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元六世纪中叶,佛教自中国传入日本,并随之发扬光大.到了江户时代,随着受教育人数的激增,特别是平民子女受教育人数的激增和日本佛教的兴盛,寺庙的大肆兴建,逐渐的产生了一种日本独有的宗教教育——寺子屋教育.寺子屋教育以寺庙为授课地点,由寺庙的僧人为授课教师,面向广大平民子女,教授他们科学文化知识,并向他们讲述做人的道理,成为他们的人生导师.本文将重点阐述日本这种独特的宗教教育的产生、兴盛和衰落.  相似文献   

2.
正1.前言近年来,随着社会上对道德事件的热点关注,那种陈旧的宗教教学已经不再符合现代社会,特别是青年学生的要求,他们想要的不仅是基础理论知识,更是一种能够提高他们精神气质素养的历史教育。今天的中国是一个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使尚未踏入社会的青少年能够在内心形成一种正确的宗教道德意识,课堂教学的作用十分重要。为此,在不违背马克思唯物主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课堂教学的良好状态,是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和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条件。也是每一位物理教师在教学中所追求的目标。由于教学的着眼点与教学方法的不同,课堂教学良好状态的标准,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理解。传统的物理课,由于着眼点侧重于知识的传授,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讲述知识,学生听;教师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4.
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有着和其他宗教相同的特点,但也有其独特性.尤其是佛教哲学思想在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很大程度上主张唯物主义,坚持辩证法.这对转型时期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现、价值现等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梁漱溟宗教观经历了从以佛教释宗教、以道德代宗教、以美育代宗教的嬗变;而冯友兰早年主张以诗歌释宗教,后来力主以哲学代宗教。他们都深入探讨了宗教的内涵,认为儒学非宗教。然而,他们的宗教观亦存在很大差异:在宗教思考方式上,梁漱溟重直觉,冯友兰重理性;在对宗教地位的认识上,梁漱溟认为宗教在人类文化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冯友兰认为哲学高于宗教;在对宗教的未来走向的认识上,梁漱溟前后观点并不一致,冯友兰则认为哲学在未来将取代宗教。他们对宗教的独特见解,对当下如何看待宗教仍可引为借鉴。  相似文献   

6.
<正> 流传广泛、具有世界影响的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统称世界三大宗教。现就三大宗教作简略论述。一、关于三大宗教的分布和教徒佛教主要流传于亚洲,特别是南亚和东南亚各国,教徒有3亿多。泰国、柬埔寨和老挝等国80—90%人信奉佛教,将佛教定为国教。基督教主要流传于欧洲、美洲和大洋洲各国,教徒约有11亿5千万。伊斯兰教主要流传于西亚、北非和南亚各国,教徒有7亿5千万,分布在世界70个国家,其中“伊斯兰会议组织”成员国60个。三大宗教现有教徒2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40%。二、关于三大宗教的形成和发展三大宗教皆是起源于奴隶制社会而在封建制社会发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有句谚语:“不是蜜,但它可以粘住一切的是语言。”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如春风化雨,常常能使学生如沐春风,获益匪浅。从根本上讲,课堂语言艺术是一种智慧,一种激情,一种文化,而不是单纯的技能或技巧。它是教师人生感悟、社会历练、求索研究、探索创新之后对人生、对社会、对语言、对教学感知集成后的一种新境界的言语行为。它和教师素养、思维方式、教学理念,乃至人生态度息息相关,需要教师具有学识、智慧和激情。学识。教师如果只是所教知识的存储器,恐怕不能有生动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必须将知识系统化、内化,形成对知识的独立见解、…  相似文献   

8.
在课堂教学中 ,人们偏爱的是激励机制。为此 ,在数学教学中要采用各种教学手段 ,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 ,通过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方法启迪学生的学习动机 ,激发学生渴求知识、探索真理的欲望 ,诱发学生积极思维 ,在他们的心灵中点燃起创造的火花 ,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再满足于一般的见解、普通的结论、现成的模式、陈旧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努力地独辟蹊径 ,提出新见解 ,谋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并试图在求异创新的过程及结果中获得一种满足、一种享受。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为使学生的思维进入积极、敏捷和高效的…  相似文献   

