一篇主题重大、言简意赅的新闻评论精品。它的获奖,为我们撰写新闻评论提供了下述三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余玉 《青年记者》2007,(18):80-80
新闻评论是新闻工作者的十八般武艺之一,新闻评论如何选题?如何使选题独辟蹊径?这是每一位新闻评论者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如果评论选题雷同,人云亦云,缺乏信息含量,那就失去了新闻评论的意义。本文以《湖北日报》最近推出的围绕湖北省第九次党代会的一组新闻评论和"楚天时评"专栏为文本研究对象,探讨该报是如何进行新闻评论选题的。  相似文献   

20.
樊瑾瑜 《新闻知识》2013,(1):99-101
本文采用定量研究和内容分析法,以《华商报》2011年7月-2012年6月的评论报道作为样本,试图通过对都市报新闻评论问责内容、问责方式以及问责对象的研究,进一步考察《华商报》新闻评论的舆论监督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