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玉军 《海外英语》2014,(20):168-169,177
旅游文本有效翻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该文突破了对语篇功能的笼统划分,以曾利沙对旅游文本信息分类为切入点,通过对英汉旅游文本的平行对比分析,在充分认识英汉旅游文本信息传递差异性的基础上,试图从信息重组,文化信息和美学风格三方面探索旅游景点介绍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桂林旅游业的发展,大量的英文旅游文本出现,为游客提供了完整、详细的旅游信息。桂林旅游英文文本是宣传桂林的良好形象,可促进桂林旅游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游客的消费取向。但许多中国人编写的英文旅游文本并不符合外国游客的旅游心理和消费心理。探索桂林旅游英文文本的实现与归化,以满足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可增强信息传递和促进消费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本着为达到汉语旅游文本英译本吸引外国读者的目的,同时完成其信息与呼唤功能,文章以功能翻译理论即翻译目的论、文本类型及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分别从信息传达、语言转换中语篇和句法两个层面深入探讨汉语旅游文本英译的具体翻译方法,以期在未来的旅游文本翻译领域中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旅游景介文本的翻译应考虑源语文本的语篇功能。从语篇功能角度研究旅游景介文本,得出其具备信息功能、描写功能和呼唤功能。信息功能是基本功能,翻译时应注重译语读者的需要,进行增、删、解释、改写等。描写功能是外在功能,翻译时应注重译语读者的审美情趣。呼唤功能是旅游景介文本的主导功能和内在功能,翻译时应进行功能性归化。在翻译时,语篇功能的指导下翻译旅游景介文本,能够更好地发挥更好的读者效应。  相似文献   

5.
该文从平行文本的视角研究桂林旅游公示语的翻译策略,从平行文本的文本类型、语言习惯、目的语受众等因素出发,力求公示语英译做到突显信息、表述专业、简洁规范,从而更好地发挥旅游公示语的作用,进一步提升桂林国际化旅游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6.
从功能理论特别是翻译的目的论角度探讨泉州市旅游信息的中文文本翻译成英文文本所采用的策略.泉州市旅游文本是典型的以呼吁读者采取行动为目的的呼吁性文本,旨在吸引游客并且传播泉州文化,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以这两大目的为中心灵活选择策略,包括汉语短句的短语化处理、段落为翻译单位、翻译转移和文化信息的说明,使泉州的旅游资源在更广阔的范围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陈芳 《海外英语》2015,(2):37-39
翻译目的论认为,旅游信息文本在于传达信息,兼具表达和感染的语言功能,旅游文本翻译应采用工具型翻译下的等功能翻译法。旅游业作为一种服务行业,涉及心理学的诸多方面,旅游心理学也是研究旅游翻译的一个重要视角。本文从影响旅游者知觉的四大刺激原理,分析等功能翻译法在旅游汉英翻译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翻译目的论认为,旅游信息文本在于传达信息,兼具表达和感染的语言功能,旅游文本翻译应采用工具型翻译下的等功能翻译法。旅游业作为一种服务行业,涉及心理学的诸多方面,旅游心理学也是研究旅游翻译的一个重要视角。本文从影响旅游者知觉的四大刺激原理,分析等功能翻译法在旅游汉英翻译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纽马克的文本功能理论为归化和异化翻译法在不同类型文本中的运用提供了理论指导。旅游文本属于典型的"呼唤型"功能文本,以传递信息、诱导行动为主;同时,其间蕴涵着大量极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信息。因此旅游文本翻译既要准确地传达出原文的信息,又要在语言形式上通俗易懂。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结合文本的不同功能和交际目的 ,充分考虑受众的接受能力,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归化异化翻译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和以自助游为主体的线上旅游信息需求的剧增,乡村旅游目的地线上信息的准确性日益受到旅游者的关注.OTA作为获取乡村旅游线上信息的重要渠道,其信息服务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据此,以传播学中使用与满足理论为视角,对3个OTA平台中7个乡村旅游目的地的问答文本进行词频分析和类目分析,发现住宿、交通、游览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从把握酒店需求变化、规范交通信息管理、提升游览信息质量、加强信息整合等方面予以优化.  相似文献   

