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如果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那么身为孩子“精神导师”的父母,理应做孩子阅读之路上的陪伴者、同行者,与孩子在书香浸润中共同成长。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沃土”,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效仿的“偶像”,也是孩子一辈子的“精神导师”。我的儿子子钧是一名三年级学生。他活泼开朗、爱好广泛。  相似文献   

2.
有一对夫妇,工作之余,除了打麻将,没有任何别的爱好。每天打麻将他们都要“鏖战”到深夜十一二点,而且平时在家里,言谈也必是麻将。家不像家,俨然是赌场。由于忙着打麻将,他们无暇顾及孩子。于是在给足孩子一天的饭钱之后,便放任自流。至于孩子是否做了作业,功课如何,甚至孩子是否吃了饭,在搓麻声中是否能休息好,都不管不问,只顾自己玩得快乐。就这样,失去了父母的监督,孩子也找到了自己的快乐,那就是去网吧玩网络游戏。除了用于必需的一日三餐,他把父母给的钱全部用来上网。当父母晚上“挑灯夜战”的时候,他则在网络游戏中尽情地“纵横驰骋…  相似文献   

3.
《家教世界》2011,(7):62-62
像所有心都玩野了的孩子一样,生于山西阳泉的李彦宏小时候并没有多么大的志向。因为家里有3个姐姐1个妹妹,唯一男孩的他,确实格外受到父母的“关爱”。  相似文献   

4.
儿大不由娘     
随着外甥小皓的长大,姐姐家里失去了往日的温馨。姐姐、姐夫和小皓之间的“冲突”日益升级——小皓由原来的与父母顶嘴,发展到要与父母兵戎相见。外甥在我的印象当中可是个听话的好孩子,有时在生人面前,他还会腼腆得像个小姑娘。我决定找时间和他好好谈一谈。  相似文献   

5.
孩子发“人来疯”是指家里来了客人时孩子故意在客人面前闹来闹去,或给父母提出各种要求,为什么有的孩子会发“人来疯”呢?一是为了在客人面前表现自己,吸引大家的注意有些孩子发“人来疯”是因为客人来了,父母只顾与客人谈话,把他放在一边,孩子当然会不高兴,为了吸引家长和客人对自己的注意,他就有可能故意做出许多行为,以显示自己的本领和存在。二是因为客人在时提出一些要求,父母不好拒绝有的家长平时对孩子管教过严,当家里来了客人,家长对孩子的态度会比平常温和些,也不轻易当着客人的面训斥孩子。这样,孩子就觉得特别“自由”了,得意志…  相似文献   

6.
“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就由幼儿园的老师管他了,我们在家里只要保证他吃好、睡好就可以了。”“我们上班很忙,反正孩子有幼儿园老师照顾着,我们就放心了。”“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基本上吃个饭,看会儿动画片就要睡觉了,我们和他的交流很少。”自从把孩子送进了幼儿园,许多父母都当起了“甩手掌柜”:反正孩子在幼儿园有老师照顾,有小伙伴和他玩,又能学到知识,又不会孤单,我们做父母的没什么好担心的,也没什么好教他的。其实,父母们并不知道,一个孩子的健全发展,固然离不开他在幼儿园的群体生活,但更离不开家庭的温暖。因此,家长们,不管您的工作有…  相似文献   

7.
一年级刚入学时,我班的心雨同学总闹着不来上学,每天把父母折腾得焦头烂额。好不容易拖到教室里,孩子拉扯着父母不让父母离去,引得很多孩子围观,产生了不良影响。其父毫无办法,遂向我求助。我详细询问了家里情况,得知:心雨是老二,还有个姐姐,从小娇生惯养,滋生了不少毛  相似文献   

8.
家庭教育的主要“老师”是父母。当父母的人,要做好这一“本职工作”,也并不容易。尽管现在多是一对夫妻一个孩子,即一个“学生”两位“老师”,但严父、慈母的传统伦理在小家庭中仍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以致父母并没有把孩子当作“学生”。孩子也没把父母看成“老师”。有的孩子,在学校里听从老师教导,遵守纪律、爱护公物,认真学习,乐于助人,回到家里却成了霸王,十分任性,乃至飞扬跋扈。做父母的为了  相似文献   

