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贾晓莉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7):112-112,298
盈余管理是管理层、会计信息使用者博弈的和解,它是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为达到管理层自身利益最大化,对会计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的行为。按照博弈论,可以将盈余管理的决策过程看作一个非博弈的过程,也就是局中人事先彼此不能形成有约束的合约。博弈论视角下的盈余管理,是在各方博弈行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选择管理者盈余管理的决策时机。  相似文献   

2.
高考  年旻升 《软科学》2015,(2):15-18
通过引入三参照点理论对主体的主观感受接近现实的刻画,将其融入经济学的决策框架中分析选择行为,最终得出短视行为根据贫困状态而不同。"水深没顶"和"水深齐腰"的贫困主体倾向于冒险和投资周期长的远见行动,而"水深齐颈"的贫困主体则更倾向于采取短视行动。并在此结论上探讨了"斯科特-波普金之争"。  相似文献   

3.
指出数字图书馆与出版商在经营性质、法律地位和社会价值方面十分相似,二者拥有博奕基础,二者的博奕关系表现为合作和非合作两种情况。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得出数字图书馆和出版商的合作和非合作博弈解,指出二者合作将达到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应聘欺骗行为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聘欺骗是在招聘方与应聘方信息不对称及就业压力增大的情况下产生的,尽管这一机会主义行为不道德,但从经济学角度看,应聘欺骗行为对应聘方来说可能是最优策略.本文用博弈论方法分析了应聘欺骗行为在经济学上的合理性,并提出如何应对应聘欺骗行为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前,博奕论正在引发一场经济学方法论革命。博奕论是以信息为基础来分析竞争性行为的,仑与竞争情报分析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本文详尽地描述了如何通过纳什均衡及其精炼概念,以及有关分析方法在市场竞争情报分析中的应用,从而为竞争情报分析提供一个共同的先进而有效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6.
博弈论是一种“游戏理论”,它是一门以数学为基础的、研究对抗冲突中最优解决问题的学科。博弈论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它能够促进人类思维的发展,促进人类的相互了解和合作。博弈论是一种科研方法,在很多学科中被广泛地应用,尤其是一些理论模型的分析,在经济理论中应用更加广泛。本文通过博弈在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时,行为主体的决策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探讨博弈论在会计工作中的运用,讨论会计工作中的“纳什均衡”问题。一、博弈论的典型问题一个完整的博弈通常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博弈的参加者、博弈信息、博弈方可选择的…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来临之际,中国社会经济体系开始向着全新阶段发展,并形成系统的新制度经济学,侧面展现出制度在人们实行经济学分析时的必要性,这也充分说明了我国社会经济体系的建设与发展逐渐向更高阶层推进,国家社会经济体系也因此进入转型时期.制度变迁视角下,地方政府必须明确社会制度与经济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采取推进社会经济体系发展的有效行为,保证社会经济得以持续稳定发展.从影响因素来看,地方政府所采取行为可分为理性行为与非理性行为,这两种行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同作用与影响.本文将结合《非理性消费》一书,着重分析地方政府非理性行为发展,基于经济学解析地方政府非理性行为在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形成因素,为规范政府行为、实现理性管理目标提供正确思考与探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来临之际,中国社会经济体系开始向着全新阶段发展,并形成系统的新制度经济学,侧面展现出制度在人们实行经济学分析时的必要性,这也充分说明了我国社会经济体系的建设与发展逐渐向更高阶层推进,国家社会经济体系也因此进入转型时期.制度变迁视角下,地方政府必须明确社会制度与经济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采取推进社会经济体系发展的有效行为,保证社会经济得以持续稳定发展.从影响因素来看,地方政府所采取行为可分为理性行为与非理性行为,这两种行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同作用与影响.本文将结合《非理性消费》一书,着重分析地方政府非理性行为发展,基于经济学解析地方政府非理性行为在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形成因素,为规范政府行为、实现理性管理目标提供正确思考与探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张旋璇  曹国华 《软科学》2017,(10):130-135
以2016年的跨境电商税改和正面清单为背景,应用演化博弈论和Benrand模型对跨境电商企业的决策行为进行了三阶段博弈分析.第一阶段通过演化博弈论分析企业和监管机构的博弈,得到了超额收益、备货成本和处罚收入、舆论压力分别与企业备货概率和监管机构监管概率之间的关系;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利用Bertrand模型分析了跨境电商企业和传统贸易企业的价格竞争,其中第三阶段还对传统贸易企业加入了互补商品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并得出了进口跨境电商企业在价格竞争中的针对弹性系数的变化采取不同的定价策略.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怒江水电开发项目竞争情报研究案例的剖析,介绍了应用竞争情报方法对项目实施背景、相关各方的博奕行为特征及其影响进行分析的结果,并得出了若干结论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出于主流经济学科学化发展的需要,以及博弈论与主流经济学在哲学基础与研究范式上的一致性,博弈论逐渐融入经济学的发展中。但是,由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属性决定,即其具有历史性、阶级性、实践性,博弈论在经济学研究中是有局限性的。  相似文献   

