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地方志索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志索引是一种比地方志书目更有效地揭示方志内容的检索工具,在方志编撰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旧志、新志是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限划分。作者在对新旧地方志索引的编制状况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对旧志、新志索引的类型和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我国旧志没有索引,首轮省、市、县新志绝大多数不设置索引以及方志界对书后索引比较陌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论述了续修地方志编制索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主张将索引当作志书体裁之一,从第二轮志书编纂起实行迷、记、志、传、图、表、录、索引八体并用,以志为主的编纂体例,并且认为计算机辅助编制模式促成了地方志书普及索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夏侯炳 《中国索引》2010,8(1):21-26
从我国旧志没有索引,首轮省、市、县新志绝大多数不设置索引以及方志界对书后索引比较陌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论述了续修地方志编制索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主张将索引当做志书体裁之一,从第二轮志书编纂起实行述、志、传、图、表、录、索引八体并用,以志为主的编纂体例,并且认为计算机辅助编制模式使索引在地方志书中的普及具备了现实可行性。续修志书推广索引体裁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周保明 《图书馆学刊》2010,32(10):95-97
索引对地方志文献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旧方志索引编制取得了显著成绩。旧方志索引编制以人物传记人名索引为主,有少量标题索引、地名索引和主题综合索引,编制对象则以群志为主,兼有作为单书附录者。继往开来,编制数量更多、类型丰富的旧方志索引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地方志中的物产,除了记载当地的农作物、动植物等内容外,还涉及不同时期的特有产物、民生日用等多重信息。对物产志信息的挖掘,无疑对农学、中药学以及文化旅游资源等的开发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上海府县旧志丛书》是第一次整体性对上海市当代行政辖区内1949年之前成书的府志、县志的整理,其中物产志部分编写的体例、特点值得深入研究,尤其可以通过编制物产索引、建立上海方志物产数据库等来挖掘方志物产的特有价值,为进一步研究中国方志物产索引数据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黄明 《中国索引》2005,3(3):9-10
在编写地方志人名索引过程中,对大量同姓名卡片如何进行判别、归并。  相似文献   

7.
郑晓霞 《中国索引》2006,4(3):35-36
在编写地方志人名索引过程中出现的同姓名考证问题。  相似文献   

8.
李颖 《云南档案》2008,(4):37-38
章学诚是清代著名的史学家、目录学家,毕生致力于讲学、著述和纂修史志。他以"经世致用"作为治学准则,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从理论到方法全面发展了我国索引理论基础。章学诚提出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目录学宗旨。文章分别论述了章学诚关于群书索引、史籍索引、诗总集索引的理论,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建立地方志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签 《图书馆》2000,(6):70-71
本文浅述了地方志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及如何根据地主志的特点开发,建设数据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最早的地方志人名索引产生于何时?朱士嘉先生在其《宋元方志传记索引序》的注⑤中认为:“《吴县志列传人名索引》(1939年)是第一部方志人名索引。”这一说法为以后许多论著所引述或认可,如  相似文献   

11.
司马迁笔下的方志雏型朱积孝Abstract:TheChineselocalchroniclessproutedduringZhouandQindynasties.UptothetimewhenSimewhenSimaQianwrote"ShiJi"(...  相似文献   

12.
文章总结了《东北地方志中的边疆问题史料类编》的内容、价值和意义,介绍了类编的成书情况。探讨了类编方志史料与国家图书馆数字方志项目的关系,对在网络化时代,图书馆的业务工作应如何适应形势发展、以及图书馆应重视传统阅读等问题,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3.
清代利津县志的修纂历经康熙、乾隆、光绪三朝,在体例、结构与内容方面都呈现较大的变动,显示出地方志的修纂具有历史性,受到时代背景与方志理论的双重影响。地方志的内容既要继承前志,更要反映地方社会的变动;其体例需要借鉴新的理论,形成合理的结构。  相似文献   

14.
岭南学者为广东方志的整理作出了巨大贡献。据李默先生统计,广东现存旧方志有431部。广东方志目录学整理的特点是,以馆藏方志目录为主要形式且数量较多,提要、考略和索引类整理成果较少,但不乏系统性著作。重组与再现整理形式有类编、辑佚和重刊。数字化整理成果包括书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和基于方志内容信息的知识挖掘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15.
公共图书馆加强新方志开发利用刍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方志是地方文献中传统的、信息含量极为丰富的一个重要门类,尤其是新编地方志更是当代地方文献中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资源宝库。省、市、县、镇各级综合志层层涵盖,纵横交叉;各级专业志包罗百业万象,分则独揽一局,合则蔚然大观。更兼大多数新编地方志为当地清末以...  相似文献   

16.
佛寺志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地方志,具有重要的历史与文化价值,近年来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在新编普通古籍目录与方志目录体系中,佛寺志的归类不尽相同。佛寺志为其中大多数目录收录,且归属于史部地理类专志。一半以上的目录在其专志类目下为佛寺志设置寺观专类。  相似文献   

17.
对图书馆方志资源知识聚合的需求进行分析,探讨基于书目关系、知识本体对方志资源进行知识聚合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方志知识聚合服务系统的整体架构,并深入探讨本体构建的方法、文本自动分析技术及可视化技术在知识聚合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王宏 《出版科学》2016,24(6):50-52
《长江志》统合古今记述长江水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水利建设成就,客观反映长江水利建设的成败得失和经验教训,填补了长江文化建设的历史空白,为传承长江文明和促进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长江志(1991—2011)》编修工作已启动,其记述时段处于治江事业的重要转折期,因此本轮续修需充分反映本时段长江水利事业的发展、转折和治江观念的深刻变化,需站在历史的高度承上启下、继承创新。必须通过思想观念、体例、内容、手段等方面的不断创新,推动修志事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章学诚是清代著名的史学家、目录学家。他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从理论到方法全面发展了我国方志学理论基础。论文分别论述了章学诚关于方志学性质与作用、体例和结构、编撰机构、方志特点等方面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