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祝道建 《考试周刊》2010,(27):31-32
文化语境顺应论对翻译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英汉谚语互译时,译者要充分考虑源语和目的语的文化语境,采取恰当的归化和异化策略,以及适量增补加注的翻译方法,译出源语谚语的内在涵义,更好地实现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一种方式,是源语文化到目的语文化的一种转变。在翻译中如何实现文化内涵从源语到目标语的转换成为判断译文成功与否的一条重要标准。在一定程度上,翻译者对文化策略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文化内涵的表达效果。谚语是一个民族语言与文化的沉淀与结晶。英汉谚语的互译不仅要考虑语言的转换,同时也要考虑文化的转换。归化和异化是文化翻译中两个重要的概念。本文旨在研究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的英汉谚语互译策略——归化与异化,何为主,何为辅的问题。翻译者在英汉谚语互译中应将异化作为主要翻译策略,它不仅能够传递源语的文化情调,而且能够扩展目的语语言的表达。然而,归化在英汉谚语互译中能很好地起到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化负载词汇的翻译,不仅涉及不同语言的转换,而且涉及到复杂的文化因素。为了使译语读者对源语信息达到最佳程度的理解, 它既需要处理语言和文化的矛盾, 还需译出源语的形象、喻义、修辞、民族和地域特色。本文拟从文化差异与文化传递的角度探讨文化负载词汇的归化与异化问题及其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应该采用异化法抑或归化法,是译者在翻译时常见的问题。该文通过探讨小说片段与英语谚语的翻译方法,提出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应尽量使用异化法保留源语语言文化,加以归化法辅助调整译文,使受众更好理解源语作品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应该采用异化法抑或归化法,是译者在翻译时常见的问题。该文通过探讨小说片段与英语谚语的翻译方法,提出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应尽量使用异化法保留源语语言文化,加以归化法辅助调整译文,使受众更好理解源语作品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翻译不仅涉及到从源语到目的语的语言转换,更涉及到译者对两种文化的处理。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异化译法和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归化译法都有其存在的价值。译者在实践中应考虑到各种制约因素,结合翻译目的,灵活地运用异化、归化策略,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7.
语言与文化紧密相联。根据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不同翻译者会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以源语文化为中心的采用异化法;以本族语文化为中心的采用归化法。两者都有其文化成因,它们相互存在。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8.
谚语是人们经过长期使用而提炼而来的语言精华,是语言中最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部分。汉英谚语各自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丰富的内涵,蕴含大量的文化信息(汉语言语各自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和丰富的内涵,并且蕴含了大量的文化信息)。从地域、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思想观念四个方面来阐述汉英谚语的来源差异,并进而讨论在汉英谚语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策略的具体应用,以达到既保持源语的生动形象又能让译者读者理解其深刻寓意。  相似文献   