9.
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与我们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动性、注重过程与方法、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不谋而合。所谓课堂动态生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在这里,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而是知识的引领、组织;学生不再一味地被告知、被灌输,而是知识开发的参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李海 《新高考》2010,(3):17-17
从历史上看,各种宗教都面临着为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它的教义、组织,以发挥作用的情况。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之所以成为世界三大宗教,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实践证明,我国宗教是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那么,现阶段我国宗教为什么能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呢?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标对初中物理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在 当前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述基础性理论 知识,还要科学有序地对学生进行实验教学,使学生可以利用 课堂所学到的知识内容灵活地进行实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 手操作能力以及物理实验素养。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课堂教学包含了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阅读,理解,教学中教师对内容传授,学生对讲授内容的理解吸收,因此,课堂教学决不是机械的知识传授,而是教师的知识经验,讲授技巧以及学生的人生检验,知识接受程度的有机融合,本紧扣教学这一环节拟就教学中接受美学谈谈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佛教是印度王子释迦牟尼于公元前6世纪末创立的,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自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传入中国,在中国弘扬佛法,至今已有二千年的历史.在佛教的发展历史中,传法的(?)侣是舍家而皈依佛门的,他们修持、讲经都在寺庙里进行.因传授佛法的需要,佛寺这种宗教建筑,具有不同于世俗建筑的特点.首先是供奉佛的地方,在中国的佛寺中,都是宫殿式建筑,以表示佛的至高无上性.一般在南北中轴线上,修建多进的佛  相似文献   

14.
张艳 《教师》2010,(14)
从高考角度来看,语文长期以来都是高考的"重头戏",其在高考总成绩中占有了重要的比重.但由于语文内容涉及面广阔,其知识内容不再仅仅局限于书本教材,这就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较大的难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运用多种方式实施教学,不断培养学生分析、理解、掌握知识的能力,这样在面对不同的语文试题时才能将知识运用自如.  相似文献   

15.
历史教学实践中,如何把世界三大宗教内容具体、客观地呈现给学生是组织教学的难点。因为一提起宗教,人们一般都联想到它引导人盲目崇拜,满足人的某种精神寄托,它指向信仰、愚昧、甚至无知;认为宗教是精神的鸦片;认为宗教与德育这两个范畴并无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20,(10):77-78
作业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与延伸,能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但是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过于重视作业的数量,而且绝大多数作业都侧重于小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这导致作业内容枯燥无味,小学生书写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也都不高。为此,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特点等,布置更加多样化的作业,激发起小学生写作业的兴趣,以真正实现他们数学成绩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试论课堂教学中知识的社会建构吴永军南京师大课堂教学中,教师把一定的课程知识转化为特定的表述形式,让学生理解并内化其中蕴含的信息,对这一过程的研究,不同学科有不同的侧重点,如教育心理学侧重学生认知结构的变化,教学论侧重教师教学方法、技巧的运用,教育社会...  相似文献   

18.
宗教,特别是世界三大宗教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是一个古老而又现实的社会问题.研究宗教的历史作用及其两重性,不仅可以较系统深入地了解世界多数国家的历史、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及国际交往的情况,而且对我国制定宗教政策的依据,也会有进一步的认识.这对于促进和深化我国的改革开放及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此试作初探,意在抛砖引玉就教方家学者.  相似文献   

19.
<正>叶澜教授曾经说:"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话启示我们,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的线性过程,而应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动态发展的过程。因此,在实践中,教师要处理好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生物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但是目前教材上的知识侧重于基础性知识,阐释传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内容陈旧,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在目前新课程的要求下,如何在教学与现实生活中加强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生物现象,提高对学习生物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是每一个高中生物教师都要致力探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