9.
有一个孩子在同学中的人缘很不好,因为他经常“说谎”。譬如,他捡到了一块怪异的石头,就会对同学们说:“这是一枚宝石,可能价值连城。”同学们哄堂大笑,可是他并不在意,继续对身边的东西发表“另类”的看法。久而久之,老师把他的问题反映到了孩子的父亲那里。父亲听了,却不认为孩子在撒谎,而是认为孩子是在想像。有一次,孩子在泥地里又捡到一枚硬币,他神秘兮兮地拿给他的姐姐说:“这是一枚古罗马硬币。”姐姐拿过来一看,发现这是一枚十分普通的旧币,只是由于受潮生锈,显得有些古旧罢了。孩子的姐姐便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希望父亲好好惩罚他,…  相似文献   

10.
编前语:有的时候,我们未必真正把教育孩子看作一项需要家长言传身教倾注爱心与关怀的“工程”,而仅仅是我们生活的一种附带,对孩子的漠不关心、父母不合等给孩子带来难以消除的负面影响,会导致孩子因“亲情饥渴”而出现心理上的障碍,从而使孩子用另一种方式去弥补心灵的这项空白。请听一位孩子长辈的焦虑。咨询员:A来访者:BB:我是一个孩子的姑姑。这个孩子自从上了初一以后开始拿家里的钱,从一百一百地拿发展到有一次开运动会拿了家里的1000元,上星期到他爷爷那里整整拿走了2000元。他有点贪嘴,爱吃东西,他说家里面不给他买他要…  相似文献   

11.
有一个孩子经常“说谎”。譬如,他拣到一块怪异的石头,就会对同学们说:“这是一枚宝石,可能价值连城。”同学们哄堂大笑,可是他并不在意,继续对身边的东西发表另类看法。久而久之,老师把他的问题反映到他的父亲那儿。父亲听了,并不以为孩子是在撒谎,而是在想象。有一次,孩子在泥地里拣到了一枚硬币,他神秘兮兮地拿给他的姐姐,说:“这是一枚古罗马硬币。”姐姐拿过来一看,发现这是十分普通的旧币,只是由于受潮生锈,显得有些古旧罢了。孩子的姐姐把这件事告诉  相似文献   

12.
如果向已经做了父母的人问上一句:您爱自己的孩子吗?或许大家都认为这是多此一问。但是在笔者看来,“爱孩子”和“会爱孩子”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爱孩子”是一种连老母鸡都会的本能,而“会爱孩子”则是时代对现代父母提出的更高要求。特别是现在,家里只有一个孩子,既要让他成人又得让他成才。所以,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不应该只是给予孩子爱,更应该给予孩子正确的爱。一、爱孩子,要给他一个好的家庭环境。美国的教育家黛安·E·帕普利和萨利·W·奥尔兹有这样一段话:“如果儿童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指责;如果生活…  相似文献   

13.
读者俱乐部     
上期话题讨论“你会单独把孩子留在车上?”反馈情况:●如果是在国外(比如:美国英国、俄罗斯等)我会单独把女儿留在车上,甚至是让她单独坐火车,但是在中国我就不敢了。毕竟只有一个孩子,如果仅仅为了锻炼孩子,丢了怎么办呢?———湖北沙市刘媛●我不会单独把孩子留在车上,毕竟这太危险了。在拥挤的人群中,我也不愿意完全放开手,让他自己走路。牵着他、抱着他都是为了让他少受挫折。如果真的对他“漠不关心”,不仅会让他遭遇不必要的挫折,说不定等他长大了他还会来埋怨做父母的。———北京那姗●小的时候,家里兄弟姐妹多,父母也顾不上照看我…  相似文献   

14.
有一天,达尔文在外面玩耍时,从泥巴地里挖出一枚硬币。回到家里,他兴奋地把姐姐叫到一边,神秘地对她耳语道:“瞧!一枚古罗马人铸造的硬币。”姐姐接过一看,发现只不过是枚很常见的硬币,仅仅是因为受潮而锈迹斑斑,显得古旧而已。她对弟弟的“说谎”很生气,到爸爸那儿告状,要求对他进行惩罚。可是这位父亲却无动于衷,甚至把儿子叫过来,当面夸奖道:“孩子,你的想象力真丰富!我怎么能责备你呢?”  相似文献   