9.
口译不仅涉及到从源语到目的语的语言转换,更涉及到译员对两种文化的处理。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归化译法和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异化译法都有其存在的价值。译员在口译实践中应考虑到各种制约因素,灵活地运用归化和异化,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直译和意译不等同于死译和胡译,两者是翻译的两种主要方法,并非彼此排斥,而是相互补充.翻译是差异的游戏."直译、意译"是语言层面的比较,"异化、归化"则包含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的比较.以谚语的翻译为例,英汉两种语言都有相当数量的谚语,但风俗习惯和地理位置不同所造成的语言、文化差异,致使在译文语言中很少可以找到意义完全相同、结构相似、字数相等的谚语.如何处理谚语翻译中源发语和目的语的文化及语言差异?本文将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谈英汉谚语的互译.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几部著名的儿童文学翻译作品为对象,研究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归化策略的具体运用,发现归化策略在儿童文学翻译中主要分为两个层面——语际归化和语内归化。文化类因素的归化属语际归化范畴,即由源语向译语的回归;而意象归化、儿童类语言和知识类语言归化和及其它变通归化则实现了成人语言向儿童语言的回归,属语内归化。儿童文学翻译中的这种双重归化能更好地实施作品的审美和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2.
谚语是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的语言符号。谚语的英汉互译不仅涉及到语言的转换,还涉及到文化的转换。从本质上看,翻译是以一种语言为载体的文化内涵转换为另一种文化形式的广义的文化翻译。归化和异化是文化翻译中的两个重要的概念和处理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具体策略。在英汉谚语互译中如何实现文化内涵从原语到目的语的转换成为了判断译文成功与否的一条重要标准。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谚语英汉互译的文化策略,应以异化为主,走异化的道路,以便更好地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13.
马小敏 《考试周刊》2008,(50):231-232
英汉习语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习语翻译要处理好语言和语境的矛盾,不仅要译出源语习语的形象、喻义,还要译出其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所以英汉习语互译时,除用直译和意译外,还有多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4.
双语词典是沟通两种语言的桥梁,也是传递两种文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双语词典中必然涉及到两种语言的对译,即两套符号的对应。双语词典编纂者在进行词典翻译时就不能将其简单处理为逐字对应的翻译,而要充分考虑如何用目的语更恰当、准确的地表达源语。归化与异化这两种翻译方法强调是从文化层面上来处理源语与目的语的对译,因此,本文将从翻译理论中的归化与异化角度,探讨为我国外语学习者广泛使用的几部英汉词典中的习语翻译,并将其总结分类。  相似文献   

15.
雪漠通过大量乡土语言的书写,凸显其小说《大漠祭》与《猎原》的甘肃地域民俗、民情和民风。两部小说共包含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及方言在内的1046条乡土语言。运用周领顺教授提出的“直译”“意译”连续统理论,对小说英译文本的翻译策略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发现,译者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与林丽君(Sylvia Li-chun Lin)对不同类型的乡土语言善于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进行翻译。其特点是:成语以解释性意译为主,谚语和歇后语多使用直译策略,惯用语和方言主要采取归化式意译的方式处理。两位译者把直译、意译、归化等翻译策略灵活地结合起来,在保持源语文化韵味的同时兼顾了译文的接受性,使译文和原文得到了较好的契合与呼应。  相似文献   

16.
浅谈文学翻译中异化与归化的辩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金 《天中学刊》2003,18(3):92-93
在文学翻译中,从文本内容、作者意图及读者要求三方面出发,异化与归化是对立统一及相互补充的关系。在翻译过程中选择异化还是归化,应通过分析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是相似、错位还是出现空缺来决定。  相似文献   

17.
习语在人类语言中是普遍存在的。习语是语言使用过程中独特的表达形式,包括俗语、谚语和俚语等。习语广泛传播于民间,语言简洁扼要,体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一般来说,习语与一个国家的历史背景、宗教、地理和习俗密切相关。归化与异化是习语翻译中处理文化因素的两种策略。归化是把原语本土化,采用目标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归化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异化要求译者靠近作者,采用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以模因理论为指导,通过跨文化语言转化中归化与异化的分析,指出在翻译过程中,既要解构源语模因,还要重构目的语模因,并对比各自语言文化的差异,选择合适的翻译手法,来达到归化翻译或异化翻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异化与归化从语言与文化两个层面考察译文在源语文化,源语语文规范与目的语文化,目的语语文规范的翻译取向,是文学翻译批评的崭新视角,本文从异化与归化的角度,分析探讨了在翻译中如何把握汉语四字结构运用的度,提出在语言层面上四字结构归化的度可稍大一些,在文化层面上四字结构异化的度稍大一些这一论断。  相似文献   

20.
翻译是源语和译语在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上的转换过程.对文化因素的处理主要有两种方法,即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各民族文化间的交流的日益频繁,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就必须通过异化方法,尽量保留原作的民族文化特色,突出源语文化的价值和地位,在译语中建构源语的民族文化身份.同时,考虑到译文读者对源语文化的接受能力和译文的可读性,译者只能通过归化翻译对源语文化加以补充说明,使译文符合译语语言文化规范,以便达到交流与沟通的目的.翻译中的文化异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而语言上的归化则是对译文语言表达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