12.
企业内部冲突的协同进化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强  王立宏 《中国软科学》2003,(10):72-74,71
企业的内部冲突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企业的决策往往是企业内部冲突各方利益协调的结果。以往对企业内部冲突的分析多采用博弈论方法进行,局限性较大,不适合作多博弈方、多目标冲突分析。本文将协同进化思想应用到冲突分析中,建立相应的冲突分析模型,给出模型求解算法,能有效地解决冲突分析中存在的不足。该方法尤其适合于冲突方较多、各方关心的指标较多的情况,通过协调冲突各方。在企业整体利益得到基本保障的前提下。企业内部各方也能达到满意,从而兼顾了企业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3.
信息不对称、时变与跨期影响下的权变决策通常表现为一个策略序列,有意设计出来的策略系列可称为"谋略"。传统组织行为中博弈论的应用主要局限于委托代理理论,事实上,猜测、试探、"干中看"等策略有着更广泛的应用,它在组织内外几乎所有的互动中都会出现,例如组织建言、团队沟通与效能、高管团队运作、组织变革、战略互动等。从管理实践的角度来看,只要存在行动、决策与信息不对称,就会出现博弈、策略与谋略;从理论发展的角度来看,猜测、试探、"干中看"等策略是对传统管理决策理论和经典博弈论的一个拓展。  相似文献   

14.
博弈论和企业竞争情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博弈论概述 1.1博弈论简史 博弈论(Game Theory)又称对策论,起源于本世纪初,1994年诺依曼和摩根斯坦恩合著的《博弈论和经济行为》奠定了博弈论的理论基础.50年代以来,纳什、泽尔腾、海萨尼等人使博弈论最终成熟并进入实用.近20年来,博弈论作为分析和解决冲突和合作的工具,在管理科学、国际政治、生态学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岳东村普法协会为例,通过经济学视角,对农民时参加公益协会的的积极性为何不高的社会现象做出合理讨论。具体使用了经济学中的成本收益分析和博弈论方面的理论,同时也对农民行为逻辑做出了假设。  相似文献   

16.
博弈论是经济学中的重要分析工具,在企业纳税筹划领域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博弈理论建立适当模型,分析企业间、企业与征税机关以及与国家政府间的博弈关系,指出纳税筹划是市场经济时期企业必然的选择,对于合法的节税行为理应得到理解和支持。  相似文献   

17.
应聘欺骗是在招聘方与应聘方信息不对称及就业压力增大的情况下产生的,尽管这一机会主义行为不道德,但从经济学角度看,应聘欺骗行为对应聘方来说可能是最优策略。本文用博弈论方法分析了应聘欺骗行为在经济学上的合理性,并提础如何应对应聘欺骗行为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背景下,人类认知所带来的挑战正在重新定义经济学、运筹管理以及计算理论的新发展方向,呈现出引人注目的全新研究内容。与此同时,算法博弈论的迅猛发展,将计算因素与人的有限理性巧妙结合起来,为研究数字经济环境下的各类博弈场景提供了一个统一而简洁的方法框架,为经济学和博弈论带来了新的研究视角。本文回顾了数字经济不同情境下涌现出的各类经济均衡解的新概念,聚焦于参与者的策略行为对均衡结果的挑战与影响,运用算法博弈论对参与者策略行为进行激励分析,刻画博弈过程中参与者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并评估不同策略行为对系统均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选择网络节点与通道的Java决策树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决策树是一种随机性决策方法.在决策树方法中,以期望收支值作为决策目标,根据可能出现的状态及概率,确定最优行动方案.本文给出了决策树的Java网络算法Decision_Tree,可在兼容Java的网络浏览器上调用和运行.决策树Java网络算法可用于网络中节点与通道的搜索选择,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表面上看似乎是披露公司的单方面行为,但实际上这一活动涉及到不同利益主体,包括上市公司的投资者、经营者以及政府等监管机构。因此,最终是发布真实的亦或是虚假的信息,是这些不同主体基于自身利益考量,经过多重博弈之后所产生的结果。要从根本上解决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分析这些利益主体背后的行为动机,掌握其会采取何种策略。博弈论作为一种有效的分析工具,利用它正好可以分析各方利益主体的行为动机。因此本文从博弈论的视角出发,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研究进行归纳分析,以期更加清晰地揭示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