11.
栾兴正 《英语广场》2022,(21):15-18
旅游文本指旅游活动中所涉及的宣传介绍及公共标识语等文本信息。作为连接景区与游客之间的纽带,旅游文本有助于宣传旅游信息,传播历史文化,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做好旅游文本的翻译工作对于推动文化交流、吸引海外旅游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功能翻译理论三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诚原则,分析天津市五大道景区英译文本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旅游翻译的方法策略。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汉英旅游平行文本的对比分析,发现他们具有相似的写作动机和文本功能,但由于汉英民族的思维差异,二者在语言特点、信息功能、审美习惯、认知图示、文体风格上表现出较大的不同,这些不同又影响到《昭通旅游导游词》这类旅游景点介绍文本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姚慧  南佐民 《现代语文》2013,(5):148-150
旅游正在发展成为世界性的热潮,旅游文本的作用也在逐渐凸显。旅游文本不仅能够介绍旅游地的相关信息,也是文化交流的一种有力手段。然而,当前旅游文本的英译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试图探讨互文性理论在旅游文本英译中的应用,研究旅游文本中的互文现象及其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4.
根据文本类型学和在此基础上创立完善的功能目的论,旅游文本主要为操作型文本,具有引导功能。在旅游文本翻译中,对在不涉及文化信息的文字部分应以归化翻译为主,对传递文化信息为主的文字部分以异化翻译为主。在具体的实践中,应发挥译者的专业判断,将归化和异化综合运用到旅游文本翻译中。  相似文献   

15.
侯迎慧 《天中学刊》2011,26(4):84-86
旅游资料是海外游客了解旅游信息、感知异域文化的一扇窗口,其翻译实质上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在跨文化语境旅游文本翻译中可以采用删减低值信息、补偿文化缺省、遵从译语规范、归化异化结合等策略,以期提高跨文化语境中旅游文本的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6.
随着近年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各式各样的旅游指南在市场上出现。与大多数旅游文本不同的是,旅游指南属于纯粹的"信息型文本":向旅游者介绍景点的地理位置、文化历史典故、行程线路、服务设施等丰富的旅游资讯。本文以《欧风华韵七彩澳门》旅游指南为例,通过介绍该旅游指南的用词、句法、修辞等特点,概述旅游指南的文本特点,为旅游翻译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张燕清 《海外英语》2011,(11):19-20
该文从跨文化交际信息转换的视角入手,以西安大雁塔广场西苑陕西民风民俗介绍的文字翻译为例,阐述在旅游文本,尤其是涉及独特的民族文化的旅游文本翻译中,如何处理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语言差异,以达到传播文化、宣传自己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旅游业,特别是入境旅游的迅速发展使得旅游文本的英译成为一种必须和必然。在全球化的今天,旅游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除了实现信息的传达,更该发挥文化传播功能,使中国文化凸显自己的特色。然纵观眼下多、广、杂的英译旅游文本,普遍存在中国文化身份缺失的现象。这既跟旅游业发展中文化的迷失以及旅游文本本身特点有关,又与译者自身文化自觉感及译事研究上的缺失密不可分。这里我们探讨旅游文本里中国文化身份缺失的成因,并试图寻找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福建土楼旅游文本的汉语文本包涵土楼独特的建筑特色和土楼文化信息,在汉译英过程中应该采取"以信息为中心"的翻译策略,采用各种方法使译文符合英语旅游文本表达惯例,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类似的感受并接受其中蕴涵的文化信息,从而促进土楼文化的对外宣传和土楼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双语或多语平行文本是旅游景点营建语言环境的一个重要环节。从文本功能角度而言,旅游文本兼具信息和呼唤功能,旅游景点的景点名称和景点说明文本的双语文本应采用以“归化”为主导策略的平行模式,而非对等模式;文本的内容和形式应符合平行文本各自的语用特点,达成意义和功能上的文内连贯和互文连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