15.
有一个孩子在同学中的人缘并不好,因为经常“说谎”。譬如捡到了一枚怪异的石头,他会对同学们说:“这是一枚宝石,可能价值连城。”同学们当然哄堂大笑。可是他并不在意,他常会对身边的东西发表另外一种看法。久而久之,老师把他的问题反映到了孩子的父亲那里。但父亲没有批评他,只是暗中观察。有一次,孩子在泥地里捡到了一枚硬币,他神秘兮兮拿给他的姐姐说:“这是一个古罗马造的硬币。”孩子的姐姐拿过来看,却发现这是十分普通的旧币,只是由于受潮生锈,显得有些古旧罢了。孩子的姐姐便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希望父亲好好惩罚他,让他改掉那种令…  相似文献   

16.
肖宪根 《师道》2005,(10):44-44
有一天,达尔在外面玩耍时,从泥巴地里挖出一枚硬币。回到家里,他兴奋地把姐姐叫到一边,神秘地对她耳语道:“瞧!一枚古罗马人铸造的硬币。”姐姐接过一看,发现只不过是枚很常见的硬币,仅仅是因为受潮而锈迹斑斑,显得古旧而己。她对弟弟的“说谎”很生气,到爸爸那儿告状,要求对他进行惩罚。可是这位父亲无动于衷,甚至把儿子叫过来,当面夸奖道:“孩子,你的想象力真丰富!我怎么能责备你呢’”  相似文献   

17.
刘清 《家教指南》2003,(10):28-29
孩子长成了小大人,作父母的该高兴吧?完全不是这么简单!作父母的猛然惊觉:那个整天腻在父母身边的孩子、那个每天拉着妈妈找鸟蛋的孩子已经不见了。他常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在父母面前他变得沉默寡言,接到同学的电话他却总是滔滔不绝。父母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他想要什么,不知道他的心事,何谈对他进行教育?想要让你青春期的孩子继续在你面前唧唧喳喳,主动与你分享他的成就与愉悦,真心与你探讨他的失败与困惑吗?本文可能会对你有所帮助。父母是否拥有一颗童心,是非常重要的。童心未泯,才能抛开“大人”、“父母”等身份,以孩子的眼光去看孩子眼…  相似文献   

18.
有一对夫妻生了一个女儿,他们一直盼望能再生一个儿子,就在他们快四十岁时,一个男孩呱呱坠地了。他就是小郭,作为家里的独生子,他从小就被父母万分宠爱。小时候,小郭和姐姐打打闹闹,不管姐姐是否有理,父母总是说你是姐姐,要让着弟弟。久而久之,小郭就成了家里的小皇帝,任何事都要顺着他的意,任何人都要以他的意见为中心,与家里人稍有意见不统一,他就要动手打人。  相似文献   

19.
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正在形成“我是谁”的自我意识。正处于自尊心极强的阶段,面对一系列的当众屈辱,一般孩子都承受不起这样沉重的打击。更何况他本来就是一个不善表达的孩子。而父母如果仍然像以往一样要求他、批评他,只会起到雪上加霜、火上浇油的负作用,使孩子的问题更趋严重。即使一些孩子眼下不出现异常,也可能成为以后诱发心理问题的隐患。本案中的李铭从小是一个听话、省心的孩子,这样的孩子也是容易受伤害的孩子,他们往往不善倾诉内心的苦闷。对于这种性格的孩子,父母尤其要关心他们内心的感受。在家庭教育中,建议父母:从小要允许孩子适当顶嘴。不要一昧要求孩子“听话”。实际上,父母在家里也代表了“权威”,孩子跟父母“顶嘴”需要“反抗权威”的勇气.所以,“顶嘴”的孩子也更具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20.
如今,在欧美,一种新型的家庭关系已经形成,并开始瓦解旧的家庭关系。这种新型的家庭关系就是父母与孩子不再等级森严,父母和孩子是朋友,他们之间几乎没有什么代沟了。父母是子女的朋友这种新型的关系体现在家庭中的方方面面。孩子在称呼父母时不再需要用敬语,孩子与父母讲话时,可以直接用“你”字;孩子还可以直呼父母的名字,而不用非得管母亲叫“妈妈”、父亲叫“爸爸”。父母与孩子有了相同的爱好,甚至是最激烈的摇滚音乐,父母也会和孩子一样喜爱。孩子可以对父母说:“嘿,这是一张新音乐专辑,你听了吗?”或是“你要和我们一起去听某某歌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